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为构建表达Strep-tag Ⅱ的重组塞内卡病毒(SVA),本研究在感染性cDNA克隆pSVA-I212V/S460L的基础上,采用重叠延伸PCR扩增Strep-tag Ⅱ并采用无缝克隆法将其插入SVA VP1基因C端,构建感染性cDNA克隆,命名为pSVA-Strep,并采用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pSVA-Strep转染BHK-21细胞拯救重组病毒,收集病变细胞上清,并将含有病毒的细胞上清和野生型SVA(SVA-WT)分别感染BHK-21细胞,以未感染病毒的BHK-21细胞作为阴性对照,感染后24 h分别以鼠源SVA VP2蛋白单克隆抗体(MAb)5D10(1∶1 000)、鼠源Strep-tag Ⅱ MAb(1∶2 000)作为一抗,以FITC标记的山羊抗小鼠IgG(1∶2 000)为二抗,采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对重组病毒鉴定.IFA结果显示,以鼠源SVA VP2蛋白MAb 5D10为一抗,SVA-WT和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均出现绿色荧光,以Strep-tag Ⅱ MAb作为一抗时,仅有重组病毒感染的细胞出现绿色荧光,经SVA-WT感染的BHK-21细胞及阴性对照细胞均无绿色荧光,表明拯救了Strep-tag Ⅱ标记的重组病毒,并将其命名为rSVA-Strep.将rSVA-Strep在BHK-21细胞中连续传10代,每隔2代采用引物VP1-F/R经PCR鉴定并对第10代重组病毒的VP1基因测序以鉴定rSVA-Strep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显示,每隔两代的重组病毒经PCR扩增后均出现约780 bp的目的条带,第10代重组病毒扩增的VP1基因测序结果显示Strep-tag Ⅱ基因仍在重组病毒中,且无基因突变,表明rSVA-Strep的遗传稳定性较强;将SVA-WT和rSVA-Strep分别以MOI 0.01感染BHK-21细胞,在感染后4 h、8 h、12 h、24 h、36 h、48 h和72 h收获病毒测定病毒滴度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病毒感染36 h内rSVA-Strep和SVA-WT生长动力学基本一致,表明Strep-tag Ⅱ的引入在病毒感染36 h内对SVA的复制基本无影响.采用0.2%甲醛充分灭活rSVA-Strep,并利用Strep-Tactin® XT Purification纯化试剂盒纯化该灭活病毒,将rSVA-Strep灭活病毒上清加至Strep-Tactin亲和层析柱,分别用不同体积洗脱缓冲液依次洗脱病毒并通过western blot鉴定病毒的纯化效果.对纯化过程中不同洗脱液洗脱病毒的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不同体积的洗脱液中E1、E2和E3均出现VP0和VP2两条带,且E1和E2的条带最明显,表明洗脱缓冲液的最佳洗脱体积约为2.2 CV;以上结果表明rSVA-Strep可通过Strep-Tactin亲和层析柱一步法纯化.本研究在SVA中插入Strep-tag Ⅱ标签,为SVA灭活疫苗的快速纯化提供技术手段,也为其他病原的快速纯化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