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庄辉

月刊

1009-6639

zyyz_cpm@126.com

010-84035601

100009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Journal China Preventiv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综合性预防医学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服务于广大会员和从事预防医学卫生科技人员,以促进国内外预防医学学术交流和医学发展,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陈健李小成渠慎强苗苗...
    1015-10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模式下,叶酸代谢过程中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为GDM的个性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9月—2022年9月,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和南京同仁医院同期来院产检的孕妇中按照1∶1配比,将诊断为GDM的孕妇作为研究组,按照孕周相差不超过1周匹配血糖正常的孕妇为对照组,每组各374例.采集糖耐量检测后1周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两组孕妇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胰岛素水平;采用SNaPshot SNP分型方法,检测叶酸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MTHFRC677T、MTRR A66G、MTHFR A1298C、MTR A2756G、RFC1 A80G);使用SNPstats软件分析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在共显性模型、显性模型、隐性模型、超显性模型、加性模型5种遗传模型下与GDM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共招募374对孕妇,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的空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胰岛素水平、基于稳态模型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74、-6.29、2.07,P<0.05).基因测序结果显示,MTHFR C677T位点携带T等位基因的孕妇较未携带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低(P=0.04),GDM发生风险降低(OR=0.78,95%CI:0.64~0.96),MTRR A66G位点携带G等位基因的孕妇较未携带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P=0.03),GDM 的发生风险升高(OR=1.29,95%CI:1.02~1.63).结论 MTHFR C677T 和MTRR A66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GDM的发生风险存在相关性,而MTHFR A1298C、MTRA2756G、RFC1 A80G的基因多态性与GDM的发生风险则无明显相关性,为GDM的精准预防提供了思路与依据.

    妊娠期糖尿病基因多态性叶酸代谢同型半胱氨酸

    全球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王亚薇唐韶慨林琴琴刘佳熙...
    1021-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以期为未来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检索2005-2022年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的相关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 收集有效文献1861篇,2005-2022年发文量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发文量前三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153篇)、中国(457篇)、加拿大(126篇);高校是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研究的主阵地;高频关键词为身体活动(338次)、老年人(321次)、健康(239次);热点聚类共生成高血压、康复、海马体、社会支持等13个主要聚类;前沿突现词为平衡(6.84)、衰弱(6.75)和量表(6.36).结论 目前老年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于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肌-骨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及心理健康的运动干预研究,前沿聚焦于老年人平衡功能和衰弱的运动干预研究及老年人量表工具应用研究.

    体医融合老年健康知识图谱运动干预可视化分析

    流溪河白云段饮用水中亚硝胺污染特征研究

    朱海燕苏广宁谭志科黄迪舜...
    1028-1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流溪河中下游白云段饮用水中亚硝胺类化合物(nitrosoamines,NAs)污染状况,并分析其健康风险和环境影响因子.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6月对流溪河水源地原水、供水系统出厂水和管网水中9种NAs含量进行4个季度监测,采用美国环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的致癌物健康风险模型评估不同年龄人群经饮水暴露于NAs的癌症风险,将NAs监测结果与5个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 NAs检出率为40.83%,主要检出N-二甲基亚硝胺(N-dimethylnitrosamine,NDMA)(33.33%),总 NAs(∑NAs)浓度范围:未检出(not detected,ND)~27.63 ng/L,均值5.54 ng/L,∑NAs平均浓度表现为出厂水>管网水>原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9.12,P<0.05).不同类型水中,原水只在夏季检出NAs,出厂水春季∑NAs浓度低于其他季节1.0倍左右,末梢水∑NAs平均浓度夏季最高(6.32ng/L),冬季最低(4.17ng/L),Friedman检验发现,仅末梢水中NDEA浓度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0,P<0.05).RDA结果显示,硝态氮、pH值和耗氧量是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其中硝态氮与∑NAs始终呈正相关(α<90°),pH值只在秋冬季节与∑NAs含量呈正相关(α<90°),而耗氧量只在夏季有利于∑NAs生成.不同年龄人群经饮水暴露于NAs的致癌风险表现为婴幼儿>儿童>青少年>成人,中值为3.36×10-5,由NDMA引起的非致癌危险度可忽略(HI<1).结论 流溪河水源及供水系统存在轻微NAs污染,婴幼儿经饮水暴露∑NAs的致癌风险最大,超过EPA规定的可接受水平(>10-4).为控制NAs及其前体物来源,建议重点整治流溪河沿岸农村生活源、禽畜养殖和农作排放等面源污染.

    饮用水亚硝胺环境影响因子冗余分析健康风险

    高风险医务人员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冉建朝周玉兰黄婷
    1035-10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高风险医务人员对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医务人员的接种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研究对2021-2022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高风险医务人员免费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开展问卷调查,收集高风险医务人员的基线信息、接种意愿、既往接种史、流感疫苗知识、诊疗行为等信息,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2021年全院接种1 864人(68.88%),2022年接种1 962人(59.33%).共发放调查问卷1617份,回收有效问卷1 574份,有效率97.34%,具有下一年度接种意愿1429人(90.79%),在意愿接种人员中692人参与了2022年接种,接种率48.43%.1 574人中,参与2021年接种1 283人,发生不良反应280人(21.82%),其中接种部位轻微红肿热痛215人(76.79%),接种后3个月内罹患流感167人(13.02%);未接种人员291人,主要原因为时间不便114人(39.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意愿的保护因素为岗位类别中的护理人员(OR=2.16,95%CI:1.02~4.59)、工勤人员(OR=3.72,95%CI:1.06~13.02)、既往3年接种史(OR=1.70,95%CI:1.03~2.80)、疫苗安全性(OR=9.15,95%CI:2.67~31.29)、接种必要性(OR=2.40,95%CI:1.18~4.87)、疫苗有效性(OR=6.29,95%CI:2.55~15.56)、流感知识认知(OR=1.56,95%CI:1.02~2.38)(低认知为参照组)、是否应每年接种流感疫苗(OR=10.64,95%CI:6.30~17.97)、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期间接种流感与自我保护关系(OR=2.15,95%CI:1.39~3.30)、是否会推荐患者接种流感疫苗(OR=2.22,95%CI:1.40~3.53).结论 高风险医务人员对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意愿普遍较好,可作为优先人群在医疗机构中推行流感疫苗免费接种工作.同时做好接种组织工作,以确保高接种率的延续性.

    流感疫苗免费接种接种意愿

    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对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

    星一
    1041-10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部携带肺炎球菌对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PCV)后所携带血清型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在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中以"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nasopharyngeal carriage/colonization""hyporesponsiveness"为主要检索词,检索发表日期 2000年1月1日—2023年3月7日,语言为中英文的相关研究.结果 接种PCV前/期间鼻咽部携带6B、19F、23F、6A和18C型肺炎球菌的儿童的免疫应答率比未携带该血清型的儿童低6%~51%,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比未携带该血清型的儿童低1.4~14.6倍.各研究间血清型9V、14和19A的结果不一致:3个血清型未携带/携带IgG GMC比值分别为0.6~1.2、0.7~3.2、0.8~1.4.抗体调理吞噬活性(opsonophagocytic activity,OPA)与细胞免疫应答的结果与IgG一致:接种PCV前或期间鼻咽部携带19F、23F、6A型肺炎球菌者同血清型OPA滴度低1.4~85.1倍;出生后2周内携带肺炎球菌的儿童在9月龄时,干扰素和白细胞介素10应答水平降低.结论 完成PCV免疫程序前携带肺炎球菌可降低所携带血清型的免疫应答,携带前接种PCV或PCV加强免疫可以减少携带对免疫原性的负面影响.

    肺炎球菌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鼻咽部携带免疫低应答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阿拉伯数字用法)

    1046页

    2011-2020年深圳市学生结核病报告发病特征分析

    车晓玲马苗苗洪创跃李明珍...
    1047-1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深圳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深圳市学校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1-2020年深圳市报告的学生及全人群肺结核患者资料,从《深圳市统计年鉴2022》收集学生及全人口数资料,分析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特征,并与全人群报告发病特征进行对比.结果 2011-2020年深圳市累计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1 79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2.67/10万,低于全人群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7.40/10万);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9.20/10万上升到16.09/10万(x2趋势=130.151,P<0.01);学生报告发病数占全人群报告发病数的构成比也呈现上升趋势(x2趋势=263.022,P<0.01).累计报告学生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852例,报告发病率从4.37/10万升至10.54/10万,呈上升趋势(x2趋势=127.757,P<0.01);且病原学阳性患者占比也由47.52%上升至65.51%.全年各月报告发病较为平稳,其中2月最少,4月最多;宝安区报告发病数最多,大鹏新区最少;男生肺结核报告发病数高于女生,性别比1.46∶1;大学学龄段(≥18岁)报告发病数最多,941例(52.31%),其次为高中学龄段(15~<18岁)637例(35.41%).结论 2011-2020年深圳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且学生肺结核患者占全人群肺结核患者的构成比出现明显上升,提示深圳市学校结核病疫情面临严峻形势.

    核肺结学生发病率趋势分析

    2021年贵州省中学生电子烟流行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廖龙陈慧娟王芸胡以非...
    1053-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贵州省中学生使用电子烟的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贵州省青少年控烟行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贵州省抽取9 021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数据加权后,计算电子烟知晓率、电子烟使用率、电子烟易感率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中学生产生电子烟易感性的因素.结果 贵州省中学生使用电子烟率为5.17%;职业高中学生的尝试使用电子烟率、现在使用电子烟率、电子烟易感率均高于初中、普通高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12、22.49、17.02,P<0.01).中学生使用电子烟的主要原因是好奇(58.26%).多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发现,男生(OR=1.97,95%CI:1.64~2.37,P<0.01)、父/母吸烟(OR=1.33,95%CI:1.09~1.62,P<0.01)、在学校内看到过教师吸烟(OR=2.19,95%CI:1.83~2.64,P<0.01)、看到过电子烟广告(OR=3.04,95%CI:2.94~3.70,P<0.01)是增加中学生电子烟易感性的重要因素.结论 贵州省中学生人群中电子烟流行情况较严重,父/母、教师吸烟会显著增加学生使用电子烟易感性.学校和家长应加强紧密联系,降低青少年的电子烟易感率,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电子烟中学生现况调查

    2014-2021年余姚市甲状腺癌发病与死亡特征及趋势分析

    何雪峰史珊珊许瞻邵迪初...
    1059-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2014-2021年浙江省余姚市甲状腺癌发病和死亡数据,了解户籍居民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为有关部门制定科学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4-2021年余姚市户籍居民甲状腺癌发病、死亡监测数据,计算粗发病(死亡)率、标化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发病(死亡)率、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平均减寿年数(average years of life lost,AYLL)、潜在减寿年数率(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 rate,PYLLR)等指标,计算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4-2021年累计报告新发甲状腺癌2 760例,发病率41.26/10万,中标发病率37.76/10万,世标发病率28.34/10万,35~64岁截缩率63.67/10万,0~74岁累积率2.64%;女性发病率(63.39/10万)高于男性(18.5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6.902,P<0.01);粗发病率、中标发病率和世标发病率均呈上升趋势(AAPC=20.240%、21.114%、20.672%,t=7.972、7.459、7.233,P<0.05);累计报告死亡 53 例,粗死亡率0.79/10万,中标死亡率0.43/10万,世标死亡率0.31/10万,35~64岁截缩率0.33/10万,0~74岁累积率0.04%;男女性别间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41,P=0.559);粗死亡率、中标死亡率和世标死亡率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发病率呈单峰分布,50~<55岁组达发病率峰值(75.72/10万);死亡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85岁组达死亡率高峰(5.03/10万);甲状腺癌死亡所致PYLL为300.00人年,AYLL为5.66人年,PYLLR为0.05‰.结论 余姚市甲状腺癌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死亡率无明显变化,需要对其深入研究,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工作.

    甲状腺癌发病率死亡率趋势

    2013-2022年海南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金蕾李宾哈山
    1067-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海南省农药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海南省农药中毒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3-2022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报告的海南省农药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对中毒病例的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和中毒农药种类进行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发病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 2013-2022年海南省累计报告农药中毒患者1 448例,年均发病率为1.50/10万,死亡59例,总病死率为4.07%.非生产性中毒1133例(78.25%),其中生活性自服中毒607例(53.57%);中毒高发年份为2019年,为210例(14.50%),生产性中毒以第三季度最多,非生产性中毒以第二季度最多,不同季节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289,P<0.05);男女病例均以非生产性中毒为主,不同性别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49,P<0.05);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各年龄组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34,P>0.05);导致中毒的农药品种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生化农药及其他农药,不同品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9.288、18.365,P<0.05);不同地区生产性和非生产性合计中毒构成比、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017、85.121,P<0.05).结论 海南省现阶段农药中毒防控的重点为非生产性中毒,建议针对农药中毒高发季节、高发人群、高发地区及主要农药种类实施分类防控措施.

    农药中毒非生产性中毒病死率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