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四联"背景下伊伐布雷定治疗CHF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陈琮玲吴韩周洁张若彬...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卫生体系角度出发,评价伊伐布雷定在"新四联"背景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经济性.方法 基于真实世界队列研究数据,根据CHF疾病自然发展进程构建Markov模型,循环周期设为3个月,研究时限为20年,贴现率为5%;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为产出指标,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评价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相较于"新四联"方案治疗CHF的经济性,并通过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概率敏感性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健性.结果 基础分析结果显示,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相较于"新四联"方案的ICER为165 065.54元/QALY,低于以3倍我国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的意愿支付(WTP)阈值(257 094元/QALY).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贴现率对模型的稳健性影响最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本研究的WTP阈值下,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59.50%.结论 当采用3倍我国2022年人均GDP(257 094元/QALY)作为WTP阈值时,伊伐布雷定联合"新四联"方案治疗CHF具有经济性.

    慢性心力衰竭伊伐布雷定新四联Markov模型药物经济学

    霉酚酸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研究

    陈娟管宴萍孙良忠李亦蕾...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霉酚酸酯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PA)在原发性IgA肾病患儿中的群体药动学(PPK)模型,探究影响MPA药动学参数的因素,为临床个体化给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使用霉酚酸酯的47名原发性IgA肾病患儿的636个药物浓度监测数据及相应临床资料,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进行PPK分析,采用逐步回归法进行协变量筛选,通过拟合优度图、重抽样自举法和可视化预测检验法评价模型.结果 原发性IgA肾病患儿MPA体内药动学符合一级吸收和消除二房室模型(目标函数值为3 276.31).协变量分析提示体重和白蛋白(ALB)水平为表观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显著影响因素.通过最终模型估计可得MPA最终模型PPK参数群体典型值:中央室分布容积为5.79 L,清除率为4.06 L/h,外周室分布容积为430.93 L,隔室间清除率为15.40 L/h,口服吸收速率常数为1.29 h-1.经验证,预测校正观测浓度点大部分位于预测校正模拟浓度的90%置信区间内,说明MPA最终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结论 建立了原发性IgA肾病患儿口服霉酚酸酯后MPA的PPK模型,明确了体重及ALB水平是MPA代谢的显著影响因素.

    IgA肾病霉酚酸儿童群体药动学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致血流感染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

    于小杰杨文明宋萍萍魏颖...
    7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致血流感染(BSI)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6月253例肺炎克雷伯菌致BSI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患者(223例)作为模型组,2022年1-6月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验证组.根据是否检出CRKP将模型组患者分为CRKP亚组(56例)和碳青霉烯类敏感肺炎克雷伯菌(CSKP)亚组(167例),对两亚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等基本信息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以验证组患者为对象,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749、3.074、2.909、9.419,95%置信区间分别为1.639~8.572、1.292~7.312、1.180~7.717、2.877~30.840,P<0.05);所建风险预测模型的P值为0.365,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48(95%置信区间为0.779~0.916,P<0.001),分值临界值为6.5.用于验证组患者时,模型预测的总体准确率为86.67%,其生存曲线的AUC为0.926(95%置信区间为0.809~1.000,P<0.001).结论 患者入住ICU、使用免疫抑制剂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中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抗革兰氏阳性球菌药物是CRKP致BSI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所建的CRKP致BSI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良好.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

    MTHFR基因多态性对骨肉瘤患者首次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不良反应的影响

    初亚男张婕妤封利颖张晏洁...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对骨肉瘤患者首次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东部战区总医院53例首次入院进行HD-MTX治疗的骨肉瘤患者,根据其人口学因素及MTHFR基因中rs180113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确定HD-MTX给药剂量并进行全程化药学监护,收集第1个化疗周期后该药的肝、肾、血液毒性和胃肠道反应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MTX给药剂量、24 h血药浓度、rs1801133位点基因型与上述4种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CC野生型患者的MTX给药剂量显著高于TT突变型患者(7.97 g/m2 vs.6.98 g/m2,P=0.030),但这种差异不影响MTX的0 h和24 h血药浓度.上述4种不良反应与MTX的给药剂量无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携带一个T等位基因,患者发生血液学毒性的风险会升高4.13倍(95%置信区间为1.35~12.62,P=0.013).当MTX 24 h血药浓度阈值设定为2.65 μmol/L时,肝功能损害预测的灵敏度为53.33%,特异性为86.96%;当该阈值设定为7.28 μmol/L时,肾功能损害预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1.63%.结论 MTHFR基因中rs1801133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MTX的血液学毒性相关;首次应用HD-MTX并且携带T等位基因的患者,其血液学毒性风险较高.MTX 24 h血药浓度与该药的肝、肾毒性相关,监测患者的MTX 24 h血药浓度可以预测肝、肾毒性并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甲氨蝶呤大剂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rs1801133位点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药物治疗方案的网状Meta分析

    宋海驰唐宗伟陈万一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确定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mHSPC)的最佳治疗方案,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Medline、Em-base、BIOSIS preview、the Cochrane Library和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收集关于mHSPC药物治疗,且疗效结局为总生存期(OS)和放射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安全性结局为严重不良事件(SAEs)发生率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进行贝叶斯网状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项研究,共计9 437例患者,比较了7种治疗方案[醋酸阿比特龙、阿帕他胺、达罗他胺+多西他赛、多西他赛、恩杂鲁胺、标准非甾体抗雄激素(SNA)分别联合雄激素剥夺疗法(ADT)和单用AD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疗效指标中,能使患者OS获益最多的方案(除ADT+ SNA外)是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HR=0.54,95%CI为0.44~0.66),随后为ADT+醋酸阿比特龙(HR=0.64,95%CI为0.57~0.71)、阿帕他胺(HR=0.65,95%CI为0.53~0.79)或恩杂鲁胺(HR=0.66,95%CI为0.53~0.82),最后是ADT+多西他赛(HR= 0.79,95%CI为0.71~0.88).能使患者rPFS获益最多的方案(除ADT+SNA外)为ADT+恩杂鲁胺(HR=0.39,95%CI为0.30~0.50),随后是ADT+阿帕他胺(HR=0.48,95%CI为0.39~0.60)、醋酸阿比特龙(HR=0.57,95%CI为0.51~0.64)或多西他赛(HR=0.62,95%CI为0.56~0.69);肿瘤负荷亚组分析的结果相同.在安全性方面,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OR=25.86,95%CI为14.08~51.33)和ADT+多西他赛(OR=23.35,95%CI为13.26~44.81)与SAEs发生率显著升高相关,ADT+醋酸阿比特龙(OR=1.42,95%CI为1.10~1.82)的SAEs发生率稍有增高,其他治疗方案的SAE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仅行ADT相比,ADT+达罗他胺+多西他赛三联疗法的OS获益最多,但其SAEs发生率大幅增高;与ADT+多西他赛相比,ADT+醋酸阿比特龙、阿帕他胺或恩杂鲁胺具有更多的OS获益.ADT+恩杂鲁胺在不提高患者SAEs发生率的前提下,提供了较多的rPFS获益.

    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剥夺疗法药物治疗方案网状Meta分析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药物TDM的意愿调查

    刘爽陈鸿圣郭琦程吟楚...
    90-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实体器官移植受者接受霉酚酸类(MPA)药物治疗药物监测(TDM)的意愿,并探究相关影响因素,为相关指南推荐意见形成及临床决策优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法,设计MPA TDM患者意愿调查问卷,选取2022年4月14日至2022年6月27日在北京市两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MPA类药物治疗的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进行调研.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对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进行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接受MPA TDM的意愿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采用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对影响患者意愿决策的因素进行排序及一致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40份,有效回收率为77.35%.140例患者接受MPA TDM的平均意愿得分为(4.01±0.65)分,表明总体意愿值较高;有116例(82.86%)患者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接受MPA TDM;既往接受过TDM与未接受过TDM患者的意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0±0.53)分 vs.(3.80±0.65)分,P<0.001].患者对MPA TDM的了解程度、重视程度与接受意愿呈显著正相关(P<0.001).患者决策影响因素排序具有统计学上的一致性(P<0.001),影响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治疗有效性、安全性、舒适程度、经济性及时间成本.结论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对MPA TDM的接受意愿较高,MPA TDM既往就诊经历和对MPA TDM的了解、重视程度为影响患者意愿的主要因素.

    霉酚酸类药物治疗药物监测患者意愿实体器官移植问卷调查

    县域医共体以抗感染临床药师为主体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模式应用及评价

    邓晓琴赵池李召红阎鸿焰...
    95-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提升乡镇医疗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县域前置审方中心以抗感染临床药师为主体的团队查找乡镇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问题反馈、针对问题组织相关培训、完善前置审方软件的自定义规则、实施自动拦截及药师在线审方等措施,构建以抗感染临床药师为主体的县域医共体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模式.收集该县域医共体15家乡镇医疗机构2022年1-6月(该模式实施前)和2023年1-6月(该模式实施后)的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该模式实施前相比,各乡镇医疗机构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由实施前的24.97%下降至19.39%,门诊患者抗菌药物注射剂使用率由66.10%下降至46.8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静脉滴注使用率由52.33%下降至40.35%,门诊患者抗菌药物联合使用率由12.70%下降至8.19%,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合理率由55.28%提升至73.93%.实施后,各诊断抗菌药物处方占比与实施前基本一致;按药品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法分类,少数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及占比较实施前有所改变,其中林可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DDDs下降明显;按照AWaRe分级目录分类,各分类抗菌药物DDDs占比与实施前基本一致.结论 基于县域医共体前置审方中心构建以抗感染临床药师为主体的抗菌药物使用管理模式可有效提升乡镇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县域医共体抗菌药物乡镇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合理用药

    1例类鼻疽脓毒症患者的全程个体化药学监护

    王敏林叶赵洁符香香...
    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类鼻疽脓毒症(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调整、不良反应的识别和个体化药学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全程参与1例MS患者强化期和根除期治疗过程.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和复方磺胺甲噁唑(TMP/SMZ)血药浓度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PK/PD)参数,结合文献对MS抗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同时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处理.结果 临床药师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手段,提出了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IMP)给药剂量调整建议,分析了多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通过测定β-内酰胺类药物和TMP/SMZ血药浓度计算PK/PD靶标,通过查询指南和文献为临床医生解释类鼻疽患者脓毒症期和非脓毒症期状态下的达标情况;利用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分析MS患者神经毒性与IMP cmin的相关性,并发现肾毒性与TMP/SMZ的cmax无关,而与患者饮水量相关.经全程抗菌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出院,不良反应得到有效处理.结论 临床药师基于抗菌药物血药浓度和基因检测结果解读情况协助临床医生制定MS治疗方案,并为患者提供全程用药监护,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类鼻疽脓毒症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复方磺胺甲噁唑血药浓度基因检测药学监护

    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校企社"联动社区药学服务模式构建与应用

    张怡姜玉琴
    107-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基于微信小程序的"校企社"联动社区药学服务模式,提档升级社区药学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提升居民健康生活质量.方法 围绕社区居民药学服务需求,整合学校、企业及社区药学资源,打造"药享健康"微信小程序,构建"线上+线下"社区药学服务模式.采用分类随机抽样,随机选取小程序用户为观察组,以线下药学服务结对帮扶社区居民为对照组,围绕用药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用药依从率、用药行为正确率3个方面进行干预效果比较.结果"药享健康"小程序由"药健康""药温暖""药安全""个人信息"4个模块构成.基于"药享健康"小程序的"校企社"联动社区药学服务模式于2022年7月开始实践应用,小程序现有用户6 185人,完成回收过期药品2 732次,完成药学服务941次,完成咨询订单3 354次.干预后,观察组居民的用药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用药完全依从率、用药行为正确率分别由干预前的33.53%、20.23%、49.71%提升至76.87%、46.26%、89.80%,且干预后的提升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社区药学服务质量,提高了社区居民用药健康意识,促进了居民用药规范化、合理化、安全化.

    社区药学服务模式微信小程序学校企业社区

    数据挖掘算法在中药方剂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李蕙质周小玲杨玉杰章新友...
    112-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数据挖掘算法在中药领域的科研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数据挖掘算法可处理和分析中药方剂中的多层次数据,并对其作用机制提供合理解释.这一方法现已较好地应用于中医药的配伍规律和高频药组的挖掘中,提高了临床诊断、靶点筛选和新药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文对147篇中药方剂研究中运用数据挖掘算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结果表明,数据挖掘算法在中药方剂作用机制研究、中药方剂量效研究、挖掘核心药对/药组、挖掘"方-药-证"间的关系、发现新方剂和挖掘配伍规律这6个子领域中发挥了独特优势,尤以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算法最具有代表性.

    数据挖掘算法中药方剂文献计量法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