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解读:评价指标权重

    张海力刘斌王巍力曹文杰...
    773-7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多维度多准则中成药综合评价技术指标体系(第一版)"的权重确定方法与结果进行详细报道和解读。方法 根据层次分析法及专家赋值权重法所计算出的综合权重值进行归一化运算,获取指标的客观权重。结果 当前中成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6个一级维度权重结果显示,其权重排序为有效维度>安全维度>标准维度>应用维度>科学维度>经济维度,权重值分别为0。281 0、0。268 5、0。195 8、0。107 3、0。096 1、0。051 3,与当前大多数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本指标体系权重确定过程科学合理、方法明确、解读清晰,值得进一步优化研究和广泛应用。

    中成药综合评价层次分析法专家赋值权重法

    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外配的落地障碍和实现途径

    徐源金春林宋捷何阿妹...
    778-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以下简称"长处方")政策逐步完善落实并开始鼓励长处方外配。长处方政策贯穿药品供应端、配备端、使用端及政策端,涉及医疗保障、卫生健康等政府部门及患者、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等利益相关方。目前,要实现长处方外配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端药品目录不统一、监管各方需协同;配备端参与积极性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使用端处方管理难度增加、流转平台有待完善。长处方政策的推进需要"三医"联动、多方参与和政策协同,其中,国谈药品"双通道"政策、药品集采及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均为慢性病长处方外配的落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需在政策端完善配套政策、落实监管责任,配备端推进药品分级分类、提升服务能力,使用端完善电子处方流转平台、规范处方管理,以推动长处方外配落地执行。

    长处方慢性病处方外配零售药店政策落地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解读与思考

    赵梦遐孙丽娜徐丹柴文...
    783-78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本文就《办法》的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为:《办法》现有条文中对药品标准代号和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目标未明确。建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时向标准化主管部门申请药品标准代号"YB"字母的确权,并将药品标准代号、编号规则在下一轮《办法》修正时写入条文,同时明确药品标准信息化体系建设目标;按用户界面层、计算处理层、数据存储层的基本框架搭建国家药品标准数据共享平台,免费向社会公开数字化药品标准,提供查阅和下载服务。

    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药品标准代号药品注册标准信息化解读

    姜黄素联合花姜酮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研究

    刘嘉欣张韵黄慧贤李建芬...
    787-7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姜黄素(CUR)联合花姜酮(ZER)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A549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协同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和金氏公式筛选CUR和ZER联用后协同作用最佳的浓度组合。后续实验分为空白组、CUR组、ZER组和CUR+ZER组,采用流式细胞术评价细胞凋亡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评价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CUR、ZER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约为16、12 μmol/L;CUR 8 μmol/L+ZER 6 μmol/L组合的药物联用增效指数最大,其细胞增殖抑制率为(77。41±4。16)%,协同作用最明显。与CUR组、ZER组比较,CUR+ZER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克隆形成率、细胞迁移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以及细胞中p-PI3K、p-Akt、VEGF-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 CUR和ZER联用后起到协同作用,能显著促进NSCLC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下调VEGF-A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姜黄素花姜酮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协同作用

    苦参-黄柏药对的提取工艺研究

    管咏梅陶颖邹成玉臧振中...
    793-8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苦参-黄柏药对的提取工艺,为治疗肛肠疾病的新药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苦参总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含量、盐酸小檗碱含量、总黄酮含量及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熵权法计算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研究苦参-黄柏药对的最佳提取工艺并进行验证。结果 苦参-黄柏药对的最优提取工艺为以12倍量58%乙醇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每次120 min。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88%。结论 所得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苦参-黄柏药对的进一步应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苦参黄柏药对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提取工艺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痔疮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多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崔俊凤崔帅梁秀坤李东旭...
    801-8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12种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HPLC法。以Venusil MP C18为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 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3批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测定12种指标成分,即(R,S)告依春、3,5-二-O-咖啡酰奎宁酸、葛根素、连翘苷、连翘酯苷A、绿原酸、黄芩苷、柴胡皂苷d、汉黄芩苷、黄芩素、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13批小儿热速清口服液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7,指认了14个共有峰。13批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中上述12种指标成分的含量分别为0。078~0。172、1。564~2。736、1。338~2。578、0。426~0。872、1。477~2。628、1。396~2。447、4。052~9。146、0。367~0。692、1。974~4。674、1。274~2。969、0。085~0。167、0。155~0。307 mg/mL。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的质量评价。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含量测定

    原花青素通过SIRT1/AMPK信号通路对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损伤的改善机制

    符妹丽江强符圣亮符书山...
    807-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原花青素对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损伤(AKI)的改善机制。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硫酸庆大霉素构建AKI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5 mg/kg组(阳性对照)、原花青素50 mg/kg组、原花青素100 mg/kg组、原花青素200 mg/kg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大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所有大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中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24 h尿液中尿蛋白(UP)水平;计算肾脏指数;观察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评分;检测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细胞淋巴瘤2基因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以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SCr、BUN、UP、MDA水平,肾脏指数,肾组织病理评分,肾组织细胞凋亡率及肾组织中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SOD、GSH-Px水平和肾组织中SIRT1、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原花青素的作用存在剂量依赖性(P<0。05);原花青素200 mg/kg组与盐酸贝那普利5 mg/kg组比较,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花青素对AKI大鼠的改善作用可能与其激活SIRT1/AMPK信号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原花青素SIRT1/AMPK信号通路急性肾损伤氧化应激

    龙生蛭胶囊保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方欢乐李晓明周亚明张鑫...
    813-8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龙生蛭胶囊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实验分为假手术组(仅分离血管不插线栓,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模型组(造模,予同体积生理盐水)、尼莫地平组(阳性对照,造模,给药剂量为20 mg/kg)和龙生蛭胶囊低、中、高剂量组(造模,给药剂量依次为0。72、1。44、2。88 g/kg),每组10只。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液/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采用Zea Longa评分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失情况进行评分;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并计算脑梗死体积比;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NLRP3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脑组织TLR4、NLRP3、磷酸化NF-κB(p-NF-κB)及细胞核内NF-κB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血清TNF-α和IL-6水平,脑梗死体积比,脑组织NF-κB和TLR4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以及脑组织TLR4、NLRP3、p-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及其细胞核内NF-κB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大鼠脑组织皮层神经细胞间隙增大、水肿明显,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大鼠脑组织中NLRP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龙生蛭胶囊中、高剂量组及尼莫地平组大鼠以上指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逆转,大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明显好转,大鼠脑组织中NLRP3蛋白阳性表达均明显减少。结论 龙生蛭胶囊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抑制神经炎症反应,从而达到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龙生蛭胶囊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炎症因子TLR4/NF-κB/NLRP3信号通路

    枳壳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对湿阻中焦大鼠的改善作用研究

    龚文慧谢亚婷辛力严世豪...
    819-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枳壳中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HMF)对湿阻中焦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消旋山莨菪碱片,1 mg/kg)和HMF低、中、高剂量组(0。3、0。6、0。9 mg/kg),每组7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内因加外因复合因素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及精神状态等一般行为学状态,测定大鼠粪便含水率及唾液流率。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检测大鼠血浆中醛固酮含量;检测大鼠胃组织中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均显著减少(P<0。01),粪便含水率、唾液流率、血浆中醛固酮含量和胃组织中AQP3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升高(P<0。01);大鼠胃组织损伤侵及黏膜肌层,黏膜肌层断裂;小肠出现少量肠绒毛糜烂,腺体结构破坏等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模型组比较,HMF各剂量组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均增加,粪便含水率、唾液流率、血浆中醛固酮含量和胃组织中AQP3表达水平均减少/降低,上述差异大部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胃和小肠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 枳壳燥性成分HMF对湿阻中焦大鼠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醛固酮含量、下调胃组织中AQP3表达有关。

    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燥性湿阻中焦醛固酮水通道蛋白

    3种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多中心研究

    刘璐宋沧桑李兴德邓雨琴...
    825-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简称"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注射用头孢他啶治疗细菌性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昆明市19家医疗机构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使用过3种集采或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住院患者的病例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平衡组间基线差异后,分别比较3种集采与非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结果 平衡组间基线差异后,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各394例,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各472例,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504例、非集采组590例。有效性方面,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和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集采组与非集采组的临床有效率、72 h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体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C反应蛋白恢复至正常参考范围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非集采组(46。9%vs。27。9%,P<0。05),但其余有效性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集采组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与非集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头孢唑林钠集采组患者血小板计数降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集采组(20。7%vs。7。1%,P<0。05),注射用头孢他啶集采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集采组(5。3%vs。1。9%,P<0。05)。此外,3种注射用头孢菌素其余实验室相关指标异常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集采注射用头孢菌素的有效性不劣于非集采品种,安全性与非集采品种相当。

    注射用头孢唑林钠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注射用头孢他啶药品集中采购头孢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