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青藤碱(Sin)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改善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 以雄性C57BL/6J小鼠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标准饲料(SCD)组、高脂饲料(HFD)组、Sin低剂量组(Sin-L组,50 mg/kg)、Sin高剂量组(Sin-H组,100 mg/kg),每组6只.SCD组小鼠以SCD正常喂养,其余组小鼠均以HFD连续饲养24周以复制NASH模型;于17周起,各药物组小鼠分别灌胃相应药液,每天1次,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称定各组小鼠体重、肝脏质量并计算肝脏指数;检测其肝组织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和血清中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8含量;观察其肝细胞脂肪变性、肝纤维化,并定位肝脏脂滴;检测其IL-18、IL-1β mRNA和炎症相关蛋白[IL-1β、剪切的IL-1β(cleaved-IL-1β)]、纤维化相关蛋白[Ⅰ型胶原蛋白(Col-Ⅰ)、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通路相关蛋白[腺苷一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Yes相关蛋白(YAP)、磷酸化YAP(p-YAP)]的表达情况.以人肝癌细胞HepG2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油酸(OA)组、Sin 50 μmol/L组、Sin 100 μmol/L组、OA+Sin 50 μmol/L组和OA+Sin 100 μmol/L组,处理24 h后,观察其脂滴蓄积情况,并检测其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HFD组比较,Sin各剂量组小鼠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纤维化病变和脂滴蓄积均有所缓解;其体重,肝脏质量,肝脏指数(Sin-L组除外),血清AST、ALT、IL-1β、IL-18含量,肝组织中TG、TC含量,IL-1β、IL-18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cleaved-IL-1β蛋白和纤维化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中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和AMPK、YAP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OA组比较,OA+Sin各浓度组细胞的脂滴蓄积均明显减少,AMPK、YAP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Sin可改善NASH小鼠肝组织的炎症反应、脂质沉积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YAP蛋白磷酸化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