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朱世旺

双月刊

1671-1157

ycdxxb@163.com

0951-5053992

750002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721号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Yinchuan Municipal Party College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以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已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

    高原李为刚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培训是推动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尤为需要科学合理的干部教育培训,文章在论述干部教育培训对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基础上,着重探讨了通过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助推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策略,详解了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目标下的教育培训改善举措.

    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民族地区党的建设

    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陈珏
    46-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发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发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坚持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弘扬长征精神,决胜宁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长征精神宁夏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宁夏绿色信贷发展的几点思考

    祁永忠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宁夏积极推动绿色信贷发展,发挥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动作用,促进了宁夏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落后过剩产能的市场机制受阻、金融机构信贷结构调整回旋余地较小、绿色信贷支持体系不完善、金融机构能力不足等制约着宁夏绿色信贷的发展.建议从完善坚定化解落后产能的决心、完善绿色金融支持体系、畅通政策协调机制、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分类施策帮助企业走出困境等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的投入力度.

    绿色信贷金融服务融资渠道

    民族地区农民工就业特征和居住情况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李淑萍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工的就业、居住面临着诸多新问题、新形势,直接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各民族间的交流交融.银川市以它快速的经济发展、优越的居住环境和独特的生态人文景观,吸引着大量的少数民族群众前来打工.如何解决民族地区农民工就业质量和居住就显得日趋突出.

    银川市农民工创业

    “生态移民”视阈下宁夏南部山区农村文化建设探究

    刘宇婧
    5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十三五”规划为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举措.农村文化建设对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弘扬乡村文化生活主旋律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宁夏山区农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以六盘山区为中心的宁夏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地域环境特殊,生态具有先天的脆弱性,农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宁夏南部山区农村文化建设

    我国依法治腐工作理论与实践探索

    商植桐康豫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法治腐是全球反腐败斗争的普遍做法,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我国目前在反腐败立法、执法、司法等方面还存在缺陷,敬廉崇法的社会氛围还不够浓厚,依法治腐还面临诸多挑战.我国需要深入探究依法治腐工作理论,汲取世界主要国家的反腐败成功经验,科学有效推进依法治腐进程.

    依法治腐反腐败公正司法

    地方立法中的立法技术问题探析——基于《立法法》第72条第2款的思考

    邹仰松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立法需求不断增加而立法供给不足的矛盾,《立法法》在第72条第2款大幅度扩大了地方立法主体的范围,赋予了所有设区的市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事项”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为此,切实提高立法技术就成为这些地方立法权实现优质行使必须积极面对与破解的重要课题.

    立法法地方立法立法技术立法质量

    加强流动人口法律保护的路径探究

    陈乾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流动人口的权利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加强流动人口的法律保护势在必行,它可以推进依法治国目标的实现,有效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当前,必须强化对流动人口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基本生存和发展权的立法,以人为本,加大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执法力度,这是着眼长远的理性选择.

    流动人口法律保护社会治理

    新媒体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政治参与功能及影响

    卜建华高菲菲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时代,民粹主义在发挥其对人民至上性的关注、对强势群体的舆论监督与警示作用、提高民众政治参与度和关注国家发展态势等积极效应的同时,其所具有的扰乱社会秩序与敌对权威、非友即敌的心态与群体极化现象的出现也对民众本身造成了道德焦虑,其泛滥的态势对我国和世界的治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激化社会矛盾、扰乱社会良好治安的同时,还能造成社会的动荡和分裂.因此,我们应当认清新媒体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实质,充分利用其积极作用为人类做贡献的同时,也要对不良危害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积极应对.

    网络民粹主义新媒体时代政治参与

    将延安精神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李晓霞陈建华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本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延安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对当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应该在创新创业课堂教学中讲述延安精神,在实践教学中贯彻延安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大学生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