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党参多糖不同组分的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

    孟燕徐玉洁张宝徽常聪...
    1348-1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筛选出党参多糖中具有较好抗炎效果的组分,并探索其抗炎机制.方法:以党参药材为样品,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党参粗多糖(CP).将CP通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SephadexG-150等凝胶柱分离纯化后得到组分CP1-2-1、CP3-1-1,并对其进行表征.采用MTT法测定0.01、0.1、1、10、100μg/mL的CP、CP1-2-1、CP3-1-1分别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作用24、48 h后的细胞存活率.然后将细胞分为空白组(空白培养基)、模型组[1μg/mL脂多糖(LPS)]和3种多糖的低、中、高质量浓度组(1μg/mL LPS+25、50、100μg/mL CP、CP1-2-1、CP3-1-1),加药培养24 h.分别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含量以及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CP的糖含量高达(92.20±0.73)%;CP1-2-1是由果糖组成的单一中性多糖,相对分子量为25.8 kDa;CP3-1-1是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以及半乳糖醛酸等组成的酸性杂多糖,相对分子量为49.5 kDa.3种多糖分别作用24、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99%.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以及细胞中TLR4、IL-6、NF-κB、TNF-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细胞培养液中NO含量均显著降低;50、100µg/mL CP组细胞中TLR4、NF-κB、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5µg/mL CP1-2-1组细胞中TLR4、NF-κB mRNA表达水平以及50、100µg/mL CP1-2-1组细胞中TLR4、NF-κB、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5µg/mL CP3-1-1组细胞中IL-6 mRNA表达水平和50µg/mL CP3-1-1组细胞中NF-κB、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以及100µg/mL CP3-1-1组细胞中TLR4、NF-κB、TNF-α、IL-6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党参CP与均一多糖组分CP1-2-1、CP3-1-1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NF-κB途径的活化来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生成与释放有关.

    党参多糖粗多糖多糖组分抗炎活性机制

    苦参碱对乙醛活化的肝星状细胞CFSC-8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王晓丽
    1353-1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苦参碱对乙醛活化的大鼠肝星状细胞CFSC-8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CFSC-8B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5μmol/L秋水仙碱)和苦参碱低、中、高浓度组(30、60、120μmol/L).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加入200μmol/L乙醛溶液诱导活化,并同时加入相应药液(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等体积空白培养液),共同作用24 h后,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另取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2.5μmol/L秋水仙碱)和苦参碱中、高浓度组(60、120μmol/L),同法活化和加药处理.分别采用酶消化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羟脯氨酸(Hyp)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Ⅰ型胶原蛋白(Col-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Ⅲ)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TGF-β1Ⅰ型受体(TβR-Ⅰ)、TGF-β1Ⅱ型受体(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 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α-SMA、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Smad4和Smad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细胞培养液中Hyp、Col-Ⅰ、Col-Ⅲ含量和细胞中α-SMA、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和Smad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中Smad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和苦参碱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培养液中Hyp、Col-Ⅰ、Col-Ⅲ含量以及细胞中α-SMA、Smad4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中Smad7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阳性对照组和苦参碱高浓度组细胞中TGF-β1、TβR-Ⅰ、TβR-Ⅱ、Smad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苦参碱中浓度组比较,苦参碱高浓度组细胞各指标水平改善程度均更显著(P<0.05).结论:苦参碱能抑制乙醛活化的CFSC-8B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且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有关.

    苦参碱肝星状细胞增殖胶原合成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通路机制

    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采用映射法获取健康效用值的文献计量研究

    李梦楠伍红艳苟琴蔡一凡...
    1358-1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药物经济学评价中采用映射法获取健康效用值的研究现状,为药物经济学评价中映射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以"映射法""健康效用值""成本-效用""效用积分体系""Mapping""Health utility value""Cost-utility""Utivity point system""Value set"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Medline、Ebsco、Ovid、Wiley数据库中自建库起至2018年12月31日发表的有关映射法获取健康效用值的实证类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法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模型的构建与检验、最佳模型的类型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124篇文献均发表在英文期刊;在映射模型的构建与检验中,应用频次最多的计量经济学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和模型检验方法分别是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平均绝对误差(MAE)和残差正态性检验,应用频次分别为97次(31.60%)、89次(24.93%)和62次(21.09%);明确最佳映射模型的有117篇,其中,直接映射效果最佳的有101篇(86.32%),非效用量表中大多采用的是特异性量表(92篇,77.97%),少数文献采用了普适性量表(26篇,22.03%),而效用量表采用最多的则是3水平欧洲5维健康量表(79篇,66.95%).结论:国内采用映射法获取健康效用值的实证类研究还有待发展.国外学者成功开发的一系列映射模型不仅为采用非效用量表进行成本-效用分析提供了可行性,也为我国在今后的映射法实证研究中选用相应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评价指标及映射方式等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映射法健康效用值成本-效用量表药物经济学评价文献计量研究

    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对比单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有效性的Meta分析

    明春玉许光兰赵媚王光耀...
    1364-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对比单用吸入激素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有效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1月,收集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试验组)对比单用吸入激素(对照组)治疗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改良Jadad量表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0统计软件对有效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吸气分数(IC/TLC)、残总比(RV/TLC)、哮喘症状(ACT)评分、慢阻肺症状(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5项RCT,合计282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有效率[RR=1.16,95%CI(1.10,1.22),P<0.001]、FEV1[MD=0.44,95%CI(0.35,0.54),P<0.001]、FVC[MD=0.70,95%CI(0.46,0.95),P<0.001]、FEV1/FVC[MD=8.79,95%CI(6.22,11.37),P<0.001]、IC/TLC[MD=4.93,95%CI(3.01,6.85),P<0.001]、RV/TLC[MD=-9.22,95%CI(-9.79,-8.66),P<0.001]、ACT评分[MD=5.38,95%CI(4.30,6.47),P<0.001]、CAT评分[MD=-3.67,95%CI(-4.89,-2.45),P<0.001]、急性加重次数[MD=-1.49,95%CI(-2.82,-0.17),P=0.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单用吸入激素比较,吸入激素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可提高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有效率,改善其肺功能,但会增加急性加重次数.

    吸入激素噻托溴铵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有效性Meta分析

    度洛西汀改善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曲国欣李洪潮崔红旺付昆...
    1372-1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度洛西汀改善膝骨性关节炎(KOA)疼痛症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KOA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网和万方数据库中发表的度洛西汀(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改善KOA疼痛症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起至2019年9月.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进行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4.0软件对膝关节的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总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程度评分、WOMAC功能评分、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S)评分以及口干、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合计205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WOMAC总分[MD=-0.34,95%CI(-0.48,-0.20),P<0.05]、WOMAC疼痛评分[MD=-0.41,95%CI(-0.54,-0.29),P<0.05]、WOMAC僵硬程度评分[MD=-0.24,95%CI(-0.37,-0.12),P<0.05]、WOMAC功能评分[MD=-0.43,95%CI(-0.55,-0.31),P<0.05]、BPI-S评分[MD=-0.38,95%CI(-0.48,-0.28),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口干[RR=3.55,95%CI(2.00,6.29),P<0.05]、嗜睡[RR=3.23,95%CI(1.88,5.54),P<0.05]、恶心[RR=6.95,95%CI(2.99,16.15),P<0.05]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度洛西汀可以缓解KOA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膝功能,但需要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度洛西汀膝骨性关节炎疼痛症状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基于格林模式对甘肃省居民家庭自我药疗行为的调查研究

    王芳刘惠娟王红娟罗斌...
    1377-1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促进非处方药物(OTC)在居民家庭中的合理使用,并为卫生行政部门相关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甘肃省4个市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于2019年1月左右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面对面发放问卷,收集受访居民基本情况、居民家庭自我药疗行为情况.运用格林模式分析受访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因素[倾向因素(包括对OTC的认知水平和对自我药疗的态度)、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以比值比(OR)研究因素与结果的相关性].采用Epi Data 3.1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有效问卷3111份,有效回收率为86.4%.81.8%(2541/3106)的受访者近1年有自我用药行为;二元Logistic回归与χ2检验结果显示,女性、起居不规律、未患慢病、家庭月收入低、购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的居民更倾向于自我药疗.倾向因素中,知晓OTC可不凭医师处方在药房购买(OR=1.322)、药品外包装有OTC标识(OR=1.397)、从OTC外包装的标识上不可判断其安全性(OR=0.789)、认为中草药亦有毒副作用(OR=1.750)的居民自我药疗可能性更大;很少清理家庭药箱的居民(OR=0.462)、药品速效高效(OR=0.670)与不良反应(OR=0.688)是自我药疗发生的阻止因素,而药品价格便宜(OR=5.298)是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中,家中常备药物居民的自我药疗发生率是没有储备的2.997倍,自我药疗方便(OR=1.376)、药店离家近(OR=1.680)、药品质量可信(OR=1.355)对自我药疗行为的发生有促成作用.强化因素中,亲戚朋友建议(OR=3.388)、书籍报刊或电视网络广告(OR=2.043)等对自我药疗行为发生有加强作用.以上因素对居民自我药疗行为的影响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肃省居民家庭自我药疗行为普遍,认知水平越高的居民越倾向于自我药疗,药品价格越低越可能发生自我药疗行为;家中常备药物、药店离家近、药品质量可信等是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促成因素;亲戚朋友建议、网络广告等是自我药疗行为发生的强化因素.

    格林模式甘肃省居民非处方药物自我药疗影响因素

    临床药师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抗感染治疗中的作用

    廖玉芳李飞闫建华司可...
    1382-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抗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12月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80例,按照临床药师是否全程参与抗感染治疗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88例).两组患者均根据临床诊断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临床药师全程参与干预组的抗感染治疗,包括参与药学查房、制订抗感染方案、指导护士落实抗感染方案、为患者提供药学监护等.评价两组患者有效性、安全性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如重点监控药品使用比例、疗程、费用等).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率(98.91%)显著高于对照组(93.18%),不良反应发生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23.86%);抗菌药物使用种类更加合理(如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碳青霉烯类使用比例分别为20.65%、36.36%,喹诺酮类使用比例分别为15.22%、28.41%);干预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5.18±2.25)d]显著短于对照组[(19.84±3.81)d],人均抗菌药物费用[(2846.99±712.48)元]显著低于对照组[(3991.26±577.82)元],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临床药师全程参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抗感染治疗,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可提高抗感染疗效,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优化抗菌药物的应用指标及降低医疗费用.

    临床药师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感染性休克抗感染药学服务

    土大黄苷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辛杰王振陈敏林祥杰...
    1386-13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土大黄苷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以期为其相关新药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土大黄苷""丹叶大黄素""药理活性""药理作用""作用机制""Rhaponticin""Rhapontin""Rhapontigenin""Pharmacological activity""Mechanis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ScienceDirect、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20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土大黄苷的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3篇,其中有效文献36篇.土大黄苷的药理作用十分丰富,包括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和血管生成、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有关)、抗炎(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炎症介质产生有关)、抗氧化(作用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和激活过氧化氢酶有关)、抗肺纤维化(作用机制与抑制原代肺纤维细胞变异及肺部炎症因子表达、减少胶原蛋白沉积有关)、抗血栓(作用机制与抗血小板凝集有关)、降血糖(作用机制与增强胰岛素功能有关)、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机制与抑制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1~42沉积和单胺氧化酶活性有关)等.另一方面,土大黄苷经肠道代谢后的产物丹叶大黄素在抗炎、抗血栓等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活性,提示土大黄苷是一个良好的先导化合物,后续可深入研究土大黄苷及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和作用机制,并开发土大黄苷相关制剂,为其新药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土大黄苷丹叶大黄素药理作用作用机制

    锡叶藤药材的本草考证

    笪舫芳张淼胡力何瑞婷...
    1391-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选择锡叶藤药材来源品种,进一步开发利用该药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药典籍和相关文献资料,并以"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Tetracera scande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自建库起至2020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锡叶藤的名称、品种、药用部位、产地、性效及方药进行考证.结果与结论:历代本草和医药典籍中记载锡叶藤的别名有涩叶藤、水车藤、锡叶、涩沙藤等;品种主要有五桠果科锡叶藤和毛叶锡叶藤;药用部位主要有其根、茎及叶;产地主要分布于国内的广西、广东、福建、云南等地,国外的泰国、越南、印度、斯里兰卡及缅甸等地;其功效主要有收敛、止泻、消肿、止痛等;主治肠炎腹泻、痢疾、遗精、子宫脱垂等症;常与凤尾草、车前草配伍治疗痢疾,与马鞭草、山苦荬菜、山栀子配伍治疗肝脾肿大,与春根藤、川山龙、红蛇根、乌蛇根配伍治疗风湿酸痛等.后续可充分挖掘锡叶藤的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加强其药效物质基础、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促进锡叶藤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锡叶藤本草考证名称基源方药

    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刘英男牛凤菊辛义周万新焕...
    1397-14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综述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为其后续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在2000年10月-2020年1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荆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73篇,其中有效文献68篇.荆芥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类(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醛类、酮类等化合物,如L-薄荷酮、胡薄荷酮、石竹烯等)、其他萜类(如8,15-异海松二烯-7β,18-二醇、α-生育醌、植醇等)、黄酮类(如芹菜素、山柰酚、芦丁等)及其他成分(如绿原酸、β-谷甾醇等);具有抗病毒(如抗甲型H1N1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抗炎镇痛、抗肿瘤、免疫调节、抗菌、止血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风解表、清头目、利咽喉、消疮、透疹止痒等.荆芥化学成分丰富、药理活性多样,临床应用广泛,后续可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为该药材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荆芥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