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房
中国药房

张幸国

周刊

1001-0408

info@china-pharmacy.com

023-68586827;68585211

400042

重庆市渝中区大坪正街129号四环大厦8层

中国药房/Journal China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药房》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主办的国家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药学技术类刊物。本刊以构建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及监督管理间的桥梁为己任。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社会药房(店)工作的各级各类人员以及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临床应用和监督管理人员。本刊每月上、中、下旬出版。上旬刊为“药房与药事版”,主要栏目包括:药业专论、医药热点、药物研究、市场经纬、药房管理、制剂技术、医院制剂、新药和辅料、药品检验、药品监督、综述讲座、药师之友、社会药房等;中旬刊为“药房与临床版”,主要栏目包括:药物经济学、用药分析、临床药学、药物配伍、药物与临床、临床荟萃、药物警戒、不良反应监测、综述讲座等;下旬刊为“药房与中药版”,主要栏目包括:中药论坛、中药研究、中药房管理、中药应用、民族医药、中药检定、中药制剂、中药视窗、中药企业、综述讲座等。稿约内容主要有: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医药行业有指导意义的理论研究;原始实验研究;医药市场动态分析与预测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政小事”;医院药房(药剂科)管理经验交流;药物经济学方法学研究和应用实践;大样本的医院用药情况分析;新药、进口药品临床药理;合理用药资料总结;药品的监督、检验、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探讨;新药或药学新进展综述;海外药房事务;中药房业务;医药工、商企业及品种介绍;药店管理、经营经验介绍;继续医学教育,等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方东菲张建永
    1139-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机制,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淫羊藿""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心血管""改善作用""机制""Epimedium""Icariin""IcarisideⅡ""Icaritin""Cardiovascu-lar""Improvement effects""Mechanism"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Google学术等数据库/平台中组合查询2009年1月-2019年12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归纳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8篇,其中有效文献62篇.淫羊藿及其活性成分(包括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素等)对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等)均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如通过抗炎、抗氧化、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等作用机制改善动脉粥样硬化;通过抑制心室重构、促进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等作用机制改善心力衰竭;通过调节主动脉内皮舒缩因子分泌和改善内质网应激等作用机制改善高血压.目前,对心血管疾病的改善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上,而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素的研究相对较少,后续可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

    淫羊藿活性成分心血管疾病改善作用机制

    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杨诗龙王业静钱凯彭超...
    1144-1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为青蒿炮制品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各版《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地方炮制规范和中药炮制专业书籍,对古今文献中青蒿炮制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秦汉及以前,并未记载青蒿的炮制方法;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碎或嚼碎等;唐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研末、烧灰、制炭、醋浸、小便渍等;宋、元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焙、炒、锉、捣汁、熬膏等,并开始对其药用部位进行选择;在明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焙、童便浸、童便熬膏、酒煮、酒浸等;在清朝及民国时期,除了沿用研末、烧灰、童便炙、熬膏等炮制方法外,还有蒸露、酒炒、鳖血拌炒、清炒等;现代以来,炮制方法有切制、鳖血拌(炒)、清炒、醋炒等,且炮制方法逐渐单一,以切制为主.结论:青蒿炮制品的使用,古今差异较大,可能与青蒿炮制品的临床使用受限、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患者接受度有关.建议后续可从开展中药临方炮制、制定和完善青蒿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深入研究青蒿炮制原理等方面改善青蒿炮制品现状,丰富青蒿炮制品种类,促进其临床应用.

    青蒿炮制历史沿革现状

    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杨志欣刘慧许贵军汲丽丽...
    1148-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归纳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后续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蚂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Polyrhachis dives Smith""Chemical compon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74年1月-2019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15篇,其中有效文献58篇.黑蚂蚁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巴胺类衍生物(如乙酰多巴胺、N-乙酰酪胺、2,5-二羟基噁唑等)、生物碱类成分(如2,4-二羟基嘧啶、金莲花碱、烟酰胺等)、有机酸类成分(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氨基酸类成分(如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微量元素成分(如硒、硅、锌等)及维生素类成分(如维生素A、B1、B2等);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炎镇痛、抗衰老、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糖尿病、复发性葡萄膜炎等.目前,黑蚂蚁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尚未明确,且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其次,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黑蚂蚁相关制剂较少,尚需开发创新多种用药形式.

    黑蚂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