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虎杖苷对AML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华敏张伟丽
    70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虎杖苷(PD)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 将人AML细胞KG-1分为正常组,低、中、高浓度PD组(10、30、60 μmol/L的PD),SQ22536组[环磷酸腺苷(cAMP)抑制剂,100 μmol/L],高浓度PD和SQ22536联用组(60 μmol/L的PD+100 μmol/L的SQ22536),考察PD对细胞活力、凋亡率、侵袭和迁移能力、cAMP水平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蛋白、蛋白激酶A(PKA)蛋白表达的影响。以BALB/c裸鼠为对象,通过皮下接种KG-1细胞悬液建立AML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分为对照组、PD组、SQ22536组、PD+SQ22536组(每组6只),考察PD对其瘤体体积及质量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细胞或对照组裸鼠比较,PD各浓度组的细胞活力、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和波形蛋白、锌指转录因子Snail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PD组裸鼠的瘤体体积及质量均显著降低,而细胞凋亡率、cAMP水平、PKA和上皮钙黏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SQ22536对细胞和裸鼠的作用效果与PD相反,并可显著逆转PD的抗肿瘤活性(P<0。05)。结论 PD可能通过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来抑制AML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诱导细胞凋亡,抑制EMT进程及肿瘤生长,从而发挥抗AML作用。

    虎杖苷急性髓系白血病增殖迁移侵袭上皮-间充质转化环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信号通路

    三味甘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陈秀梅王英杰赵成周李真...
    707-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藏药三味甘露对大鼠肝纤维化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水飞蓟宾组(阳性对照,50 mg/kg)和三味甘露低、中、高剂量组(80、250、800 mg/kg),除正常组外,其余组以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给药第6周开始,各组大鼠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第9周实验结束,计算大鼠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以苏木素-伊红、Masson及Sirus Red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结构和纤维化程度;检测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COL-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含量与肝组织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三味甘露各剂量组和水飞蓟宾组大鼠肝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血清中ALT、AST、PC Ⅲ、COL-Ⅳ、IL-6、TNF-α、IL-1β含量以及肝组织中HA、LN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三味甘露能够通过抑制胶原纤维生成,降低转氨酶、HA、LN、PC Ⅲ和COL-Ⅳ含量,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进程。

    三味甘露肝纤维化炎症病理改变胶原蛋白

    黄芪多糖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

    冯雪彭斌冯立朱双益...
    712-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腹膜透析(PD)大鼠腹膜纤维化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PD组)、70 mg/kg APS组(APS-L组)、140 mg/kg APS组(APS-H组)、140 mg/kg APS+40 mg/kg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激动剂DMOG组(APS-H+DMOG组),每组12只。后4组大鼠构建PD大鼠模型。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APS及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DMOG,Control组和PD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连续4周。末次给药后,检测大鼠腹膜超滤量(UF)、葡萄糖转运量(MTG)和血清中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观察腹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和纤维化情况(腹膜厚度和胶原纤维沉积占比);检测腹膜组织微血管密度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层粘连蛋白(LN)、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ontrol组比较,PD组大鼠间皮细胞结构疏松,腹膜间皮细胞脱落,炎症细胞浸润,腹膜厚度和胶原纤维沉积占比均显著增加(P<0。05);MTG,血清中Scr、BUN水平,腹膜组织微血管密度和α-SMA、LN、HIF-1α、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而UF显著降低(P<0。05);与PD组比较,APS-L组、APS-H组大鼠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其中APS-H组改善效果优于APS-L组(P<0。05);与APS-H组比较,APS-H+DMOG组大鼠上述指标变化均逆转(P<0。05)。结论 APS可以通过抑制HIF-1α/VEGF信号通路来抑制PD大鼠腹膜纤维化及血管新生。

    黄芪多糖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血管生成

    5种GLP-1RAs治疗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的成本-效用分析

    谢泽宇李梦婷胡佳陈吉生...
    718-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5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s)治疗二甲双胍控制血糖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的长期经济性。方法 提取既往发表的荟萃分析及其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RCT)中患者的基线数据,使用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结果模型2。1预测各组患者的生存情况、长期疗效和成本,采用成本-效用分析法比较5种GLP-1RAs(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和司美格鲁肽)的经济性;采用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验证基础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共纳入21项RCT,6 796名患者。生存曲线表明,司美格鲁肽在降低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上、度拉糖肽在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上较其他GLP-1RAs具有优势。成本-效用分析结果显示,5种方案的经济性从优到劣排序依次为利司那肽、司美格鲁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和利拉鲁肽。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表明基础分析结果稳健。情境分析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的价格至少降低54。64%,降至369。21元,其对比利司那肽才具有经济性。结论 对于使用二甲双胍治疗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我国T2DM患者,临床可考虑优先选择利司那肽和司美格鲁肽。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利司那肽司美格鲁肽艾塞那肽度拉糖肽利拉鲁肽成本-效用分析2型糖尿病

    多格列艾汀联用治疗二甲双胍失效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用分析

    高宁冯冰高胜男郭珊...
    724-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多格列艾汀联用治疗二甲双胍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进行经济学评价。方法 基于多格列艾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Ⅲ期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建立Markov模型,从我国卫生体系角度出发,通过队列模拟预测各方案长期的成本与效用。以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为健康产出指标,以202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倍作为意愿支付阈值(WTP),分析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 模拟30年疾病进展后,与单用二甲双胍相比,多格列艾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使有并发症的转移概率降低15。1%,死亡的转移概率降低8。5%,累计效用改善0。62 QALYs,ICER为235 260。30元/QALY,小于WTP,增加的成本可接受。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干预组无并发症成本、糖尿病无并发症效用值、糖尿病有并发症效用值对ICER影响较大。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多格列艾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68。8%。情境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多格列艾汀价格的下降,联合治疗方案具有经济性的优势更明显。结论 对于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多格列艾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具有长期成本-效用优势,但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仅近70%。

    多格列艾汀二甲双胍2型糖尿病Markov模型成本-效用分析

    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王明杰徐风金张艳薛燕...
    729-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衡水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难治性RA患者120例,按照简单随机分配方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硫酸羟氯喹片,B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甲氨蝶呤片,C组患者给予枸橼酸托法替布片+来氟米特片,3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观察3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疾病活动度评分28(DAS28)、Sharp评分和生化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免疫指标[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血清细胞因子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A组ACR50、ACR70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B、C组(P<0。05),3组患者的DAS28评分、Sharp评分以及生化、免疫、血清细胞因子指标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且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降低;A组患者治疗6个月时的DAS28评分、Sharp评分、RF、抗CCP抗体、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5)。3组患者的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皮疹、肝肾功能异常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托法替布联合羟氯喹治疗难治性RA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

    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托法替布羟氯喹疗效安全性

    基因多态性对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治疗Ⅲ、Ⅳ期结直肠癌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

    汤柳星吕波蒋文婷项铮...
    734-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GSTP1、XRCC1、ABCB1、MTHFR基因多态性对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XELOX、FOLFOX)的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资料76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基因型与无进展生存期(PFS)、毒副作用的相关性。结果 ABCB1 3435T>C位点C等位基因(TC/CC型)携带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高于TT基因型患者[HR=2。39,95%CI(1。05,5。50),P=0。038],Ⅳ期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显著高于Ⅲ期患者[HR=8。11,95%CI(3。39,19。40),P<0。001];化疗方案、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肿瘤部位对疾病进展的影响不明显(P>0。05)。基因位点的突变与不良反应无相关性(P>0。05)。结论 携带ABCB1 TC/CC型且接受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患者的疾病进展风险较高,这可能与接受此类化疗方案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TT型)有更长的PFS相关,而GSTP1、XRCC1、MTHFR基因多态性无显著影响。

    奥沙利铂基因多态性结直肠癌疗效毒副作用相关性

    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玛巴洛沙韦的不良事件信号挖掘与分析

    蒋婷婷张妮苏辉李艳平...
    739-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挖掘3种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的不良事件(ADE)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2004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3季度上报的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ADE数据,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数据挖掘,评估指定医疗事件(DME),利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药物ADE术语集中的系统器官分类(SOC)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分别检索到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ADE报告12 636、1 749、1 283例,分别累及26、16、17个SOC。奥司他韦与睡惊症、异常行为、幻觉、谵妄的关联性较强;扎那米韦涉及的异常行为、谵妄、语无伦次、意识状态改变信号强度突出;玛巴洛沙韦与缺血性结肠炎、出血性膀胱炎、多形性红斑、黑便的关联性较强。3种药物的DME均检出多形性红斑,且信号较强。结论 临床应用奥司他韦等3种药物时,除关注常见ADE外,还应加强关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的ADE。对于奥司他韦应警惕急性肾损伤、暴发性肝炎,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对于扎那米韦应警惕与呼吸系统相关的ADE,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并密切关注患者的呼吸状况;对于玛巴洛沙韦应警惕多形性红斑、横纹肌溶解等ADE。

    抗甲型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玛巴洛沙韦信号挖掘不良事件

    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陈琮玲杨贤吴韩殷嘉晨...
    744-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伊伐布雷定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伊伐布雷定(干预组)对比安慰剂或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起至2023年3月20日。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RCT,共计1 20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MD=1。71,95%CI(0。96,2。46),P<0。000 01]、一氧化氮(NO)[MD=5。80,95%CI(5。02,6。59),P<0。000 0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MD=-7。45,95%CI(-8。42,-6。47),P<0。000 01]。两组患者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3,95%CI(-0。74,1。00),P=0。77]。按照对照组用药和干预时间的不同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与安慰剂比较,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的FMD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安慰剂、β受体阻滞剂比较,使用伊伐布雷定患者的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ET-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无论干预时间长短,干预组患者的FMD、NO、ET-1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1),N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伊伐布雷定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伊伐布雷定血管内皮功能冠心病Meta分析

    三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致急性恶心呕吐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张田李婷张亚同王洋...
    750-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5-羟色胺3(5-HT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NK-1)受体拮抗剂和地塞米松联用方案(以下简称"三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致急性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收集不同三联方案或5-HT3受体拮抗剂联用地塞米松(以下简称"二联方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59项RCT,共计23 418例患者,涉及15种干预措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恶心呕吐控制率方面,以福沙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FPD)疗效最优,其次为福沙匹坦+格拉司琼+地塞米松(FGD)和阿瑞匹坦+雷莫司琼+地塞米松(AMD);急性恶心控制率方面,以FPD的疗效最优,其次为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APD)和FGD;急性呕吐控制率方面,以FPD疗效最优,其次为FGD和APD。结论 福沙匹坦+格拉司琼+地塞米松较其他三联方案或二联方案防治中高度致吐风险化疗药物所致急性恶心呕吐的疗效更好。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地塞米松恶心呕吐网状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