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保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保险
中国医疗保险

月刊

1674-3830

zgylbx2005@163.com

010-64950918 64950968 64951008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7号天元和平大厦6层(东侧)

中国医疗保险/Journal CHINA HEALTH INSUR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杂志以服务医药卫生体制为主旨,以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生产流通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主要面向中央及地方的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投稿启事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
    3页

    通用型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比价关系研究——以诊察费为例

    蒋昌松蒋婷王朝辉祁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各地动态调整通用型医疗服务价格提供指导和参考,以最受关注的诊察费为例,分析区域间、项目间比价关系.方法:区域间比价关系方面,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项目间比价关系方面,采用其他诊察费与主治医师门诊诊察费的比价系数中位数或中间值来确定合理的比价系数.结果:区域间比价关系不够合理,一半以上的省份项目价格与价区不匹配,部分诊察费项目省际间价格差异系数较大.项目间比价关系也不够合理,其他诊察费与主治医师门诊诊察费间的比价系数区间范围较大.结论:对于区域间、项目间比价关系不合理的诊察费项目,建议各地基于建议价区,合理设置主治医师门诊诊察费价格基准,采用项目间合理比价系数同步调整其他诊察费项目价格.

    医疗服务价格通用型项目比价关系门诊诊察费

    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与鼓励高质量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韩晟陶立波朱大伟黄果...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本质,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待解决的问题.方法:从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基本原理出发,本文引入了内生与外生价格、非对称信息博弈、创新药品市场竞争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探索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结论及建议:建立合理的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举措.以鼓励高质量创新为目标的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为核心目标.建议以创新价值、竞争情况等相关信息披露为基础,对新上市药品合理分类,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治理当前新药市场的逆向选择问题.在保证高质量创新药定价权最大化的同时约束同质化创新的垄断定价权,兼顾效率和公平.

    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高质量创新

    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政策演进、比较与启示

    郑大喜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创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收费立项,不仅关系技术劳务价值体现、诊疗技术水平提升和学科发展,还对公立医院运营、患者医疗服务可及性有直接影响.本文在回顾我国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政策演进的基础上,比较了各省份新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涉及新增价格项目受理范围界定、准入申报、受理审核权限与频率、立项原则和条件、立项程序、试行定价、实施监管与转正等内容.根据典型省份做法,本文建议在国家层面整合现行各项新增价格项目管理指导文件,加快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地方层面据此完善当地新增价格项目管理办法.

    新增价格项目成本测算比价关系

    瑞士创新药医保准入及定价政策的分析与启示

    宋源源李雨畅杜昕昱刘远立...
    23-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满足人民群众优医优药的需求,为我国创新药医保准入与定价程序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从决策机构、决策流程、决策标准三个维度系统梳理瑞士的创新药准入与定价政策,对标我国当前的政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果:瑞士通过以"WWZ"为核心的卫生技术评估程序严格审查申请准入的药品,在定价方面也综合了内部和外部参考价格保证价格的合理性,并且为鼓励创新,创新药还可获得高于对照药品的"创新溢价".结论:完善药品卫生技术评估制度,结合评估结果给予不同创新程度的药品差异化的价格或者报销水平,同时更加注重与多方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促进其参与到相关的决策之中,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开透明.

    瑞士创新药医保准入药品定价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DRG付费改革相互关系研究——基于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结算清单数据

    林振威吴风琴程斌虞丽娟...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与DRG付费改革的相互关系,探讨两者之间的共同作用,为政府决策和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8-2022年样本医院610624例住院患者结算清单数据,采用结构变动度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医院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度贡献率及关联度情况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018年以来,样本医院住院次均费用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均下降1.81%,其中药品费占比逐年下降,结构变动贡献率最高;治疗费、手术费相对上升,结构变动贡献率次之;但检验费、检查费占比相对上升,耗材费占比基本不变.结论: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联合DRG付费改革促进了医院医疗费用结构的优化,应进一步提升两者共同作用,加强两者互补关系,不断优化医院收入结构,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疾病诊断相关组结构变动度灰色关联分析

    门诊共济保障方式改革、零售药店发展与处方流转

    王震王曼玉
    34-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改革是完善基本医保制度的重大举措.本次改革将符合条件的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报销,为零售药店的高质量发展带来重大机遇.门诊共济保障改革以及零售药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医院处方的流转.本文认为,处方流转的主要障碍一是处方管理及药品使用安全管理上的部门分割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责任冲突及利益冲突,二是零售药店本身的经营与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处方的风险管理要求.实现处方的畅通流转一是要坚持"三医"协同治理,建立处方管理及药品使用安全管理全链条监管机制,打破部门分割,充分尊重参与各方的管理要求及利益诉求;二是零售药店要转变运营模式,提升药事服务和商业服务能力,适应门诊共济保障改革后处方流转的要求.

    门诊共济零售药店处方流转

    纵向视角下我国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医保药品目录管理研究

    郭凌云李瑞锋马爽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基于纵向视角,梳理9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关于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目录变化内容及特点,以期为中医药医保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主要基于文献研究法对相关重要政策文件进行梳理,以及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历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中的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调整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成药在目录中的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年平均增长率为10.66%,超过了西药.截至2023年,目录中中成药数量与第一版相比增加701种,增长率高达112.70%;在甲类药品的占比方面,西药始终高于中成药,两者之间的差距逐年缩小;协议期内谈判药品中的中成药数量持续增加,但占比不足;在中成药的分类中,内科用药的占比最大;中药饮片的管理从排除法转变为准入法,确保了各地区用药的公平性.结论:纵向分析表明,我国中成药、中药饮片的药品数量和结构的调整更趋合理,中成药数量增长明显,充分体现出医保制度对中医药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医保药品目录中成药中药饮片

    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医保领域的应用探讨

    林茂伟余丹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医保领域的应用.方法:对医保大数据的模型、算法、原理及应用,医保大数据的监测领域与指标,医保大数据的可视化输出等进行综述.结果:医保大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和基础战略资源,对其进行数据监测与分析在医保预算管理、支付、监管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建议提高数据的预测功能,加强数据的评价功能,提升数据的辅助决策功能,助力实现医保监管更智能、决策更科学.

    医保大数据数据监测数据分析数据应用

    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的影响机制探究——基于CLASS2020数据实证分析

    吴香雪易上程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群体的主动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规避慢性病住院费用、减轻慢性病医疗负担.互联网的发展使其成为传递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为个体进行健康管理提供了便利.本文通过对老年群体的互联网行为和主动健康管理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方式中的信息获取、聊天互动和网上娱乐均在不同程度上正向影响了老年人的主动健康管理.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大众媒体要推广契合老年人互联网使用习惯的信息传播方式,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接触频率及其对各种疾病的辨识和预防能力;家庭成员既要发挥老年人在互联网接入中的指导作用,也要主动关心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强化网络治理和软件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提供便捷的途径.

    老年人主动健康管理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