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工智能应用于医院药学服务领域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付素琴郝辰业彭骏
    494-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国内外人工智能在医院药学服务领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和趋势。方法 在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检索建库起至2023年6月16日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药学服务领域中应用的研究文献。使用EndNote、CiteSpace、Python等工具对纳入文献的作者、国家/地区、机构以及关键词的共现、聚类和突现情况进行可视化处理和分析。结果与结论 共纳入了英文文献1 190篇和国内文献178篇。国内外的发文量都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内研究的数量和质量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欧美地区在该领域已经构建了紧密的合作网络,而我国在该领域的地区发展尚不平衡。国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等高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国内研究更侧重于实际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政策,特别是推动合理用药、处方审核以及中医药发展等方面。

    人工智能药学服务文献计量学可视化分析

    基于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的下肢动脉疾病药学服务模式的构建

    江书正陈熙陈飞宇张韶辉...
    500-5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下肢动脉疾病(LEAD)患者院内药学监护+院外药学门诊一体化服务模式,提高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构建LEAD患者院内药学监护及院外药学门诊服务模式(包含药学评估、自我管理能力宣教、药学随访),对患者进行长期管理。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2月在我院血管外科住院或门诊就诊并经药师管理的65例LEAD患者为研究对象,由药师进行院内药学监护+院外门诊持续管理,比较经药师管理3个月前后疾病治疗有效性指标、安全性指标和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指标。结果 65例患者经药师管理3个月后,55例患者Fontaine分期降低,管理前后Fontaine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完全遵循指南用药的患者占比由63。1%提升至96。9%,小出血发生率减少7。7%,患者Morisky用药依从性评分和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显著提高(P<0。001),就医满意度为"好"的患者占比增加了18。4%。结论 LEAD患者院内外一体化药学服务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疾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下肢动脉疾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药学服务药学门诊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致化疗相关性腹泻的研究进展

    孙雪林郑丽李鸿升胡欣...
    506-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化疗相关性腹泻(CRD)可导致治疗效果和患者依从性降低,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治疗结局,甚至危及生命。除传统化疗药物外,许多分子靶向药物也可导致CRD,包括小分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抗EGFR单克隆抗体、磷酸肌醇3-激酶抑制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小分子抑制剂、BCR-ABL1和KIT抑制剂、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靶点抑制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抗体-药物偶联物等多种分子靶向药物。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引起肠黏膜损伤或肠炎等有关,临床表现为大便频率增加和/或松散不成形,患者常伴有产气过多和/或肠绞痛。不同药物引起的CRD发生率不同,临床应重视病史采集和鉴别诊断,积极干预并进行动态评估,加强患者教育,以及时发现和预防肠毒性的发生。

    化疗相关性腹泻肿瘤靶向治疗肠毒性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