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刊
中国医刊

陈贤义

月刊

1008-1070

cjournalofmed@sohu.com

010-59787215

100021

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世界医药图书大厦B座)

中国医刊/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刊》创刊于1951年,系卫生部主管、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综合医药卫生专业学术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医刊》以刊登专家撰写的、解决多学科共性问题和各学科交叉问题的综述性文章为主,主要介绍国内外最新的医学进展和诊疗规范,更新临床医生的知识和观念,同时仍密切结合临床,指导临床实践,使读者看得懂、用得上,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主要栏目有:述评、著名专家论疾病、专家论坛、专题笔谈、综述、世界名刊之窗、疑难病案讨论、继续教育园地、学术争鸣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良性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活性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任书娟沈冬
    210-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良性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活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收治的202例恶性肿瘤患者为恶性肿瘤组、300例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为良性增生组,选取同期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进行体检的18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三组的TR活性。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TR活性以及不同类型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的TR活性。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TR活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肿瘤组和良性增生组患者的TR活性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恶性肿瘤组患者的TR活性水平高于良性增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等不同类型恶性肿瘤患者的TR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增生、胃肠息肉、结节类、囊肿类等不同类型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的TR活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R活性诊断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95%CI 0。757~0。825),根据约登指数最大点确定TR活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临界值为8。44 U/ml。以TR活性≥8。44 U/ml为诊断标准,其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60。90%,特异度为90。00%,表明TR活性的诊断效能较高;Kappa系数为0。508,表明TR活性检测与实际诊疗结果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良性增生性疾病患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的TR活性均显著升高,且TR活性检测对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恶性肿瘤活性检测诊断价值

    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

    俞凡赵林军吴锦鸿方金燕...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水平与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8例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根据是否合并ARDS将观察组患者分为ARDS组(合并ARDS,98例)和非ARDS组(未合并ARDS,50例),另选取西湖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同期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RDS组患者的年龄大于非ARDS组,脓毒症休克比例、机械通气比例、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血乳酸水平高于非ARDS组,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长于非ARDS组,SIRT1、ACE2水平低于非ARD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休克、入住重症监护室时间延长、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和血乳酸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SIRT1、ACE2升高为脓毒症相关ARDS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的血清SIRT1、ACE2水平降低与脓毒症相关ARDS的发生显著相关。

    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

    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王瑶黄赛琼段微
    218-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接受急诊手术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急诊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以2009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36例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急诊手术73例(急诊手术组),择期手术163例(择期手术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妊娠结局等。结果 急诊手术指征为卵巢黄体囊肿破裂(4例)和卵巢囊肿蒂扭转(69例)。4例卵巢黄体囊肿破裂均发生在孕早期;卵巢囊肿蒂扭转42例发生在孕早期、21例发生在孕中期、6例发生在孕晚期,最常见的病理类型为黄体囊肿(27例)和良性畸胎瘤(1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肿瘤直径5~<10 cm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择期手术组比较,急诊手术组的孕周更小,经腹腔镜手术、卵巢保留比例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诊手术中,共有10例患者进行患侧附件切除,均为术中判断卵巢囊肿蒂扭转坏死者。两组患者的剖宫产指征均为产科因素,且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急诊手术中,卵巢囊肿蒂扭转是最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妊娠合并卵巢良性肿瘤的急诊手术未明显增加自然流产及早产风险,经腹腔镜手术方式是安全的。

    妊娠期卵巢良性肿瘤急诊手术经腹腔镜手术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李峰钱宁周森范玫...
    22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扬州大学附属泰州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未进行神经阻滞,40例)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竖脊肌平面阻滞,42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相关指标(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1、6、12、24 h的疼痛程度,麻醉诱导前(T1)、手术后10 min(T2)、手术后30 min(T3)、手术后12 h(T4)的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12、24 h,观察组患者静息状态及运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2、T3、T4时刻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4,P=0。951)。结论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可显著减轻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和术后疼痛,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罗哌卡因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疼痛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部位及测量时间的探讨

    任艳芳左力李道醒田雨飞...
    225-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时间和部位测量新生儿的皮肤温度,并与水银体温计测量的腋温进行比较,探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新生儿皮肤温度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温度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新生儿,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在其背部和腰部分别进行1~5 min的皮肤温度测量,并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146例新生儿。其中99例新生儿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背部皮肤温度测量,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背部1 min和2 min的结果低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电监护仪内置传感器测量背部3、4、5 min的结果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新生儿应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进行了腰部皮肤温度测量,自身比较结果显示,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腰部1~5 min的结果与水银体温计腋下测量5 min的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可采用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测量新生儿背部及腰部皮肤的温度来替代水银体温计测量腋下的温度,如果选用背部测量皮肤温度建议测量时间不短于3 min。

    新生儿心电监护仪内置温度传感器水银体温计测量部位测量时间

    改良式手术铺巾在妇科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秋艳穆莉张辰
    228-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手术铺巾在妇科截石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8-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妇科手术并取截石位体位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铺巾方式)和观察组(采用改良式手术铺巾方式),每组4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的手术床铺置时间以及建立会阴区无菌区域的时间,两组患者完成无菌区域建立时加铺手术铺巾、手术铺巾局部潮湿的发生率,两组医护人员对不同手术铺巾方式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的手术床铺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建立会阴区无菌区域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成无菌区域建立时加铺手术铺巾的发生率以及手术铺巾局部潮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51,P=0。006;χ2=96。000,P<0。001)。观察组的医护人员对手术铺巾方式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改良式手术铺巾可以显著缩短建立会阴区无菌区域的时间,提高手术效率,且可明显提升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手术铺巾妇科手术截石位改良式

    征稿简则

    2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