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欧洲部分国家医保预算影响分析指南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Δ

    柳鹏程李灿王文王敏娇...
    1537-1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欧洲部分国家的医保预算影响分析(BIA)指南或规范性文件,为我国医保BIA指南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爱尔兰、法国、波兰、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医保BIA指南或相关文件,总结其基本分析框架和特殊规定,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我国医保BIA指南的制定与实施建议.结果与结论:上述5个欧洲国家的医保BIA指南或文件一般从预算持有人的角度出发,研究3~5年内卫生技术的成本对资源的影响.其指南或文件分析框架基本一致,但在医保BIA的定位、成本数据纳入范围、模型设计、人群亚组分析等方面,各国指南或文件均根据本国卫生体系特征进行了调整,如爱尔兰在成本数据纳入、敏感性分析和对数据来源方面有特殊要求,法国则在医保BIA模型、敏感性分析和医保BIA结果呈现方面进行了细节性规定.我国应在医疗卫生决策中重视医保BIA的作用,制定我国的医保BIA指南以规范实证研究,并在制定指南时结合我国卫生体系特点.建议我国医保BIA指南应至少包括研究角度、研究时限及贴现、参比情形、目标人群、成本、市场份额、数据来源、不确定性分析等整体框架或基本要素,充分保障医疗卫生基金的平稳运行.

    欧洲国家医保预算影响分析指南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政策现状及完善建议Δ

    林洁胡慧敏王硕郭冬梅...
    1543-1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现有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政策的现状,为后续该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的完善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工具角度对截至2020年4月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层面颁布的涉及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政策文本进行编码计量分析,总结中医药产业当前发展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34份相关政策文件,其中中央政府层面9份、地方政府层面25份.在基本政策工具维度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分别占58.10%、22.86%、19.05%.供给型政策工具中硬件建设占40.98%、内部联通占26.23%、质量建设占22.95%、国际交流占9.84%,政策工具无具体实施细则和方案影响了其可操作性;需求型政策工具中包含健康服务(75.00%)、国际贸易(16.67%)、服务外包(4.17%)和政府补贴(4.17%)四项内容,后三项内容使用较少,限制了产业市场的开放程度;环境型政策工具中包含目标规划(40.00%)、准入规则(25.00%)、知识产权(30.00%)和融资支持(5.00%)四项内容,但需完善法律法规支撑和相关措施支持.在中医药产业价值链维度方面,34份政策文本提供了包括平台建设(36.19%)、科技创新(19.05%)、市场拓展(23.81%)和交流合作(20.95%)四项内容,其中科技创新和交流合作的欠缺限制了中医药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笔者建议优化供给型政策工具,提升政策的可操作性;重视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突出规范化和市场化的功能;注重基本政策工具与产业价值链间的整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标准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产业政策工具政策文本内容分析现状完善

    基于Calpain-ERK信号通路研究Calpeptin对雌激素诱导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转化及干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Δ

    张艳王旭东金爱何艳...
    1549-15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抑制剂Calpeptin对雌二醇(E2)诱导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转化及干性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研究对象,采用E2诱导制备转化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0.1%二甲基亚砜(DMSO)]、E2转化组(50 nmol/L)、E2转化+Calpeptin组(50 nmol/L E2+1μmol/L Calpeptin),以相应含药培养基连续培养15代.然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24、48 h),采用平板克隆试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采用悬浮成球试验检测细胞的成球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细胞中干性标志物(CD44、Nanog、OCT4)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CD44、Nanog、OCT4、ERK和磷酸化ERK(p-ERK)蛋白表达水平.另取E2转化细胞分为对照组(0.1%DMSO)和U0126(ERK抑制剂)组(10μmol/L),按上述方法测定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成球数以及细胞中CD44、Nanog、OCT4、p-ERK蛋白表达水平,以验证ERK表达抑制与转化细胞生物学行为及干性标志物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2转化组细胞的增殖率(24、48 h)、克隆形成率均显著升高(P<0.01),细胞成球数均显著增加(P<0.01),细胞中CD44、Nanog、OCT4、p-ERK mRNA表达水平及CD44、Nanog、OCT4、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E2转化组比较,E2转化+Calpeptin组细胞的增殖率(24、48 h)、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P<0.01),细胞成球数显著减少(P<0.05),细胞中CD44、Nanog、OCT4、ERK mRNA表达水平及CD44、Nanog、OCT4、p-ER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加入ERK抑制剂U0126后,E2转化细胞的克隆形成率、成球数以及细胞中p-ERK、CD44、Nanog、OCT4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或P<0.01).结论:Calpeptin可抑制E2诱导的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转化及干性标志物表达,其机制可能与抑制Calpain-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Calpeptin雌二醇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细胞转化干性标志物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机制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比较熏硫和未熏硫白芷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化学标志物筛选Δ

    董芸田玫瑰唐荣伟唐玲...
    1557-1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熏硫与未熏硫白芷药材的整体化学成分差异,并筛选可用于两者鉴别的化学标志物.方法:分别以硫熏和未硫熏的白芷药材各16批为检测样品,以氘代甲醇-重水(1:0.2,V/V)为提取溶剂,采用氢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两种方法处理的白芷药材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利用直观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t检验比较二者的化学成分差异,并确定化学标志物.结果:从两种白芷药材中同时检测并鉴定出了包括香豆素类、氨基酸类、糖类在内的19种化学成分.直观分析发现,两种白芷药材的化学成分轮廓相似,但香豆素类和糖类成分的1H-NMR信号强度有较大的差异;PCA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样品按不同处理方法分成两类;t检验结果显示,白芷熏硫后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01),丙氨酸、亮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或P<0.001),而其余13种成分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熏硫和未熏硫白芷药材中氧化前胡素、欧前胡素、葡萄糖和蔗糖、丙氨酸、亮氨酸6种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作为化学标志物用于市场上熏硫白芷的鉴别.

    白芷熏硫氢核磁共振代谢组学化学标志物鉴别

    荭草中6种活性成分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肠吸收特征差异研究Δ

    潘洁杨淑婷孙佳刘春花...
    1562-1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荭草中6种活性成分(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原儿茶酸、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槲皮苷)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体内的肠吸收特征差异.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肠循环灌流液中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将80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每组40只,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50 mg/kg)复制心肌缺血模型,正常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注射2 d.造模成功24 h后,取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肠段进行在体肠循环灌流实验.分别考察荭草提取物不同质量浓度(5.0、10.0、20.0 mg/mL)、不同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和胆汁对各成分肠吸收的影响.结果: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原儿茶酸、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和槲皮苷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3.15~50.40、3.21~51.31、1.63~52.43、1.60~50.94、1.31~20.97、8.07~129.25µg/mL(r均大于0.999),定量限分别为7.86、8.45、6.52、4.00、3.28、16.14 ng/mL,精密度、基质效应和稳定性试验的RSD均小于11%,准确度为85.64%~107.65%,符合生物样品定量分析要求.除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中荭草素的吸收在不同质量浓度下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5种成分在正常和模型大鼠十二指肠的吸收均随活性成分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模型组大鼠中质量浓度和/或高质量浓度活性成分(槲皮苷除外)的吸收显著少于正常组(P<0.05).在正常组大鼠中,荭草素主要在空肠、回肠、结肠吸收较多,异荭草素主要在回肠吸收较多,牡荆素、原儿茶酸主要在空肠、回肠吸收较多,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结肠吸收较多,槲皮苷主要在结肠吸收较多;在模型组大鼠中,荭草素主要在空肠、结肠吸收较多,异荭草素在4种肠段的吸收差别不大,牡荆素主要在回肠吸收较多,原儿茶酸、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主要在空肠吸收较多,槲皮苷主要在十二指肠、回肠吸收较多;且在同一肠段中,模型组各成分的吸收少于正常组.加入盐酸维拉帕米后,正常组大鼠中各成分的吸收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中,荭草素、异荭草素、牡荆素、原儿茶酸和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的吸收均显著增加(P<0.05),槲皮苷吸收也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胆汁流入十二指肠后,正常组大鼠中原儿茶酸的吸收显著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中除异荭草素、槲皮苷外,其余各活性成分的吸收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荭草中6种活性成分在正常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全肠段均有吸收,且在病理状态下P-gp抑制剂和胆汁可更明显的促进上述成分的肠吸收.

    心肌缺血荭草活性成分肠吸收肠灌流大鼠

    柴胡疏肝散辅助治疗重度抑郁症的网络药理学研究Δ

    卢玲庄胜陈炜玉倩...
    1569-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柴胡疏肝散辅助治疗重度抑郁症(MDD)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下载MDD患者基因芯片数据集GSE76826,再利用R语言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出MDD患者样本中的差异基因.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柴胡疏肝散的活性成分及其对应的靶标.通过在线软件venny 2.1.0对MDD的差异基因和柴胡疏肝散的靶标取交集,获取柴胡疏肝散治疗MDD的共同靶标基因,然后将共同靶标基因导入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柴胡疏肝散活性成分-MDD靶标基因"关系网络.利用BisoGenet插件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并对其进行拓扑结构分析,筛选核心靶标基因,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柴胡疏肝散治疗MDD的活性成分有139种,包括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豆甾醇等;其作用的核心靶点基因共有8个,包括NR3C2、DPP4、ALOX5、GSTM1、CCND1、IGFBP3等;其主要通过调节细胞受体、嘌呤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氨酰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MDD的作用.结论:柴胡疏肝散可通过多个靶标、多个途径发挥辅助治疗MDD的作用,可为后续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网络药理学柴胡疏肝散重度抑郁症靶标机制

    参芪蛭龙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膜性肾病模型大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Δ

    薛丕良李丽琦刘欣欣白茹...
    1575-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参芪蛭龙汤联合雷公藤多苷片对膜性肾病(MN)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结合尾静脉注射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不完全费氏佐剂乳化液的方法复制MN大鼠模型,造模周期为6周.于造模第3周,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UTP)和体质量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参芪蛭龙汤低、高剂量组(4、8 g/kg,按生药总量计),雷公藤多苷片组(9 mg/kg)以及参芪蛭龙汤低、高剂量+雷公藤多苷片组(剂量与各单药组相同),每组10只;另取10只未造模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水,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4周.于末次给药前1天,检测各组大鼠24 h UTP;于末次给药后1 h,检测各组大鼠血常规指标[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小板(PLT)计数]、肝功能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脂指标[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葡萄糖(GLU)、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含量;采用醋酸铀-柠檬酸铅染色法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乙酰肝素酶1(HPA-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肾组织中肾小球足突广泛融合或消失,可见微绒毛形成、基底膜重度增厚,上皮下可见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TGF-β1、HPA-1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其24 h UTP,PLT计数,TC、TG、HDL-C含量以及TGF-β1、HPA-1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升高,RBC计数和TP、ALB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上述超微结构变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GF-β1、HPA-1阳性细胞均有所减少;其24 h UTP和TGF-β1阳性细胞百分比(参芪蛭龙汤低剂量组除外)、WBC计数(参芪蛭龙汤单用及联用组除外)、PLT计数和TC含量(雷公藤多苷片组除外)、TG含量(参芪蛭龙汤低剂量单用以及与雷公藤多苷片联用组除外)、HPA-1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示降低,且参芪蛭龙汤高剂量+雷公藤多苷片组TGF-β1阳性细胞百分比以及参芪蛭龙汤低、高剂量+雷公藤多苷片组HPA-1阳性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片组;RBC计数和GLU含量(参芪蛭龙汤低剂量组和雷公藤多苷片组除外)、TP和ALB含量(参芪蛭龙汤低剂量组除外)均显著升高,且参芪蛭龙汤高剂量+雷公藤多苷片组GLU含量显著高于雷公藤多苷片组(P<0.05或P<0.01).结论:参芪蛭龙汤与雷公藤多苷片联用可缓解雷公藤多苷片的骨髓抑制作用,减少MN模型大鼠蛋白尿,并改善其肾脏组织的病理损伤;上述作用可能与其下调肾脏组织中TGF-β1、HPA-1蛋白表达,降低血液中TC、TG含量有关.

    膜性肾病参芪蛭龙汤雷公藤多苷片血常规指标肝功能血脂转化生长因子β1乙酰肝素酶1大鼠

    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酸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研究Δ

    张维王健范博渊李梦颖...
    1583-1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酸(8-OaS)对慢性炎性痛模型大鼠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8-OaS低、中、高剂量组(3、10、30μg/kg),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足底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复制慢性炎性痛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鞘内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后,采用Von-Frey细丝检测各组大鼠足底疼痛阈值,计算各组大鼠疼痛阈值曲线下面积和8-OaS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另取36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和8-OaS组(给药剂量为ED50),同法造模及给药,然后采用免疫荧光组织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内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磷酸化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p-p38 MAPK)的阳性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内Iba-1、p-p38 MAPK、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底疼痛阈值和曲线下面积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8-OaS低剂量组大鼠给药5、6、7 d后足底疼痛阈值显著升高(P<0.05),8-OaS中、高剂量组大鼠足底疼痛阈值和曲线下面积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8-OaS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大部分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8-OaS的ED50为18.87μg/kg.免疫荧光组织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法结果显示,p-p38 MAPK主要表达在Iba-1阳性表达的细胞上;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脊髓背角内Iba-1、p-p38 MAPK的荧光密度和Iba-1、p-p38 MAPK、IL-6、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8-OaS组大鼠脊髓背角内Iba-1、p-p38 MAPK的荧光密度和Iba-1、p-p38 MAPK、IL-6、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鞘内给予8-OaS可有效缓解大鼠慢性炎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38 MAPK的磷酸化和IL-6、IL-1β、TNF-α的表达有关.

    8-O-乙酰山栀子苷甲酸脊髓背角p38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炎性痛大鼠机制

    甘草次酸纳米粒的制备、表征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Δ

    张丽娟喻红梅张勇龚宁波...
    1589-15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和表征甘草次酸(GA)纳米粒,并评价其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为载体,使用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制备GA纳米粒.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对所制纳米粒进行表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中GA的溶解度和载药量;采用MTT法考察GA原料药及纳米粒(GA剂量均为12.5、25、50、100、200μmol/L)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体外抑制活性并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所制纳米粒中GA的X射线衍射特征峰和红外特征吸收峰均消失,吸热峰发生改变.纳米粒的粒径为(194.88±23.52)nm,低于原料药的(2592.33±207.51)nm;分散指数为0.24±0.04,高于原料药的0.15±0.03;纳米粒的平均载药量为15.99%;溶解度由原料药的(1.05±0.01)μg/mL升至(250.00±0.15)μg/mL.体外抗肿瘤试验结果显示,GA原料药200μmol/L组和纳米粒各剂量组的细胞存活率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且GA纳米粒各剂量组(除12.5μmol/L组外)的细胞存活率均显著低于同剂量原料药组(P<0.01);GA纳米粒的IC50值为86.3μmol/L,低于原料药的364.4μmol/L.结论:成功制得GA纳米粒;所制纳米粒粒径小且分布均匀,溶解度增大且体外抗肿瘤活性增强.

    甘草次酸纳米粒反溶剂沉淀-冷冻干燥法制备表征抗肿瘤活性HepG2细胞

    白芍总苷联合顺铂对胃癌模型大鼠的肿瘤抑制及肾损伤的改善作用Δ

    胡波徐颖朱琰琰
    1595-1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白芍总苷联合顺铂对胃癌模型大鼠的肿瘤抑制及对顺铂致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将75只大鼠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顺铂组(25 mg/kg,腹腔注射)、白芍总苷组(200 mg/kg,灌胃)、白芍总苷+顺铂组(灌胃200 mg/kg白芍总苷+腹腔注射25 mg/kg顺铂),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接种胃癌BGC823细胞悬液复制胃癌模型.造模完成后,大鼠腹腔注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28 d.测定大鼠瘤质量并计算肿瘤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肿瘤组织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的X蛋白(Bax)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或生化分析仪测定大鼠尿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血清中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白芍总苷组、白芍总苷+顺铂组大鼠尿液中IL-18、KIM-1水平,血清中BUN、S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SOD、MDA、G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未见明显病理变化.与模型组比较,顺铂组大鼠瘤质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瘤组织中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液中IL-18、KIM-1水平,血清中BUN、S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MD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肾组织中SOD、GSH水平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出现肾小管扩张,并形成基底层上皮细胞空泡及肾小管内铸.与顺铂组比较,白芍总苷+顺铂组大鼠瘤质量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瘤组织中Bax水平显著升高、Bcl-2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液中IL-18、KIM-1水平,血清中BUN、S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GSH水平显著升高;肾组织无肾小管扩张,偶见基底层上皮细胞空泡形成,少见肾小管内铸形成.与白芍总苷组比较,白芍总苷+顺铂组大鼠瘤质量显著降低,肿瘤抑制率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瘤组织中Bax水平显著升高、Bcl-2水平显著降低(P<0.05);尿液中IL-18、KIM-1水平,血清中BUN、Scr水平以及肾组织中SOD、MDA、G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组织偶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白芍总苷联合顺铂能抑制胃癌大鼠肿瘤增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并可改善顺铂引起的肾功能损伤.

    白芍总苷顺铂胃癌肿瘤抑制肾损伤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