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烟草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科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中国烟草总公司青州烟草研究所

王元英

双月刊

1007-5119

zgyckx@21cn.com zgyckx@sina.com

0532-88703238

26610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经四路11号

中国烟草科学/Journal Chinese Tobacco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刊名称为《中国烟草》,创刊于1979年。1997年《中国烟草》更名为《中国烟草科学》。本刊主要读者对象为国内烟草科技工作者、院校师生、烟草生产和卷烟生产的管理干部及技术人员等。主要辟有烟草遗传育种、栽培技术、植物保护、调制分级、生理生化、综合信息、实用技术、烟叶工业利用、专论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烤烟新品种豫浓香20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李雪君孙计平孙焕平文丽...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烤烟品种中烟 100对根部病害的抗性和烟叶品质,以中烟 100为供体,经EMS诱变、腺毛密度类型检测、黑胫病病圃鉴定等手段培育出烤烟新品种豫浓香 201,于 2023年 4月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遗传性状稳定,群体整齐一致,田间生长势较强,易烘烤。抗黑胫病(1号小种)和镰刀菌根腐病,中抗赤星病,中感黑胫病(0号小种)、根结线虫病和PVY,感青枯病、TMV和CMV。综合抗病力与对照品种NC89相当,根茎类病害抗性优于中烟 100。产量、产值较高,主要经济性状和感官评吸质量优于对照品种NC89和中烟 100。烤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好,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评吸甜感突出,符合目前卷烟原料的质量需要;烟叶成熟集中,适宜粮烟融合和机械化采收。豫浓香 201适合在我国黄淮烟区有灌溉条件的烟区种植。

    烤烟品种豫浓香201选育特征特性

    《烟草科技》2024年第6期目次

    6页

    普通烟草GRAS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孙晋浩吴昌健管恩森熊党安...
    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GRAS转录因子是植物中特有的转录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信号转导、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鉴定得到了 95个烟草GRAS基因,其中有 50个GRAS家族成员不均匀地分布在 20条染色体上。从系统进化、共线性和表达模式等方面对烟草GRAS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烟草GRAS基因可划分为 8个亚家族,共有 26个烟草GRAS成员源自全基因组复制事件,与拟南芥GRAS基因之间预测到 16个共线性基因对。GRAS基因家族成员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其启动子含有多个与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和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且部分成员响应盐和干旱胁迫,暗示其可能参与烟草胁迫响应等信号传导过程。本研究将为深入研究烟草GRAS家族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理论基础。

    烟草GRAS基因复制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重庆市植烟土壤有效硼含量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田野周鑫斌韦育新
    19-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重庆市植烟土壤有效硼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植烟区土壤硼素的调控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采集重庆11个烟区总计 2513份耕作层(0~20 cm)土壤样本,测定分析有效硼和其他理化指标,并分析了其与烟田海拔高度、土壤类型、成土母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重庆市植烟土壤有效硼总体含量较高,平均值为0。63 mg/kg。黔江、石柱、丰都、彭水、酉阳五个地区的土壤有效硼含量较高,涪陵、奉节、巫山、巫溪、武隆、万州六个地区的土壤有效硼含量适宜,与 10年前相比,重庆植烟土壤平均有效硼含量增加了 152%。由潮土和黄壤发育而来的土壤有效硼含量较高,而由冲积土发育而来的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0。25~0。5 mm粒径团聚体与土壤有效硼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海拔、土壤pH、有机质和速效钾对有效硼均有显著影响。结论:调节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可作为调控土壤有效硼的合理措施。针对土壤有效硼含量较高的地区如黔江、石柱,可减少硼肥的施用量以避免硼含量过高导致的毒害作用;而对于土壤有效硼含量较低的地区如武隆、万州,则需加大硼肥的施用量。

    重庆烟区有效硼植烟土壤时空特征影响因素

    土地整理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高睿康郑加玉薛琳戴衍晨...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土地整理对烟田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皖南杨柳镇烟叶科技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轻度整理(ZT1)、重度整理(ZT2)和不整理(ZCK)3种烟田的土壤进行分析检测,研究其理化性状、细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差异特征。结果表明,与ZCK相比,土地整理会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整理强度越大,养分含量越低,但重度整理会提高土壤pH;土地整理会减少土壤大团聚体比例,增加小团聚体比例,降低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团聚体稳定性。土地整理会影响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各菌群丰度,与ZCK相比,ZT1的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增加,ZT2的多样性指数则呈下降趋势,且轻度整理增加了乳球菌属(Lact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以及豆乳球菌(Lactococcus piscium)等排名前 5的细菌优势属及种水平的整体相对丰度。因此,建议在烟田土地整理过程中应尽量以轻度整理为主,若不能避免重度整理,则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土地整理对烟田土壤理化性状及微生物的负面影响。

    土地整理烟田土壤pH和养分土壤团聚体细菌群落结构

    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和真菌群落的影响

    李想殷全玉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休耕(FL)和单施化肥(CK)为对照,设置1。5 t/hm2(B1。5)、15 t/hm2(B15)两种生物炭添加量,分析不同用量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理化性质和真菌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pH、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和≥0。25 mm团聚体比例,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微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量氮(MBN)含量随着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上B15处理的土壤理化性质优于B1。5处理。添加生物炭对土壤真菌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影响,改变了真菌主要菌门相对丰度,其中B15处理的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毛霉菌门(Mucor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CK均显著提高;生物炭的添加还提高了赤霉菌属(Gibberella)、被孢霉属(Mortierella)和球腔菌属(Plectosphaerella)的相对丰度,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两种生物炭添加量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冗余分析(RDA)及Mantel检验结果说明,土壤pH、有机质、微生物量氮和≥0。25 mm团聚体是影响植烟土壤真菌群落的主要因素。综上,生物炭添加量为 15 t/hm2 更有助于土壤生产力的综合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生物炭土壤理化性质真菌群落多样性植烟土壤

    《烟草科技》2024年第7期目次

    43页

    暹罗芽孢杆菌与氟噻唑吡乙酮协同防治烟草黑胫病

    宋瑞敏卢燕回韦学平张得平...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BS)与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OX)联合防控烟草黑胫病的可行性,采用平板涂布法测定BS和OX的生物相容性,生长速率法测定BS和OX及二者联用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作用,同时通过盆栽试验对比BS、OX及两者联用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显示,BS与OX的生物相容性较高,且低浓度的OX可以使BS保持更高的生长活性;室内毒力测定显示,BS发酵液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率为 42。2%,与OX(1。25×10-4 mg/L)联用后对烟草疫霉菌的抑制率达 92。3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BS发酵液稀释 5倍后与OX(1。25×10-4 mg/L)复配灌根,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为 83。57%,分别较BS和OX单剂处理增加了 42。85%和 67。81%,且烟株各项农艺指标均有提升,协同增效显著。BS和OX复配可以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促进幼苗生长,同时减少OX的使用量。

    烟草黑胫病生物防治氟噻唑吡乙酮暹罗芽孢杆菌

    解淀粉芽孢杆菌Cas02与菌核净复配协同防治烟草赤星病

    张世杰刘云陈勇华王卫民...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控烟草赤星病,筛选生物菌剂与化学药剂协同抑制烟草赤星病菌的适宜复配比例,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40%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Cas02对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活性,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测定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并测定不同复配比例对烟草赤星病菌的联合毒力以及盆栽防效。结果表明 40%菌核净与解淀粉芽孢杆菌Cas02单剂对烟草赤星病菌均有较高的毒力,EC50 值分别为 4。86 μg/mL和 4。6×107 cfu/mL。相容性试验表明Cas02对 40%菌核净不敏感,两者可联合使用。其中V40%菌核净∶VCas02=7∶3时对烟草赤星病菌的抑制增效作用最好,增效比率为 1。32,实际抑菌率达到 67。61%。盆栽试验结果表明,V40%菌核净∶VCas02=7∶3时对赤星病的防效最好,防效达到 74。12%,高于单剂处理。因此,在生产中建议将 4。86 μg/mL 40%菌核净和 4。6×107 cfu/mL解淀粉芽孢杆菌以7∶3比例混匀复配应用于烟草赤星病防治。

    烟草赤星病链格孢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菌核净复配

    湖北烟草靶斑病消长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分析

    黎妍妍邱梦娟马畔许汝冰...
    5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湖北烟区烟草靶斑病进行合理预测预报和精准防控,本研究通过定点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确定了湖北烟区烟草靶斑病流行动态,明确了烟草靶斑病的发生与土壤中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带菌量及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烟草靶斑病病情阶段表现为病情始发(移栽后 35~40 d)—病情扩展(移栽后 40~60 d)—病情迅速蔓延(移栽后 60~105 d)。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烟草靶斑病的流行动态,可根据该模型进行病害发生的预测。发病烟田 10 cm耕层土壤R。solani带菌量高于其他耕层土壤;土壤R。solani带菌量在烟草大田生长期基本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与靶斑病病情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气温和降雨量是影响烟草靶斑病发生与流行的主要气象因子,田间气温高于 23℃时,烟草靶斑病迅速蔓延;各病情阶段的总降雨量决定病害各病情阶段的严重度。本研究阐明了烟草靶斑病在湖北省的扩散蔓延规律及影响因素,为该病害的预测预报和合理防控奠定了理论基础。

    靶斑病流行动态土壤带菌量气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