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冶金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冶金
中国冶金

洪及鄙

月刊

1006-9356

zgyj1234@yahoo.com.cn

010-65276837

100711

北京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6号

中国冶金/Journal China Metallurgy北大核心CSTPCDCS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金属学会主办的综合性期刊,是中国金属学会会刊,也是冶金行业唯一具有科技政策和技术导向性、多学科、多专业、实用性、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铁水包脱磷工艺优化与工业试验

    冯梦龙林路姚同路李相臣...
    108-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优质矿产逐渐减少,低品质铁矿的使用使得脱磷任务加重,如何实现高效稳定的铁水预处理脱磷是炼钢技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采用工业数据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直读光谱仪分析等方法,对某不锈钢厂铁水包脱磷工艺脱磷率、物料消耗、渣系成分进行分析;结合FactSage热力学计算、正交试验,炉渣矿相与成分分析等方法优化铁水包脱磷造渣供氧工艺,并进行工艺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工艺优化前脱磷率低、不稳定,物料消耗偏多,炉渣流动性差,碱度偏低;通过增大氧气流量、调整辅料加入制度,优化后炉渣熔点降低、未熔石灰含量减少,炉渣形成了更多的Ca2SiO4(C2S)相,利于富磷相形成;终点脱磷渣的平均脱磷率为93.2%,较优化前提高了 5.7个百分点,炉渣的磷分配比(LP)增大,平均lg LP为4.11,较优化前提高了 23%.工艺优化后吨铁石灰消耗量减少4.37 kg,氧化铁皮消耗量减少5.12 kg,化渣剂消耗量减少0.54 kg,氧气消耗量增加0.73 m3,总体辅料消耗成本降低,符合高效稳定、绿色低碳生产,对钢铁企业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铁水包脱磷工艺优化工业试验炉渣物相物料消耗

    高碳铬轴承钢全流程夹杂物演变机理及关键控制工艺

    刘洪波刘颖谢荣圆张彩东...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GCr15轴承钢中夹杂物演变规律,利用Zeiss Ultra55型场发射扫描电镜配置的Aztec-Feature夹杂物自动分析系统对GCr15轴承钢EAF-LF-RH-CC全流程中各工序试样进行大范围(大于200 mm2)定量扫描分析,研究各工序夹杂物形貌、成分、数量、尺寸、分布等演变规律.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EAF出站时夹杂物主要为纯A12O3夹杂;LF精炼过程中夹杂物转变为MgO-Al2O3及含有少量CaO的Al2O3-MgO-CaO复合夹杂;RH进站后夹杂物中CaO含量升高,逐渐形成Al2O3-CaO-MgO夹杂;最终GCr15轴承钢中间包内夹杂物平均成分为56Al2O3-22CaO-7MgO-8CaS.同时,LF-RH精炼阶段及软吹前期对GCr15轴承钢中夹杂物具有显著去除效果,去除率达95.6%;但随着RH软吹时间的增加,对钢中T[O]、[N]含量的进一步去除影响不大,甚至还会发生大型夹杂物的卷入,导致T[O]含量升高、夹杂物平均尺寸增大等问题.由FactSage平衡热力学计算分析可知,在轴承钢w(T[O])=7×10-6条件下,钢中w([Mg])和w([Ca])分别超过0.4×10-6和0.16×10-6时,钢液中可分别生成镁铝尖晶石和钙铝酸盐夹杂物.研究结果为轴承钢中该类夹杂物控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指导.

    轴承钢夹杂物演变规律氧化铝氧化镁

    基于自蒸馏的热轧带钢表面缺陷识别

    李秋雨李维刚田志强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表面缺陷检测是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提高热轧带钢产品质量的关键.首先,针对当前带钢表面缺陷图像形貌多样、干扰多以及检测算法精度有待提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蒸馏框架(Self-knowledge Distillation,SD)来提高模型的缺陷检测精度,通过采用几何变换、色彩增强和图像线性插值的数据增强方法,增加样本数据的表征信息;从标签的概率分布和接近程度两方面提出了新的损失函数(LCK Loss),使模型能更好地学习样本提供的知识,实现相同数据不同表征间的信息传递,进而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其次,将Poolformer网络应用到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中,针对Poolformer 12网络参数量多的问题,设计了轻量化网络LRAM-Poolformer8,通过减少网络层数和计算量,实现模型加速的目的.最后,在武钢CSP机组的8类带钢表面缺陷数据集上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所提SD-LRAM-Poolformer8模型的平均识别精度为98.20%,相较于Poolformer1 2,检测精度提高了 1.62个百分点,且计算量仅为原来的56.4%,这证明了新模型在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中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热轧带钢表面缺陷检测自蒸馏轻量化网络深度学习

    热浸镀锌低碳钢丝表面结瘤及镀层脱落分析及控制

    王海宾李坤峰贾建平王建忠...
    134-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热浸镀锌低碳钢丝表面的锌瘤及镀层脱落问题,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能谱仪进行了成因分析,并提出了控制措施.结果表明,热浸镀锌低碳钢丝表面产生锌瘤是由于原料丝表面残留的含硅氧化物与锌液反应产生"圣德林效应",导致局部镀层增厚;镀层脱落是由于钢丝浸镀时间过长,导致塑性不佳的合金层过度生长.因此建议严格控制加热、酸洗工艺,以清除钢丝表面的氧化物残留,同时可往锌锅中加入一定量的镍和铝,以抑制"圣德林效应"的发生和防止合金层的过度长大.研究结果对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升级有着重要意义.

    热镀锌钢丝锌瘤镀层脱落圣德林效应表面缺陷

    《中国冶金》广告版面征订(2024年)

    141页

    微波干燥钛渣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机理

    林清华黄巍巍高磊陈晋...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工艺是以钛渣为原料,主要包含氯化、氧化和后处理等工艺.钛渣中含有一定的水分,易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的HC1和HClO会腐蚀设备.氧化过程中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导致水蒸气聚集,进而引起产品严重团聚,增大生产成本并降低产品性能.常用的烘箱干燥法、冷冻干燥法和喷雾干燥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如今工业化生产中节约时间、节省成本的要求.微波干燥有着独特的传热机理,它的选择性加热会将热量直接传递给物料中的水分,从而迅速提高水分的温度使其快速挥发.利用微波选择性加热干燥钛渣的优点,讨论了初始水含量、初始质量以及微波功率对干燥过程的影响规律.钛渣质量为50 g、水含量(质量分数)为2%,在微波功率550 W的条件下,有效扩散系数为1.244 31×10-7m2/s.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因素与有效扩散系数呈正相关,结合微观图像分析获得了钛渣微波深度干燥过程中的热质迁移机理,微波干燥能使钛渣快速释放内部水分,实现钛渣的深度干燥.本研究为微波干燥的工业化施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钛渣微波干燥初始水含量初始质量微波功率有效扩散系数热质迁移机理

    人物介绍

    149-150页

    超洁净度高均质化厚板坯的高效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151页

    热轧无缝钢管智能工厂关键技术及装备

    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