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董慧秋汤少梁
    1545-1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我国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评估并提高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初步拟定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权重.结果 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与意见协调程度较好,最终构建了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个(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准备能力、响应处置能力与应急恢复能力)、二级指标11个(如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应急组织机制保障能力、应急响应处置能力等)、三级指标75个(如仿制药原料质量风险监测、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仿制药利润空间风险隐患监测等).其中,一级指标中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权重最大(0.392 4),二级指标中仿制药研发与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监测预警能力的组合权重最大(0.146 0),三级指标中仿制药原料质量风险监测的组合权重最大(0.023 0).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层次分明、权重合理,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作为集采常态化背景下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能力评估管理与决策的有效工具.

    仿制药质量安全应急能力评价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

    日韩医保支付标准调整方式对我国谈判药品简易续约规则的启示

    唐璋淳卢钰琼代展菁许佳艺...
    1552-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借鉴日本和韩国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的实践经验,为我国简易续约规则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的相关文献、日本和韩国政府官网的相关政策文件等,从调整条件和调整公式两个方面归纳总结目前日韩调整医保支付标准的做法,并与我国现行简易续约规则进行对比,明晰我国简易续约规则可优化之处,提出政策建议.结果与结论 在调整方式上日韩与我国相似,对于超量药品根据超量情况计算药品降幅并实施调整;但具体的调整条件和调整公式又有所不同,日韩针对目前超量较大的药品采取线性降价的方式,而我国针对目前和预期均超量较大的药品采取梯度降价的方式.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符合国情和医保实际的简易续约规则,并采取了一些创新举措,包括考量药品目前与预期的超量情况和在调整公式中引入降幅减半机制;但同时也存在一定不足,如调整条件的指标设置较为单一、调整公式的梯度降价区间过于宽泛,未能充分体现"以量换价"的市场化机制.建议我国医保部门在简易续约时增加对药品基金支出大小的考量、细化调整公式的梯度降价区间、加大对特殊品类药品在新增适应证时的政策倾斜,进一步完善简易续约规则.

    医保谈判简易续约医保支付标准调整医保基金支出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优化DRG临床用药目录

    恽琴素周伟贤徐卉刘猛...
    1558-1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的临床用药目录,减少患者药品费用,提高DRG结付率.方法 选取某院神经内科BR23疾病组作为研究对象,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疾病组的用药规律,并利用药品综合评价方法对重点监测药品进行评分,进而优化疾病组的临床用药目录.选取2022年12月入组该疾病组患者的住院信息作为优化前数据,2023年9月入组该疾病组患者的住院信息作为优化后数据,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医疗质量及药品费用数据来评价优化目录的实施效果.结果 优化临床用药目录后,该疾病组的结付率由优化前的84.36%上升至104.70%,住院药品费用及住院总费用均显著降低(P<0.05),重点监测药品使用量明显下降.结论 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探索疾病组临床用药规律;药师可以此为依据,通过有效药学干预手段提高DRG结付率.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数据挖掘技术临床用药目录重点监测药品药品综合评价

    芒柄花素调节Hippo/YAP信号通路对炎症性肠病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谢栋刘媛媛李正翔袁恒杰...
    1564-1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芒柄花素(FMN)对炎症性肠病(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诱导的方法构建大鼠IBD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低、高剂量FMN组(20、40 mg/kg FMN)和高剂量FMN+YAP抑制剂Verteporfin(VTPF)组(40 mg/kg FMN+10 mg/kg VTPF),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设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每天给药/生理盐水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对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进行评分;测量大鼠结肠长度;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0水平;检测大鼠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DAI评分,TNF-α、IL-6水平,肠上皮细胞凋亡率,cleaved-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肠长度显著变短(P<0.05);IL-10水平和YAP、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肠组织出现细胞形态异常、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学变化.与IBD组比较,低剂量FMN组、高剂量FMN组大鼠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0.05);而加入VTPF后,显著逆转了FMN对IBD大鼠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FMN可能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促进YAP的表达,进而抑制IBD大鼠肠上皮细胞凋亡.

    芒柄花素Hippo/YAP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肠上皮细胞细胞凋亡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佛手柑内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吴辉星张振华龙昌锐郭桂芬...
    1570-15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佛手柑内酯(BP)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和BP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均采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各组小鼠灌胃相应药物/溶剂,每日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Ⅰ)表达,同时对小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P低、高剂量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α-SMA、Collagen Ⅰ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的纤维化程度显著改善.代谢组学结果显示,BP高剂量组和模型组共有175个血清差异代谢物,其中18个物质上调、157个物质下调,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有嘧啶代谢、丁酸盐代谢、脂肪酸合成、酪氨酸代谢、β-丙氨酸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以及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 BP可能通过调节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嘧啶代谢、丁酸盐代谢和谷胱甘肽代谢等途径达到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佛手柑内酯肝纤维化血清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代谢途径

    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体内成分及代谢途径分析

    陈奎奎农雨欣郭忠会谭勇...
    1576-1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鸡骨草水提物灌胃大鼠后的入血和入肝成分,并推测其可能的代谢途径,为鸡骨草的药效物质基础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鸡骨草给药组(0.63 g/kg,以生药量计)、空白组,分别单次灌胃相应药液/超纯水,收集各组大鼠的血浆和肝脏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鸡骨草水提物化学成分及入血、入肝成分进行鉴定.结果 从鸡骨草水提物中共鉴定了30个化学成分,主要为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和环烯醚萜类(如相思子碱、夏佛塔苷和异夏佛塔苷等)等.从血浆样品中鉴定了10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如原儿茶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还原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从肝脏样品中鉴定了6个原型成分和5个代谢产物(如对羟基苯甲酸硫酸化代谢产物、对羟基苯甲酸脱羧化硫酸化代谢产物等).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羟基化、去甲基化、甲基化、硫酸化、葡萄糖醛酸化等.结论 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是鸡骨草水提物入血和入肝的主要成分,主要涉及羟基化、去甲基化、硫酸化等代谢途径.

    鸡骨草血浆肝脏UPLC-Q-TOF/MS药源性成分

    藁本内酯对宫颈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影响

    张文渊王倩张丽红周海燕...
    1582-1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探讨藁本内酯对宫颈癌细胞化疗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将人宫颈癌顺铂耐药细胞HeLa/DDP分为对照组、顺铂组(10 μmol/L顺铂)和顺铂+低、中、高浓度藁本内酯组(10 μmol/L顺铂+25、50、100 μmol/L藁本内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凋亡、迁移、侵袭情况,以及YAP、具有PDZ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AZ)mRNA和YAP、TAZ、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Ki67、切割型胱天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均显著升高;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YAP、TAZ mRNA和YAP、TAZ、MMP2、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顺铂组比较,顺铂+低、中、高浓度藁本内酯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caspase-3均进一步升高;划痕愈合率、侵袭细胞数,YAP、TAZ mRNA和YAP、TAZ、MMP2、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进一步降低,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藁本内酯可通过抑制Hippo-YAP信号通路提高宫颈癌耐药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

    藁本内酯宫颈癌细胞顺铂化疗耐药性Hippo-YAP信号通路

    麻黄与杏仁配伍后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陈林林谢金根樊学程饶倩...
    1588-15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麻黄与杏仁配伍后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变化.方法 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麻黄组(12 g/kg,以生药量计,下同)、杏仁组(6 g/kg)和麻黄-杏仁药对组(麻黄12 g/kg+杏仁6 g/kg),每组6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用2%氯化乙酰胆碱和0.4%磷酸组胺的等体积混合液喷雾诱发支气管哮喘模型,每天1次,连续7 d.每次造模前1 h,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并激发哮喘后,分别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采血和脑脊液收集.将血浆与脑脊液样品预处理后(以葛根素为内标),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两种样品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的质量浓度.采用DAS 2.0药动学软件通过非房室模型确定主要药动学参数,并比较两药配伍前后药动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与麻黄组比较,麻黄-杏仁药对组大鼠血浆和脑脊液中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的cmax、AUC0-21.33 h(或AUC0-10.67 h)均显著减少,CLZ/F、VZ/F均显著增加(P<0.05或P<0.01);脑脊液中甲基麻黄碱的tmax显著缩短(P<0.05).与杏仁组比较,麻黄-杏仁药对组大鼠血浆中苦杏仁苷的t1/2显著缩短,CLZ/F显著增加(P<0.01);脑脊液中苦杏仁苷的tmax显著缩短,AUC0-10.67 h、CLZ/F、VZ/F均显著增加(P<0.01).结论 麻黄、杏仁配伍后加快了麻黄生物碱的吸收和消除,从而减少了麻黄生物碱在支气管哮喘模型大鼠体内的累积.

    麻黄杏仁配伍哮喘药动学

    雷公藤甲素调节cGAS/STING信号通路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闫改霞林淑霞孟燕张慧宇...
    1594-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雷公藤甲素(TP)对坐骨神经痛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制备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吲哚美辛组(阳性对照,7.5 mg/kg),低、高剂量TP干预组(分别记为TP-L组、TP-H组,50、100 μg/kg TP)和高剂量TP+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激活剂干预组(TP-H+DMXAA组,100 μg/kg TP+25 mg/kg DMXAA),每组12只;另取12只不结扎的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给药/生理盐水14 d后,检测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T)、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WL);观察大鼠坐骨神经病理学改变、坐骨神经元形态及小胶质细胞数;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GAS)、STING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Model组大鼠PWT、PWL均显著降低/缩短(P<0.05),尼氏体数量显著减少(P<0.05);小胶质细胞数、坐骨神经病理学评分,IL-1β、TNF-α水平,cGAS、STING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均显著增加/升高(P<0.05);坐骨神经损伤严重.与Model组比较,吲哚美辛组、TP-L组、TP-H组大鼠各指标变化与上述相反(P<0.05),坐骨神经损伤减轻.STING激活剂DMXAA减弱了TP对坐骨神经痛大鼠小胶质细胞活性和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TP可能通过下调cGAS/STING信号通路,降低小胶质细胞活性和炎症反应,从而改善大鼠坐骨神经痛.

    雷公藤甲素坐骨神经痛cGAS/STING信号通路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SLA型3D打印技术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

    徐雷潘偲莹陈红梅杨庆良...
    1600-1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立体光刻成型(SLA)3D打印技术制备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并进行质量评价和体外释放考察.方法 以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光聚合单体PEGDA 400、致孔剂PEG 300、光引发剂TPO和光吸收剂柠檬黄等组成处方,采用SLA型3D打印技术制备外径10 mm、内径5 mm、厚度6 mm的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然后对其外观、三维尺寸、重量均匀度、药物含量、内部结构特征以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考察.结果 该多层片的打印成型性良好,边缘平滑圆整,大小、厚度均匀,外径、内径、厚度分别为(10.06±0.26)、(4.94±0.06)、(5.80±0.12)mm(RSD分别为2.58%、1.21%、2.07%,n=20);重量差异符合药典要求;两药含量分别为(7.96±0.09)、(11.26±0.46)mg/片.X射线衍射表征和扫描电镜表征结果显示,该多层片中两种药物分子以无定形结构存在,盐酸文拉法辛层溶出后产生明显的孔道结构,而盐酸氟西汀层未出现孔道结构.盐酸文拉法辛层和盐酸氟西汀层在24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91.88±0.94)%、(106.25±1.28)%,符合Rigter-Peppas释放模型.结论 本研究采用SLA型3D打印技术成功制备了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多层片,该多层片成型性良好,且符合Rigter-Peppas释放模型.

    立体光刻成型3D打印技术多层片盐酸文拉法辛盐酸氟西汀个性化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