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扫码查看
目的:总结青蒿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状,为青蒿炮制品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中华医典》(第5版)、各版《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地方炮制规范和中药炮制专业书籍,对古今文献中青蒿炮制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在秦汉及以前,并未记载青蒿的炮制方法;在东晋南北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碎或嚼碎等;唐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研末、烧灰、制炭、醋浸、小便渍等;宋、元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焙、炒、锉、捣汁、熬膏等,并开始对其药用部位进行选择;在明朝时期,其炮制方法有捣、焙、童便浸、童便熬膏、酒煮、酒浸等;在清朝及民国时期,除了沿用研末、烧灰、童便炙、熬膏等炮制方法外,还有蒸露、酒炒、鳖血拌炒、清炒等;现代以来,炮制方法有切制、鳖血拌(炒)、清炒、醋炒等,且炮制方法逐渐单一,以切制为主.结论:青蒿炮制品的使用,古今差异较大,可能与青蒿炮制品的临床使用受限、人们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患者接受度有关.建议后续可从开展中药临方炮制、制定和完善青蒿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深入研究青蒿炮制原理等方面改善青蒿炮制品现状,丰富青蒿炮制品种类,促进其临床应用.

杨诗龙、王业静、钱凯、彭超、雷露、黄永亮、王世华

展开 >

荆州市中医医院药学部,湖北荆州434000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成都 610075

青蒿 炮制 历史沿革 现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2019年度中医药科研项目

81503254ZY2019Q025

2020

中国药房
中国医院协会,中国药房杂志社

中国药房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956
ISSN:1001-0408
年,卷(期):2020.31(9)
  • 1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