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当归挥发油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的调控作用研究

    浦延鹏周佳明
    2492-2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当归挥发油对缺氧/复氧(H/R)损伤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大鼠心肌细胞H9C2为对象,在CCK-8法筛选当归挥发油最佳给药浓度和给药时间的基础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当归挥发油作用后细胞上清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以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5 mmol/L)为阳性对照,采用MDC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后细胞中MDC的平均荧光强度以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LC3Ⅰ]的表达情况.结果:经0.6μmol/L当归挥发油作用6 h后,与空白组比较,H/R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和细胞中MDC平均荧光强度、Beclin-1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比值均显著升高,细胞中p62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H/R组比较,H/R+药物组细胞上清液中LDH活性,H/R+药物组和H/R+自噬抑制剂组细胞中MDC平均荧光强度、Beclin-1表达水平、LC3Ⅱ/LC3Ⅰ比值均显著降低,细胞中p62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当归挥发油可通过调控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来降低H/R损伤心肌细胞的自噬水平.

    当归挥发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细胞H9C2自噬

    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研究

    缪艳燕徐帮会徐剑张永萍...
    2497-25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金银花指纹图谱,并研究其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8 nm,进样量为10μL.以绿原酸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通过对照品比对,指认共有峰对应的化学成分,并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二甲苯、角叉菜胶及棉球诱导的急、慢性炎症小鼠模型评价10批金银花药材水提物对耳、足、肉芽肿的肿胀抑制率,并计算平均值,作为综合药效指标;基于共有峰峰面积和综合药效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R)联合分析金银花指纹图谱与抗炎作用的谱-效关系,选择GRA关联度大于0.7且PLSR模型回归系数大于0的色谱峰为特征峰,计算10批金银花药材中特征峰峰面积占共有峰峰面积总和的百分比(即"峰占比").结果:10批金银花药材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中有共有峰25个,相似度为0.775~0.994;指认出其中9个成分,分别为芦丁(峰18)、金丝桃苷(峰20)、异绿原酸B(峰22)、木犀草素(峰21)、绿原酸(峰9)、马钱苷(峰10)、新绿原酸(峰2)、异绿原酸C(峰25)、异绿原酸A(峰23).10批金银花对小鼠耳肿胀、足肿胀、肉芽肿均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平均值为47.95%~56.52%;GRA分析显示,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峰8>12>18>16>3>11>20>22>19>21>1>9>10>13>24>14>2>17>25>23>5>4>15,且其关联度均大于0.7;峰2、4、5、7、8、10、12、13、14、15、16、17、18、20、21、22、24的PLSR模型回归系数均大于0,与抗炎作用成正相关;除峰7外,其余均为特征峰,且峰5、8、10、16、18、20、24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10批金银花药材特征峰的峰占比为58.61%~71.19%.结论:成功建立金银花的HPLC指纹图谱,10批样品组分相似,抗炎成分含量相对较高;暂定金银花特征峰峰占比不得低于51.8%.

    金银花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抗炎作用谱-效关系灰色关联度偏最小二乘法

    酒制延胡索微波炮制工艺的优化研究

    王斌梁伟龙林钦贤康志英...
    2503-2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优化酒制延胡索的微波炮制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微波炮制酒制延胡索中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采用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微波炮制酒制延胡索的外观性状、浸出物和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乙素含量为评价指标,以黄酒量、闷润时间、火力大小、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结合综合加权评分法优化炮制工艺并验证,同时与传统酒制延胡索进行比较.结果: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乙素检测进样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00~1.500μg(R 2=0.9996)、0.012~0.188μg(R 2=0.9995)、0.050~0.750μg(R 2=0.9998);精密度、稳定性(12 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5%~100.34%(RSD=0.54%,n=6)、99.52%~100.78%(RSD=0.69%,n=6)、99.26%~99.79%(RSD=0.28%,n=6).最优微波炮制工艺为黄酒用量4 g(约药材量的20%)、微波火力40%、闷润时间3 h、炮制时间3 min.3次验证试验结果显示,浸出物、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乙素的含量分别为15.7%~16.1%、0.061%~0.063%、0.003%~0.004%、0.061%~0.063%;综合评分分别为97.916、94.730、97.217分,RSD分别为0.42%、0.38%、0.46%(n=3);与传统酒制法比较,原阿片碱等成分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但微波炮制酒制延胡索无焦斑、焦屑.结论:所建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酒制延胡索中活性成分的定量分析;所得微波炮制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酒制延胡索的炮制.

    微波炮制法酒制延胡索浸出物原阿片碱盐酸小檗碱延胡索乙素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同时测定还少胶囊中4种成分的含量

    周祥德黄小兰阳文武黎海灵...
    2508-25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还少胶囊中莫诺苷、马钱苷、松果菊苷和毛蕊花糖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中谱红RD-C18,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40 nm(莫诺苷、马钱苷)、330 nm(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结果:莫诺苷、马钱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29~105.80、4.49~89.88、16.26~325.25、16.31~326.25μg/mL(r均为0.9999);精密度、稳定性(24 h)、重复性、耐用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4.34%~96.23%(RSD=0.81%,n=6)、97.04%~98.89%(RSD=0.73%,n=6)、96.23%~98.08%(RSD=0.82%,n=6)、95.40%~98.47%(RSD=1.23%,n=6).11批还少胶囊中上述4种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190~0.704、0.439~0.857、2.723~4.475、0.589~1.035 mg/g.结论:所建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可用于还少胶囊中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还少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法莫诺苷马钱苷松果菊苷毛蕊花糖苷含量测定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及多指标定量分析比较诃子和西青果的差异

    索彩仙邱韵静吴文平孙冬梅...
    2512-2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鉴别诃子和西青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T3 C18,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35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70 nm,进样量为1μL.以没食子酸为参照,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7批诃子和14批西青果药材的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通过与对照品、紫外吸收光谱和相关文献对比,指认共有峰.采用SPSS 20.0、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以筛选主要差异成分;采用上述UPLC法测定诃子和西青果中主要差异成分的含量并比较.结果:诃子和西青果的UPLC指纹图谱中均有共有峰8个,指认峰1、2、3、4、6、7、8分别为诃子次酸、没食子酸、安石榴苷A、安石榴苷B、柯里拉京、诃子鞣酸、诃子酸;17批诃子的相似度为0.92~0.99,14批西青果的相似度均大于0.99,诃子对照指纹图谱与西青果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9.PCA显示,诃子与西青果存在一定差异;PLS-DA结果与PCA结果一致,其模型的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显示,峰5、4、7、3、2的VIP值均大于1.31批样品中,没食子酸(峰2)、安石榴苷A(峰3)、安石榴苷B(峰4)、诃子鞣酸(峰7)的含量分别为2.63~10.31、5.37~44.63、8.02~60.77、44.07~162.98 mg/g,RSD分别为40.14%、47.91%、53.97%、36.22%(n=31).诃子和西青果中上述4个成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诃子和西青果存在明显差异,没食子酸、安石榴苷A、安石榴苷B、诃子鞣酸可作为鉴别二者的主要差异成分.

    诃子西青果化学模式识别多指标定量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差异

    基于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的芥子酸抗Aβ1-42致PC12细胞损伤的机制研究

    薛迪刘宇超贾永明汪娜...
    2519-2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信号通路探讨芥子酸(SA)抗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致PC12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PC1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Aβ组(Aβ1-422μmol/L)、Aβ+SA组(Aβ1-422μmol/L+SA 100μmol/L)、Aβ+SA+LY组[Aβ1-422μmol/L+SA 100μmol/L+LY294002(PI3K抑制剂)10μmol/L]、Aβ+LY组(Aβ1-422μmol/L+LY29400210μmol/L)、LY组(LY29400210μmol/L).除对照组、LY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均以Aβ1-42复制损伤模型.培养24 h后,使用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PI3K、p-PI3K、Akt、p-Akt、GSK3β、p-GSK3β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组细胞数量变少、部分突触断裂消失,其存活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Aβ组比较,Aβ+SA组细胞变圆、突触变多,其存活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与Aβ+SA组比较,Aβ+SA+LY组细胞部分突触断裂,其存活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Aβ+LY组细胞碎片较多,其存活率虽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亦无明显变化(P>0.05).单独给予LY294002对PC12细胞的形态、存活率以及p-PI3K/PI3K、p-Akt/Akt、p-GSK3β/GSK3β比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SA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对Aβ1-4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芥子酸β淀粉样蛋白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糖原合成激酶3β信号通路PC12细胞

    离散选择实验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偏好的文献分析

    刘世蒙李顺平杨毅唐程翔...
    2524-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经济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离散选择""糖尿病""Discrete choice""Dis-crete ranking""Conjoint analysis""Diabetes mellitus""Type 2""Type 2 diabetes mellitus""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等为关键词,收集自建库起至2019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国内外数据库中发表的中英文文献,从属性与水平、DCE选项集、数据质量、样本量、计量经济学分析以及患者偏好结果等6个方面对离散选择实验(DCE)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偏好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结果 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95篇,其中有效文献30篇.药物管理、血糖控制和低血糖事件是被纳入次数较多的属性;通常采用D-高效设计、D-最优设计或正交设计生成DCE选项集;问卷数据质量可通过问卷内部效度进行检验;样本量一般使用拇指法则进行计算;条件Logit模型、多项Logit模型以及混合Logit模型是最常使用的数据分析模型.相较于轻微的低血糖事件,患者的治疗选择更容易受血糖控制的影响,但当低血糖事件发生在夜间或者程度较重时,患者的治疗偏好往往会发生改变;多数研究纳入了药物管理相关属性,但其并非影响患者治疗偏好的主要因素,且与患者既往服药史密切相关.DCE已被广泛应用于国外2型糖尿病的相关研究中,但在我国应用不多.DCE的数据质量较难控制,虽然构建复杂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趋势在逐渐上升,但多数研究仍未就样本量确定方法、选项集设计原理、质量控制选项等设计细节予以充分的介绍,且部分研究存在属性数量过多、水平间距过大或过小等不足.建议在设计DCE时可以借鉴Bridges JF等学者在ISPOR报告中提出的开展相关研究的十项标准,以提高设计的严谨性、保证偏好研究结果的可信性.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偏好离散选择实验

    PARP抑制剂致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黄艳华余昉李青宴沈磊...
    2532-2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聚腺苷二磷酸聚合酶(PARP)抑制剂在血液系统方面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ScienceDirect、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4年5月至2019年6月.收集单用PARP抑制剂或PARP抑制剂联合化学治疗药物(试验组)对比单用化学治疗药物或安慰剂或化学治疗药物联合安慰剂(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同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RCT,共计312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贫血≥3级发生率[RR=7.27,95%CI(2.74,19.27),P<0.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RR=2.46,95%CI(1.43,4.24),P=0.001]、白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RR=1.71,95%CI(1.15,2.54),P=0.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3.54,95%CI(0.66,19.05),P=0.1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单用PARP抑制剂和联用PARP抑制剂、化学治疗药物患者的贫血≥3级发生率,中性粒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以及联用PARP抑制剂、化学治疗药物患者的白细胞减少≥3级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用安慰剂组、单用化学治疗药物或化学治疗药物联合安慰剂者(P<0.05).敏感性分析支持上述结果,但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大.结论:PARP抑制剂治疗癌症可致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应谨慎解读上述结果.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抑制剂血液系统不良反应Meta分析

    儿童生存质量测量量表应用的文献分析

    陈亮江沃田陈磊席晓宇...
    2539-2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开发与应用儿童生存质量测量量表(PedsQL)提供参考.方法:以"PedsQL"为检索词系统检索Medline、ScienceDirect、Cochrane图书馆、ISI Web of Science、SpringerLink、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中英文数据库,对发表日期为1999年1月-2019年12月的有关PedsQL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文献进行检索.结果 与结论:共纳入文献2117篇,其中国外文献1836篇、国内文献281篇(中文242篇、英文39篇);文献发表数量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PedsQL量表在国内外应用广泛,依据用途可划分为4个主要领域,分别为健康影响因素分析(63项研究)、疾病负担评估(1720项研究)、干预措施效果评价(285项研究)、其他量表的理论研究(49项研究).PedsQL量表应用于临床研究进展迅速,但我国研究仍存在量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不当、在儿科临床实践领域应用偏少、对干预措施评价不够全面的问题.建议学者未来在选用工具时同时考虑普适性与疾病特异性、自填与家长代理版本PedsQL量表,应用PedsQL量表实施常规的临床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筛查以优化儿科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构建基于我国人群偏好的PedsQL量表映射函数以进行药物干预措施的经济学评价.

    儿童健康相关生存质量PedsQL应用

    临床药师对1例罕见的吉非替尼致肺腺癌患者肝损伤伴胆囊炎的用药分析

    廖玉芳邹泽岳建农
    2546-2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吉非替尼致肺腺癌患者肝损伤伴胆囊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并为类似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吉非替尼致肺腺癌患者肝损伤伴胆囊炎的治疗过程.该患者长期口服吉非替尼片进行抗肿瘤治疗,因转氨酶异常升高入院,医师给予静脉滴注硫普罗宁钠+乙酰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胞磷胆碱进行保肝治疗,效果不佳.临床药师查阅文献并结合患者病情分析后建议停用吉非替尼,采取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qd进行单药保肝治疗;患者出院后口服吉非替尼片,再次因转氨酶异常升高入院,并伴非感染、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药师建议继续静脉滴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0.2 g+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qd进行保肝治疗,同时口服胆舒胶囊0.9 g,tid进行保守治疗,并密切监护患者相关指标的变化;于出院后嘱患者停用吉非替尼,口服盐酸埃克替尼片0.125 g,tid+复方红豆杉胶囊0.6 g,tid进行抗肿瘤治疗.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的意见;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水平,胆囊炎性症状基本消退.结论:在治疗吉非替尼致肺腺癌患者肝损伤伴胆囊炎过程中,临床药师协助医师完善了治疗方案,保障了其用药的有效性.

    吉非替尼肺腺癌药物性肝损伤胆囊炎药学监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