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科大学

赵群

月刊

0258-4646

journal@mail.cmu.edu.cn

024-232503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北二马路92号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反映本校科研、医疗工作及同国内外医学界交流的重要窗口,在编排上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注意适应国内外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的需要并逐步完善,成为一本具有较高水平的医学科学技术性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自噬相关基因5在人恶性胸膜间皮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刘如爱王播勇李锦松普元倩...
    673-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5(ATG5)在人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ATG5与MPM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实时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正常人胸膜间皮细胞和MPM细胞、非MPM胸膜间皮组织和MPM组织中ATG5的表达差异.应用TCGA数据库分析ATG5与MP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构建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MPM患者预后的因素.GEPIA数据库评估ATG5与MPM肿瘤标志物和新型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TIMER数据库分析ATG5与MPM免疫细胞浸润和关键免疫调节基因的相关性.结果 ATG5在MPM细胞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与MPM患者的肿瘤分期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ATG5高表达组MPM患者的预后更差,肿瘤病理类型可能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TG5与多种MPM肿瘤标志物(MTAP、SETD2、NF2、FIB3)和新型血清标志物(HMGB1、SMPR、THBS2、KRAS)显著相关(P<0.05).ATG5表达与MPM中免疫细胞浸润(B细胞、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和免疫相关基因(CD28、CUL48B、CD166、MMP14)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TG5在MPM中表达上调,且与患者不良预后和免疫浸润水平相关,有望成为MPM早期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恶性胸膜间皮瘤自噬相关基因5自噬预后免疫浸润

    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产后盆底功能评估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预测的应用价值

    秦美英夏志军
    680-685,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盆底超声联合盆底肌力检测对评估产后盆底功能和预测产后3年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联合行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的192例产后42d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阴道分娩组 85例,剖宫产组107例.比较2组盆底肌力检测和盆底超声相关指标的水平和异常率.随访至2023年12月,统计产后3年内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盆底超声结果异常102例(53.13%);盆底肌力检测中,I类肌纤维疲劳度的异常率最高,为85.94%.与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开放、膀胱膨出、肛提肌损伤、肛提肌裂孔面积、会阴体活动度、阴道动态压力等指标的异常率更高(P<0.05).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膀胱颈移动度、肛提肌裂孔面积、Valsalva动作时膀胱颈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以及直肠壶腹至耻骨联合下缘距离、阴道动态压力、肌力等级等指标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分别有22例和8例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分别有13例和6例发生压力性尿失禁,阴道分娩组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2组中发生盆腔器官脱垂和压力性尿失禁的患者,其产后42d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结论 50%以上的单胎初产妇产后存在盆底功能和结构异常.产后42d盆底超声和盆底肌力检测结果均异常者,日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概率更大.

    盆底超声盆底肌力检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LI-RADS分级标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蔡宁石惠李真真郭君武...
    686-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LI-RADS)分级标准对肝硬化再生结节与小肝癌(SHCC)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3月我院直径≤3 cm的肝脏结节患者86例(132个结节),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肝硬化再生结节38例(54个结节)记为良性组,SHCC 48例(78个结节)记为恶性组.比较2组LI-RADS分级和Mp-MRI参数[增强率(ER)、平均强化时间(MET)、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表观扩散系数(ADC)、脂肪分数(FF)],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经LI-RADS分级标准诊断,132个结节中共检出阳性76个,阴性56个,其中假阳性10个,假阴性12个;恶性组ER、MET、MSI、ADC低于良性组,FF、MSD高于良性组(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p-MRI参数联合LI-RADS分级标准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SHC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6(95%CI:0.892~0.977),约登指数为0.811,灵敏度为88.46%,特异度为92.59%,优于各Mp-MRI参数及LI-RADS分级单独诊断;恶性组不同病理分级结节LI-RADS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MET、MSI、ADC在高分化结节中最高,中分化结节次之,低分化结节最低,FF、MSD在低分化结节最高,中分化结节次之,高分化结节最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I-RADS分级、ER、MET、MSI、ADC与SHCC病理分级呈正相关,FF、MSD与SHCC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Mp-MRI参数联合LI-RADS分级标准诊断肝硬化再生结节与SHCC的价值可靠,且能为临床评估SHCC病理分级提供参考依据.

    肝硬化再生结节小肝癌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管理系统分级标准诊断价值

    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李玲陈波韩思源
    692-696,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术式的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 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组(SLNB组,n=84)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组(ALND组,n=148).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与SLNB组比较,ALND组患者T分期和N分期更高,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放疗比例更高,术后总引流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术中,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腋窝淋巴结手术全乳房切除术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并发症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

    王红月周建平宋禾李新...
    697-7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CT表现特征,探讨CT检查对异位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83例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腹部CT检查,分析CT特异性表现,包括肿瘤部位、肿瘤数量、增强扫描强化程度、瘤体内有无囊变、是否浸润周围组织、肿瘤轴平面最大直径等.评估肿瘤大小与瘤体内囊变的关系,以及肿瘤CT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腹部异位嗜铬细胞瘤的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不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边缘实质区强化,多有中心低密度坏死区不强化,多位于腹部大血管旁.瘤体内囊变的发生与肿瘤大小相关(P=0.001).腹部不适、高血压病史等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是否囊变无明显相关性(P>0.05),术中剧烈的血压波动与肿瘤部位相关(P=0.020).瘤体较大的患者更易出现腹部不适症状(P=0.032),且更多合并高血压病史(P=0.043).结论 CT是异位嗜铬细胞瘤定位、定性诊断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形态特征、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够提高临床诊断率.

    异位嗜铬细胞瘤CT特征诊断临床表现

    肢端肥大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吴明俊迪丽热巴·吐尔逊陈园
    704-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2年5月确诊肢端肥大症并在接受垂体瘤切除术后随访3个月的4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及生化检查结果.利用AcroQoL及SF-12量表分别对所有入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AcroQoL量表中,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与心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在AcroQoL量表中,受教育程度还与总得分、心理外貌得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与AcroQoL量表的心理人际关系评分呈正相关(P<0.05),职业类型影响了SF-12量表评分(P<0.05).在AcroQoL量表中,生化缓解组患者的总得分、生理得分、心理得分均优于生化未缓解组(P<0.05,P<0.01,P<0.05).在SF-12量表中,生化缓解组患者的身体得分优于生化未缓解组(P<0.01).术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与心理得分呈负相关(P<0.05),在SF-12量表中,术前生长激素水平与生理、心理评分呈正相关(P<0.05),二次手术是SF-12量表评分的负向影响因素(P<0.05).并发症数量对AcroQoL量表所有维度的评分都产生了负面影响(P<0.05).散点图显示,随着术前IGF-1水平升高,AcroQoL量表得分呈下降趋势(P<0.05),而与SF-12量表评分无关(P>0.05).垂体瘤的大小是SF-12量表心理评分的负向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二次手术、并发症数量、放疗、垂体瘤大小、出现症状至手术的时间均对肢端肥大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影响,生化缓解可部分改善但不能完全逆转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肢端肥大症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新疆塔城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的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唐瑞王豆曾贝贝王岩...
    712-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疆塔城地区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筛查及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以乡镇为基础的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塔城地区托里县5个乡镇2 000名哈萨克族农村妇女(年龄25~64岁),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根据既往是否参与筛查将研究对象分为筛查组和未筛查组,比较2组认知水平.根据认知得分将研究对象分为低认知组和高认知组,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1 885名研究对象对HPV和宫颈癌筛查的认知水平为1.91%~13.32%,筛查组的认知水平高于未筛查组(P<0.001).家庭年收入是HPV和宫颈癌筛查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随家庭年收入的增高认知水平也逐渐升高.HPV疫苗知晓率>95%,对子女接种疫苗的意愿<10%.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是HPV疫苗认知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高中学历、家庭年收入3~6万元的妇女对HPV疫苗的知晓率高(OR=2.595,95%CI:1.069~6.302;OR=2.876,95%CI:1.630~5.076).结论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哈萨克族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认知程度较低,HPV疫苗知晓率高,对子女接种HPV疫苗态度消极.教育水平和家庭年收入是影响宫颈癌筛查和HPV疫苗认知程度的因素,应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农村妇女认知水平,促进宫颈癌防控措施高效实施.

    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农村妇女认知

    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

    韩继元怀立春汪明辉李玉珍...
    719-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4月至2023年11月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11例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全身麻醉过程中吸入氧浓度随机分为100%氧组(n=36)、80%氧组(n=38)和60%氧组(n=37).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气腹30 min及术后第1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合指数(OI)等呼吸相关指标.比较3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谵妄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气腹30 min时,3组PaO2均在正常范围内;60%氧组PaO2低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01).气腹30 min时,60%氧组OI高于100%氧组(P=0.009),而80%氧组与100%氧组O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麻醉诱导前比较,3组术后第1天PaO2和OI均降低(均P<0.05),PaCO2均增高(均P<0.05).术后第1天,60%氧组PaO2和OI高于100%氧组和80%氧组(均P<0.05),60%氧组PaCO2低于100%氧组(P<0.001);80%氧组PaO2和OI均高于100%氧组(P<0.05).与100%氧组比较,60%氧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缩短(P=0.019).3组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切口感染.3组住院时间,术后肺部并发症、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子宫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期间,适当降低吸入氧浓度(60%)对患者术后呼吸和胃肠道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且不会增加患者切口感染、术后谵妄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

    亚高原地区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全身麻醉吸入氧浓度术后恢复

    应用D-SPECT评估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腺苷注射液在PCI患者中的作用

    李柳李敏郑庆厚李晓燕...
    725-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D-SPECT评价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腺苷注射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需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PCI术常规治疗,试验组在PCI术当日通过血压计袖带分别在左、右上臂充气至200 mmHg,持续加压5 min诱导2次远程缺血预适应,然后在患者PCI术中以50 μg/(kg·min)泵入腺苷注射液至术毕,其他治疗同常规治疗组,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SYNTAXⅡ评分.应用静息D-SPECT+瑞加诺生负荷D-SPECT评估PCI术前及PCI术后7d的心肌17节段分布下心肌灌注总积分、心肌缺血总节段数和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结果 PCI术前2组患者心肌缺血节段数、心肌灌注总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7d试验组的心肌缺血节段数、心肌灌注总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情况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2组患者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程缺血预适应联合腺苷注射液在PCI患者中应用安全有效.

    缺血预适应腺苷注射液瑞加诺生D-SPECT

    白藜芦醇介导SIRT2干预地塞米松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自噬

    李雨珊王鹏皓
    731-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es)通过SIRT2干预地塞米松(Dex)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Res、Dex和SIRT2拮抗剂(NAM)分别作用小鼠BMSCs;使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细胞线粒体自噬小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PCR测定SIRT2、LC-3、Beclin-1、TOM20和Hsp60mRNA和蛋白活性表达水平.结果 Res以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增强了BMSCs中SIRT2的表达;10-6 mol/L的Dex抑制了BMSCs细胞的增殖和活力,并且显著下调了BMSCs细胞内SIRT2mRNA和蛋白活性的表达,而Res(10-6 mol/L)显著抑制了Dex对BMSCs细胞增殖及SIRT2表达的负性调控作用;Res(10-6 mol/L)显著增加了LC-3mRNA和Beclin-1mRNA的表达(P<0.05),显著降低了TOM20和Hsp60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Res通过介导SIRT2参与调控Dex诱导的BMSCs线粒体自噬.

    白藜芦醇地塞米松SIRT2线粒体自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