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园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园林
中国园林

王绍增

月刊

1000-6664

jcla@china.com

010-88382517、68318322

100037

北京海淀区甘家口21号楼708室、711室

中国园林/Journal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宗旨是:立足当今世界风景园林学科理论和实践的前沿,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为核心,涵盖学科各主要拓展领域和方向,开展学术理论和科技研究成果的交流、教育实践和规划设计作品建设成果的介绍与实例评析,传播科技知识,繁荣风景园林学科和促进行业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活的景观

    王向荣
    2-3页

    城市公园绿地主客观植物多样性对居民健康行为的影响

    刘滨谊常青张琳殷雨婷...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密度城市中公园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健康福祉的影响已引起广泛关注.然而,由于主、客观生物多样性与可能引发的健康促进作用之间存在复杂影响,相关研究迄今仍未形成一致性的结论.大部分既有研究重点关注心理健康所受到的主、客观生物多样性影响,而针对体力活动等生理健康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以客观实际测量及人们主观感知的植物群落丰富度作为生物多样性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中介效应分析等数据分析方法,探讨了上海市6所公园绿地内客观和主观生物多样性对使用者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乔木、灌木和草本等植物群落的客观多样性与主观植物多样性呈显著相关,且二者均对人们在公园绿地内的健康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此外,主观植物多样性在公园绿地使用者健康行为与客观植物多样性之间产生了中介效应,即客观植物多样性通过影响主观植物多样性,提升了人们到访公园绿地的频次和时长.研究成果不仅进一步验证了生物多样性与人类健康的关系,还为在设计实践中推动植物多样性和居民健康水平的共同提升提供了有效依据.

    风景园林公园绿地生物多样性人本感知健康行为中介效应

    基于Anylogic平台的社区公园人群多时空行为活动特征模拟方法及应用——以511社区公园为例

    成实张敦松张潇涵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城市存量空间更新的进程中,社区公园作为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对其制定开放策略、优化空间形态和丰富人群绿地活动方式是塑造高品质城市环境的关键.过往研究持续聚焦于人群行为特征与风景园林空间形态布局间的关联性,但既有研究在人群绿地行为的数据获取、分析及模拟方面还存在方法层面的局限.引入Anylogic平台中的社会力模型,基于社区娱乐和游戏观察系统(SOPARC)等相关理论,结合人群绿地行为特征提出了社区公园人群行为分析技术框架并构建起"空间布局-绿地行为"分析模型,该方法涵盖"行为特征识别-模型构建-多时空预测"3个关键步骤,旨在实现对社区公园人群行为的精确模拟与预测.以南京511公园为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分析及实操层面的有效性及运用潜力,以期为后续社区公园的规划设计及决策提供新的量化分析途径,进而提升绿地空间品质.

    风景园林数字化景观人群活动行为模拟仿真社区公园多时空

    促进健步行为的公园景观要素图景序列构建——以上海世纪公园为例

    王南魏维轩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公共健康意识的提升,更多的人偏爱在便捷可及、景色优美的公园环境中健步,通过智能设备记录运动轨迹与生理反馈,为"公园健步"这类景观行为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大量依据,引发对景观环境、健步行为、生理响应三元之间互动关系的探索,以科学量化园景要素与运动指标的反馈机制,提出促进健步行为的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爬取Strava平台大数据信息,获得各运动路线与节点上步行、慢跑、跑步3类健步人群的心率和速度2项生理指标;2)结合世纪公园实景照片的语义分割结果,提取17种公园景观要素;3)采用Spearman相关性模型分析景观环境、健步行为与生理响应三元之间的数理关系,总结不同心率与速度对应的公园景观场景特征;4)遵循运动训练规律,构建3类健步的场所吸引、训练提升、恢复缓和场景模块,绘制公园景观要素图景序列.研究表明:促进健步行为的公园景观要素图景各有不同,树木、水域、围挡、天空等要素的多样组合能够引导各个训练阶段的健步行为,为健步适宜型公园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风景园林公园景观要素健步行为生理响应图景序列世纪公园

    花园"人-花感应"机制研究——以萱草花园为例

    郑丽裘江刘滨谊黄宇欣...
    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萱草花园为例,基于人居环境学、风景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理论,以情绪认知、情感、行为ABC理论模型为原模型,围绕花园环境中人对花卉的感知和情感行为反应,展开花园元素如何影响人类情感和心理状态的"人-花感应"机制理论及实证研究.建立"情绪ABC理论的花园要素拓展模型",以此推导基于身体参与的感知递进和情感反应的花木促进健康之作用路径,其中花园为其提供了空间、能量和信息的场域.观赏与种植养护萱草的康健园艺实验结果显示,在以抑郁值、焦虑值、压力值、睡眠质量指数和孤独感为监测指标的研究体系中,对照组在整个实验前后所有指标数据无差异,而实验组在萱草主题康健园艺实验前后的所有身心变化指标均在P<0.001水平上呈现极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理解花园的治疗潜力及花园设计提供更广泛的视角,并为将花园元素应用于情绪健康护理实践提供科学研究框架.

    风景园林萱草花园人-花感应情绪健康环境心理

    基于CAC理论的景观应用行为研究——以大学生使用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行为因素为例

    沈极丰黄光辉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系统地分析虚拟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如何影响人们的行为意向,以认知-情感-意向(CAC)理论为基础,聚焦大学生群体,发现影响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行为的关键因素,以探讨此类应用程序的使用对大学生行为意向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308名大学生的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统计,重点考察了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的3个技术特性:准确性、沉浸特性、便捷性和个人观景行为两方面的需求:纪念保存、社交互动.研究结果发现,景观展示类程序不仅是空间的再现工具,更是情感和记忆的存储载体;景观展示类程序的应用引发了"间接"的观景行为,增加了大学生对虚拟空间的依恋行为,增强了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的使用意愿和人与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互动的强度.

    风景园林CAC理论景观行为虚拟景观结构方程模型大学生景观展示类应用程序

    亚洲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潜力及贡献

    韩锋沃恩·瓦格朗卡郭晓彤李婧...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文化景观是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重点关注的乡村景观遗产类型.亚洲,尤其是中国,是全球茶文化的发祥地,6 000年来人们对野生茶树的驯化、培育、管理和利用,反映了独特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下的生态智慧,具有全球文化传播和可持续发展的代表性.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成功登录填补了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中的空白.分析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快速发展趋势,以及基于农业经济的亚洲乡村文化景观在类型数量和价值展示中的不足,回顾国际乡村景观遗产前沿研究和文件,指出亚洲茶文化景观在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类型中的缺口,以文化景观自然-文化关联性和物质-非物质整体性的视角,揭示亚洲茶文化景观在"反映和谐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与实践智慧""促进传统生计与可持续发展""传承与传播文化多样性"3个方面的潜力与贡献.以期为系统开展亚洲和中国茶文化景观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与认知视角,为完善亚洲茶文化景观类型作出贡献.

    风景园林世界遗产文化景观乡村景观亚洲茶文化景观关联性遗产价值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黄河下游典型乡村景观形态类型特征与模式研究

    孔亚暐邢静茹宋凤徐艳芳...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景观是在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营造适宜的乡村景观能够促进生态资源与乡村人居环境协同发展.黄河战略提出要建立人文生态资源保护与乡村发展的互促机制,以流域视角探索乡村"三生"空间要素的结构关系,开展黄河下游乡村景观形态类型与模式研究,有利于流域乡村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黄河下游为研究区,按照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景观区域,对区域内的聚落景观、农业生产景观及自然环境景观进行形态类型划分与特征分析;以黄河下游村落环境指标数据库为基础,借助SPSS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解析不同景观类型间的关联机制,最终总结出三大景观分区的景观类型特征与组合模式.研究成果可以丰富乡村景观理论,指导黄河下游乡村规划建设实践,并为其他流域乡村景观形态研究提供借鉴.

    风景园林黄河下游乡村景观形态类型特征组合模式

    衢州体育公园大地景观屋面覆土草坡技术研究

    刘海云郭湧邓菁石马策...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地景观屋面融合了覆土建筑和屋顶绿化的特点,以大面积人工多维复杂曲面为空间载体,衔接屋面与地面,形成连续的植物覆被表面.衢州体育公园是大地景观屋面工程的代表性案例,其景观效果依赖于草坡完成面的设计建造,须突破面积巨大、坡度复杂、与建筑结构协调及环境适应性等难点.针对衢州体育公园大地景观屋面覆土草坡的草种和种植基质选择、固土系统构建、雨洪管理系统等方面展开技术应用研究,结果显示:中华结缕草单属品种种植优于混播草种,宜选择40 cm以上达标种植土作为种植基质;坡面固土在屋面双重结构条件下通过在构造中增加技术支撑层改善覆土草坡基本构造,并通过优化钢绞线和装配式钢结构锚杆的措施升级土工格室装配技术,最终形成平面化整为零、断面分层抗滑的屋面固土体系;雨洪管理系统须通过构建地表径流排水和土壤下层下渗排水2套排水系统,形成与建筑结构和设备紧密结合的排水体系.衢州体育公园的建成效果有力地验证了工程应用研究成果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品质效果,可供后续相关工程参考与借鉴.

    风景园林衢州体育公园覆土建筑屋面绿化坡面固土大地景观屋面

    河西走廊城邑风景营建的"因山而成"空间特征研究

    冯丽媛刘晖史哲伟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关于风景的思辨由来已久,把风景的载体当作风景的本体研究的现象导致风景的语义和内涵不清不精,影响学科话语和理论工具的建构.以祁连山为主线,探索其在城邑营建中的作用继而风景化的过程,其完善的风景营建思想、营建手法和空间艺术架构形成的空间特征分异是其区域风景成熟的标志.基于河西走廊城邑风景的历史变迁和营建途径,梳理了其因山而成的空间特征,总结了其城邑风景营建的核心要义.风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现象,是在长足的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思想观念和地方文化形式内容,记录了人参与自然的经验和审美取向,对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风景园林中国地景文化城邑风景因山而成河西走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