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我国PIVAS药(护)师科研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杨春松杨亚亚张伶俐林芸竹...
    1783-17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药(护)师科研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PIVAS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参考.方法:采用调查研究法,以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通过网络对我国东部、西部、中部地区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三级、二级共29家医院PIVAS药(护)师进行调查,调研时间为2019年3-4月,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性别、地域、医院等级、专业技术职称、学历、用工性质)、科研培养现状(科研培训频率、科研培训的内容、对科研的需求程度、对科研的兴趣程度等)、科研产出现状(论文发表情况、课题申报情况等),分析影响科研培训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504份,回收有效问卷501份,有效回收率为99.40%.63.1%(316/501)的调查对象有参加过科研培训,科研培训的频率主要为少于1次/月(26.1%,131/501)和1~2次/月(25.0%,125/501);72.1%(361/501)的调查对象对科研有中等及以上需求,82.4%(413/501)的调查对象对科研有中等及以上兴趣,仅有6.0%(30/50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掌握了主要的科研方法,5.4%(27/501)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己的科研能力强.药学科研方向主要涉及临床合理用药,较少涉及精准医学、新药和新剂型开发、治疗药物监测研究、转化医学等.仅16.6%(83/501)的调查对象在PIVAS工作期间发表过论文,9.0%(45/501)的调查对象申报过课题.不同区域、专业技术职称、学历和用工性质的调查对象的科研培养现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医院对PIVAS药(护)师科研培养的力度不够,药(护)师科研产出低下;影响其科研培训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专业技术职称、学历、用工性质等.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药(护)师科研培养影响因素问卷调查中国

    米炒党参的历史沿革及其现代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王梅荆然王越欣冯敏...
    1788-1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促进米炒党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查阅历代古籍、《中国药典》及各省市炮制规范的基础上,以"米炒党参""炮制""历史沿革""固体辅料""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ice fried Codonopsis Radix""Processing""History evolution""Solid accessories""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米炒党参的历史沿革、现代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30篇,其中有效文献60篇.米炒党参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清代,是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党参炮制品种,纵观其历史沿革及各省市炮制规范,米炒党参所用炮制辅料"米"包括大米(或粳米)和小米,也有部分规范未对其予以明确.有关其炮制工艺的研究以炒制温度、时间以及米种类、用量为主,但所得工艺各不相同.米炒党参的化学成分主要有5-羟甲基糠醛、党参炔苷、党参多糖等;与党参相比,经米炒制后其5-羟甲基糠醛、锌、铁含量均有所升高,党参多糖和挥发性成分含量则有所降低,党参炔苷含量的变化尚无统一结论.米炒党参的药理作用有调节免疫、保护胃肠功能、抗疲劳、抗氧化等.目前关于炒制党参用米种类的选择、用米种类对米炒党参药理活性的影响等问题尚待进一步研究.

    米炒党参历史沿革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药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