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脓毒症的诊治策略

    丁瑛雪崔红
    1045-1047页

    脓毒症诊治策略新生儿

    新生儿脓毒症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

    杨丽君崔红
    1047-1050页

    脓毒症发病机制新生儿

    中国腔镜甲状腺外科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佘键涛高恒元王存川陈笑梅...
    1050-1054页

    腔镜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切除术:机器人

    特发性肺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黄元管艳云蔡欣蕊钱卫斌...
    1054-10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渐进性、致命性且不可逆转的间质性肺炎,主要病理特征为肺部成纤维病灶形成和肺组织异常重塑,而病因不明是其无法得到有效治疗的首要问题。上皮修复学说是目前公认的发病原因,肺泡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是上皮修复学说中参与IPF发生的重要角色,三者间形成的促纤维化级联是IPF的关键过程。本文以这三种细胞为中心,回顾了其与上皮间质转化、信号转导异常、细胞死亡等机制的关系,发现IPF发病机制复杂,各个机制表现出相互串扰、互为因果的关系,希望为IPF的发病机制及诊疗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特发性肺纤维化上皮间质转化信号转导细胞死亡发病机制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调控血小板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黄芳余倩胡琼韩婧...
    1060-1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动脉高压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等多种已知或未知因素引起的肺血管阻力异常升高累及心肺血管系统的一种病理生理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过度血管收缩、血管细胞异常增殖迁移、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原位血栓形成等。多药耐药相关蛋白4(MRP4)作为血小板的转运蛋白之一,可调控血小板活性、二磷酸腺苷、血栓素A2、环核苷酸、1磷酸鞘氨醇的转运及分泌,在调控血管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的研究发现MRP4调控血小板可能参与了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MRP4调控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分泌细胞因子间接或直接作用于血管等途径探讨其参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机制。

    肺动脉高压多药耐药蛋白4血小板

    多模态技术评估主动脉瓣狭窄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瓣周漏发生的研究进展

    刘俊然王钰
    1064-1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兴起和发展及多模态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预测并预防瓣周漏的发生已成为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本文就超声心动图、CT、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预测及预防瓣周漏的发生提供借鉴和参考。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瓣周漏多模态技术主动脉瓣狭窄经胸超声心动图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多层螺旋CT

    肥胖与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马梅芳赵钰安永东张占林...
    1067-1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肥胖症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逐年增长,带来了严重的医疗负担。本文综述了肥胖与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以及相关机制,其中内脏脂肪对2型糖尿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促进作用,且存在性别差异。

    肥胖内脏脂肪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围生期B族链球菌病诊治研究进展

    朱林凤商敏
    1070-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B族链球菌(GBS)可定植于正常人的胃肠道及生殖道,是母婴感染的首位致病菌。孕妇GBS定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引起新生儿GBS感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本文对GBS定植的危险因素、筛查策略、筛查方法、产时抗生素预防存在的问题及预防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GBS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B族链球菌危险因素筛查方法预防

    膝神经阻滞在全膝置换术后疼痛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宋子晴梁万胜张国欣刘禧禧...
    1074-1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膝置换术(TKA)是严重膝关节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TKA术后的疼痛管理仍是临床上的挑战,TKA术后疼痛可诱发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难度,延迟患者的康复进程。近年来,膝神经阻滞(GNB)作为一种新兴的疼痛管理策略,受到临床广泛关注,GNB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传导,发挥有效镇痛效果,为TKA术后疼痛管理提供重要保障,在TKA术后疼痛管理中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此,本文阐述了GNB的原理与方法,深入探讨了GNB在TKA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全膝置换术膝神经阻滞疼痛管理

    急性冠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1年发生心力衰竭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刘春艳孙姣高妍袁珊珊...
    1077-10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发生心力衰竭随机森林和logistic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预测效果。方法 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PCI手术的2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年是否发生心力衰竭分为心力衰竭组(n=31)和对照组(n=177),将筛选处理得到的影响因子应用随机森林和logistic回归算法分析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208例患者中心力衰竭患者31例(14。90%),采用logistic回归随机和森林算法构建的模型预测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心力衰竭的AUC分别为0。902、0。967,预测效能均较好。结论 基于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心力衰竭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