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美国基本医保委托经办管理制度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朱梓荣颜建周邵蓉
    1793-1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医保委托经办管理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我国医保委托经办管理模式的问题,并研究美国基本医保委托经办管理中的承包商具体类型、职责分工及其特色,提出完善我国相应管理制度的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医保委托经办管理存在公平经办竞争机制尚未建立、社保基金运行管理缺乏监管机制、政府角色不明确且缺乏经验、不完善的监管机制可产生后续问题、委托经办管理制度是否提高医保管理效率仍然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美国基本医保委托经办管理的方式是引入第三方管理.美国医疗照顾与医疗救助服务中心雇佣的承包商主要包括医保管理承包商、区域方案廉政承包商、综合错误率测试计划审查承包商与统计承包商、补充医学审查承包商、合格的独立承包商等,其中医保管理承包商居于核心地位.各承包商在处理医疗索赔、预防医保欺诈、审查付款正确性、评估医疗记录、处理上诉申请方面有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这种委托管理模式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政府工作压力、提高了医保管理运营效率、推动了整个制度不断完善.建议我国在医保管理工作中应扩大社会经办管理范围、明确政府与社会资源责任、引入多种类型社会经办机构、构建全面有效的绩效监督管理体系,以提高我国医保治理现代化水平.

    医保委托经办管理现状与问题美国承包商启示

    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的区域协作监管机制的完善

    马韶青司怡君霍增辉
    1799-18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完善我国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的区域协作监管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下区域协作监管的对象及其法律责任,探讨区域协作监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区域协作监管机制的建议.结果与结论:委托生产是药品监管部门跨区域协作监管的主要对象.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在药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承担主体责任,受托生产企业承担补充责任.目前区域协作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缺乏有针对性的执法依据、监管力量不足、取证困难以及监管不及时、部门协作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建议从完善区域协作监管的执法依据、构建职业检查员制度、健全区域协作监管的联动机制、加强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完善我国药品委托生产的区域协作监管机制.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区域协作监管机制完善

    基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研究黄连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干预作用

    李建功孙文熙刘家玥李雪山...
    1804-18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研究黄连素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以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为对象,以阿托伐他汀钙为阳性对照,经脂多糖(LPS)诱导以复制炎症细胞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低、中、高剂量黄连素(5、10、20μmol/L)作用24 h后细胞培养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F-κB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细胞中TLR4、MyD88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TLR4、MyD8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CD206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LPS诱导组细胞培养液中TNF-α、IL-6、NF-κB含量,细胞中TLR4、MyD88 mRNA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LR4、MyD88、iNOS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LPS诱导组比较,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黄连素中、高剂量组TNF-α、IL-6含量,TRL4、MyD88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各给药组NF-κB含量和i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且黄连素高剂量组NF-κB含量显著低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阿托伐他汀钙组和黄连素高剂量组CD20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黄连素高剂量组CD206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钙组(P<0.05).结论:不同剂量的黄连素均可不同程度地干预小鼠巨噬细胞极化,其机制可能与调控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有关.

    黄连素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极化Toll样受体4/髓样分化因子88/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绞股蓝总皂苷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主要尿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

    杨艳萍杜艺玫秦琳汪巍...
    1809-1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苷(GPs)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肝组织中主要尿蛋白(Mups)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C57BL/6J小鼠按体质量(BW)分为对照(ND)组、模型(HFD)组和GPs治疗(GP)组,每组11只.除ND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高脂饲料以复制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于饲养的第17周起时,ND组和HFD组小鼠均灌胃等体积0.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GP组小鼠灌胃GPs混悬液(250 mg/kg),每日1次,连续22周.在检测各组小鼠BW、血糖(BG)、血脂[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基础上,提取其肝组织总RNA,构建逆转录文库并进行RNA-seq测序;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火山图、散点图等方法筛选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对差异基因进行验证;通过双变量分析评价差异基因表达量与上述药效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ND组比较,HFD组小鼠BW和血清BG、TC、L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HFD组比较,GP组小鼠除BW外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CA结果显示,ND组和HFD组数据分布于不同象限,GP组数据分布介于上述两组之间.经高脂饮食诱导后,小鼠肝组织中Mup4、Mup5、Mup11、Mup15、Mup21基因mRNA均显著上调(P<0.05);经GPs干预后,Mup3、Mup4、Mup5、Mup8、Mup12、Mup21基因mRNA均显著下调(P<0.05).在ND组与HFD组、HFD组与GP组中表达发生显著改变且趋势相反的基因为Mup4、Mup5、Mup21.RT-qPCR验证结果显示,与ND组比较,HFD组小鼠Mup4、Mup5、Mup21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小鼠Mup5基因mRNA表达量与血清TC、BG水平(r分别为0.7271、0.6706)以及Mup4、Mup21基因mRNA表达量与血清BG水平(r分别为0.7378、0.7215)均成正相关(P<0.05).结论:GPs对高胆固醇血症模型小鼠肝组织中Mups基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可通过回调Mup4、Mup5、Mup21基因mRNA的过表达来降低模型小鼠的糖脂水平.

    绞股蓝总皂苷高胆固醇血症主要尿蛋白糖脂代谢转录组学小鼠

    美洲大蠊提取物逆转人肝癌细胞HepG2/ADM多药耐药的机制研究

    李彩琳吴定宇吕鸿张鸿翰...
    1816-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美洲大蠊提取物脱脂膏及CⅡ-3(分别简称"脱脂膏""CⅡ-3")逆转耐阿霉素(ADM)人肝癌细胞HepG2/ADM多药耐药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索拉非尼(阳性对照)、脱脂膏和CⅡ-3对HepG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计算20%抑制浓度(IC20).试验设置敏感组、耐药组、索拉非尼组、脱脂膏组和CⅡ-3组,敏感组使用HepG2细胞,后4组均使用HepG2/ADM细胞.敏感组和耐药组细胞给予常规培养基,其余3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浓度均为IC20).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技术测定细胞中ADM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剪切型胱天蛋白酶9 p37(Cleaved-Caspase-9 p37)]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细胞中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P-糖蛋白(P-gp)(MDR1基因表达产物)、肺耐药蛋白(LRP)、乳腺癌耐药相关蛋白(BCRP)]和酶介导多药耐药途径中相关基因mRNA及蛋白[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索拉非尼、脱脂膏、CⅡ-3对HepG2/ADM细胞的IC20分别为(2.40±0.16)、(200.44±27.52)、(18.00±1.82)μg/mL.与敏感组比较,耐药组细胞中Bcl-2、P-gp、LRP、BCRP、TopoⅡ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DR1、LRP、BCRP、GST-π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耐药组比较,脱脂膏组和CⅡ-3组细胞中ADM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MDR1 mRNA表达水平和LRP、BCRP、GST-π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CⅡ-3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TopoⅡ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Cleaved-Caspase-9 p37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脱脂膏、CⅡ-3可通过减少药物外排、促进细胞凋亡、减少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和酶介导多药耐药途径中相关基因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等方式,逆转HepG2/ADM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且CⅡ-3的效果优于脱脂膏.

    美洲大蠊脱脂膏CⅡ-3肝癌多药耐药HepG2/ADM细胞机制

    基于肠道菌群研究葛根芩连汤降脂并预防血糖升高的作用机制

    姜璎娜曾治君傅灵艳盛译萱...
    1823-1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葛根芩连汤对高脂血症(HLP)模型大鼠血脂、血糖的影响,并从肠道菌群角度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8)和造模组(n=40).造模组大鼠连续5周饲以高脂饲料以复制HLP模型,空白对照组大鼠饲以普通饲料.将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10 mg/kg)和葛根芩连汤高、中、低剂量组(14.85、4.95、1.65 g/kg,以生药量计),每组6只.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1周;给药同时,各组大鼠继续饲以相应饲料.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体质量、体长并计算Lee's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提取大鼠盲肠内容物DNA进行16S rRNA V3~V4区域测序,并应用Two-part模型进行肠道菌群与血脂、血糖的关联分析.结果:给药11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体长、Lee's指数以及血清中TC、TG、HDL-C、FBG水平均显著增加或升高(P<0.05或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TG、FBG水平,葛根芩连汤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水平和葛根芩连汤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G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肠道菌群的关联分析发现,TC和TG共享3个操作性分类单元(OTU),分别为OTU559、OTU701和OTU135(其中OTU135也与FBG共享),且均与TC、TG或FB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这3个OTU分别注释到毛螺菌科Tyzzerella属、疣微菌科Anaerotruncus属和链球菌科Peptoclostridium属.高、中剂量葛根芩连汤对Tyzzerella、Anaerotruncus属微生物丰度有显著下调作用(P<0.05或P<0.01),但对Peptoclostridium属微生物丰度有显著上调作用(P<0.01).结论:高剂量(14.85 g/kg)葛根芩连汤可有效降低HLP模型大鼠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并可预防模型大鼠血糖的异常升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肠道菌(Tyzzerella、Anaerotruncus属)的含量有关.

    高脂血症葛根芩连汤肠道菌群降糖降脂大鼠机制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滇龙胆药材产地初加工工艺

    吴昕怡刘秀嶶屈云慧石萍萍...
    1830-1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滇龙胆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龙胆中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龙胆苦苷的含量,再以上述3种成分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对热烫温度、热烫时间和干燥温度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滇龙胆药材产地初加工工艺并进行验证,再与阴干样品进行比较.结果:滇龙胆药材产地初加工最优工艺为热烫时间5 min,热烫温度40℃,烘干温度60℃.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滇龙胆药材中3种成分的平均OD值为0.5652,与预测值(0.5706)的偏差为0.94%.与阴干样品比较,滇龙胆最优工艺样品中3种成分含量的OD值明显升高,表明优化工艺加工的滇龙胆样品质量更好.结论:优化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滇龙胆药材的产地初加工.

    滇龙胆产地初加工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总评归一值

    龙胆苦苷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及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孟松周耀柱马永超徐松涛...
    1836-1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龙胆苦苷对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的影响,并从白细胞介素6(IL-6)/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以PANC-1细胞为研究模型,采用MTT法测定0(阴性对照)、2、4、8、16、32、64、128 mg/L龙胆苦苷作用于细胞72 h后的增殖抑制率,并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将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吉西他滨组(阳性对照,4 mg/L)和龙胆苦苷低、中、高浓度组(15、30、60 mg/L).分别于培养1、3、5、7 d后,采用台盼蓝拒染法进行活细胞计数,考察各组细胞的生长情况;培养72 h后,采用克隆形成试验考察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测定细胞中IL-6、JAK2、STA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结果:4~28 mg/L龙胆苦苷均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或P<0.01),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趋势,IC50为9.54 mg/L.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吉西他滨组和龙胆苦苷中、高浓度组活细胞计数(作用3、5、7 d)和细胞中IL-6、JAK2、STAT3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吉西他滨组和龙胆苦苷高浓度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均显著降低(P<0.01).与吉西他滨组比较,龙胆苦苷高浓度组细胞中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0、60 mg/L龙胆苦苷可显著抑制PANC-1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60 mg/L龙胆苦苷的作用与吉西他滨相当;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中IL-6/JAK2/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龙胆苦苷人胰腺癌细胞PANC-1凋亡白细胞介素6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机制

    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齐越仲坤贾冬李荧...
    1842-1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火绒草联合黄芪对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模型大鼠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85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造模组(n=75).假手术组大鼠行假手术,造模组大鼠采用免疫学方法(弗氏佐剂+牛血清蛋白+脂多糖)复制MsPGN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70只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火绒草+黄芪高、中、低剂量组(4.05、2.03、1.02 g/kg,以生药总量计),火绒草单用组(2.70 g/kg,以生药量计),雷公藤多苷片组(阳性对照1,0.02 g/kg)和盐酸贝那普利片组(阳性对照2,0.02 g/kg),每组10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每天给药1次,灌胃体积均为15 mL/kg,连续给药5周.末次给药后,测定大鼠24 h尿蛋白、尿肌酐和血肌酐水平;称定右侧肾质量并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肾组织中NF-κB、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磷酸化ERK(p-ER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右侧肾质量、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F-κB p65、p-ER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尿肌酐水平和肾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肾组织出现肾小球明显肥大、系膜区细胞弥漫性增多、肾小管坏死等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火绒草单用组大鼠右侧肾质量、血肌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24 h尿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火绒草+黄芪高剂量组大鼠右侧肾质量、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以及肾组织中NF-κB p65、p-ERK、p38 MAPK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尿肌酐水平和肾组织中IκB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火绒草+黄芪中、低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给药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并以火绒草+黄芪高剂量组改善较明显.结论:高剂量火绒草+黄芪可通过抑制MAPK/NF-κB信号途径达到改善MsPGN模型大鼠肾功能的作用.

    火绒草黄芪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炎症肾功能机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大鼠

    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骨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蛋白作用方式研究

    黄周锋胡筱希陆国寿黄建猷...
    1849-1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柠檬酚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及骨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与骨架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柠檬酚(12.5、25、50、100、200μmol/L)作用24 h后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将HepG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和柠檬酚低、高浓度组(50、100μmol/L柠檬酚),加入相应药物作用24 h后,采用划痕试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并计算细胞迁移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聚合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β-微管蛋白(β-tubulin)及埃兹蛋白(Ezr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分子对接软件Schrodinger 2015分析柠檬酚与上述3种蛋白的分子作用方式.结果:柠檬酚对HepG2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趋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柠檬酚低、高浓度组细胞迁移率和F-actin、β-tubulin、Ez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柠檬酚可与上述3种细胞骨架蛋白形成氢键和疏水键.结论:柠檬酚可抑制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F-actin、β-tubulin、Ezrin的mRNA及蛋白表达有关;其与骨架相关蛋白的作用方式可能是形成氢键或疏水键.

    柠檬酚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骨架相关蛋白分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