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保险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保险
中国医疗保险

月刊

1674-3830

zgylbx2005@163.com

010-64950918 64950968 64951008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中街17号天元和平大厦6层(东侧)

中国医疗保险/Journal CHINA HEALTH INSURANCE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主办,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综合性科技期刊。杂志以服务医药卫生体制为主旨,以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生产流通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主要面向中央及地方的医保行政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药店、药企和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3,126页

    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保门诊统筹政策实施的动力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

    李乔晟王婷霍姗姗苏敏...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统筹政策的实施动力及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方法:对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省份省会城市的医保部门决策者、医院管理者和一线门诊医生、药店经营者和工作人员以及职工医保参保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各方在政策响应过程中的利益关联程度、政策影响力及执行意愿进行分析.通过构建核心变量矩阵识别并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动力及影响因素.结果:研究发现,各利益相关者与政策的关联程度普遍较强,医保部门在政策制定和推动方面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并表现出积极的实施意愿.医院管理者和零售药店经营者也展现出较强的执行意愿,但一线门诊医生和药店员工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参保患者对政策的态度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但随着政策的深入实施,参保人对政策的认同感会普遍增强.结论:为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医保部门可加强技术支持和监管保障,医院管理者和药店经营者应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各方应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尤其需要加大政策实施成效宣传,确保患者能够充分理解政策的好处,进一步提升参保人对门诊共济保障政策的认同感.

    定点零售药店门诊统筹医保政策利益相关者动力分析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待遇可携带性与人口流动适应性研究

    鲍震宇温佳俊
    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口大规模流动常态化的社会背景下,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作为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效能的政策创新,满足流动人口就医需求的同时也充当着适应人口流动的重要保障机制.本文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PSM模型及中介效应模型对我国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人口流动适应性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评估.研究发现,随着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开展范围的扩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医保的"枷锁"效应,更加适应人口流动.机制分析表明,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通过增强医保待遇可携带性适应人口流动,具体表现为减轻异地就医人员的间接医疗成本、缩短其异地往返的通勤距离和减少垫资成本.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对健康状况好、45岁以下及60岁以上、工作类型为个体或私营、收入较高者等群体的流动具有更好的适应效果.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人口流动适应性待遇可携带性中介效应

    通用介入类和神经外科类医用耗材二十三省联盟集采分析与建议

    刘继静胡明月聂方鼎钟宜鹏...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牵头的神经外科类和通用介入类医用耗材二十三省联盟的集中采购工作,对该集采项目的背景、规则、成果、优势及可能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规则制定角度提出温和集采策略,让企业拥抱集采,真正做到让企业良性发展、降低医院运行成本、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并对后期集采工作发展需推进的具体工作提出建议,充分摸底调研、合理划定保底线、兼顾价格激励临床保障、提高价格与质量的关联度、坚持一品一策、提升信息化水平、推动集采结果的卫生经济学评估,从而更好地促进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发展,以及相关医用耗材的合理使用,为全国其他地区开展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提供参考和借鉴.

    医用耗材联盟采购温和集采

    医保骗保犯罪案件侦查难点与侦查进路

    王文松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保基金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固直接影响着公共福利和社会稳定.当前,医保骗保犯罪呈现出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行为隐蔽化、犯罪数额巨大等特点.然而,侦查机关侦查医保骗保犯罪案件时面临着调查取证难、侦查协作难、追赃挽损难、相关主体法律意识淡薄等挑战,亟须从深入推进专项侦查、推动大数据赋能、深化侦查协作、加强追赃挽损、强化法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等多维度探索侦查进路,以期切实保护医保基金安全,维护社会公正与稳定.

    医保骗保犯罪分析侦查难点侦查进路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中医特色医保付费方式研究——以结直肠恶性肿瘤为例

    郭慧君杨宇飞徐钰莹刘晶...
    3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结直肠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为例,探索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方式.方法:使用2021年北京市部分中医及综合医院住院患者病案首页数据,选取结直肠恶性肿瘤病例28083例.采用非参数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住院费用影响因素,以决策树模型构建病组分组方案.结果:以是否手术、其他诊断数量和中医治疗费用占比等8个费用影响因素作为住院费用分类节点纳入决策树模型,形成12个病例组,CV及RIV值显示分组结果较好.结论:将代表中医特色的指标"中医治疗费用占比"作为分类节点纳入分组模型,能够得到体现中医特色的结直肠恶性肿瘤治疗分组方案,为建立适合中医医疗机构的医保付费方式提供参考.

    中医特色医保付费方式结直肠恶性肿瘤决策树

    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风险防控探析

    赵振东王博
    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保基金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有利于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深入开展,也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提供了新方法,但也可能给基金安全运行带来新的风险因素.本文在全面剖析结算方式变化的基础上,运用风险管理理论识别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直接结算业务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成因,提出风险应对措施,建议提高医保业务程序化和标准化建设水平,稳步有序推进直接结算政策实施.

    直接结算风险管理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跨界-赋能"框架下罕见病用药保障困境治理逻辑——以Ⅰ型神经纤维瘤为例

    龚曦郭晋川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我国罕见病用药保障环境显著改善,部分病种从国内"无药可用"到"药品纳入基本医保",用药情况逐渐好转.本研究以Ⅰ型神经纤维瘤用药保障历程为例,在描述用药保障变化的基础上,尝试构建"跨界-赋能"解释框架,分析突破保障困境的治理逻辑.研究发现,在市场失灵的罕见病用药领域,政府通过颁布利好公共政策为市场主体赋能,有效激励市场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市场再次赋能其他治理主体,促使多主体跨界形成频繁互动行为,互动结果积极赋能市场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市场失灵,克服了罕见病用药保障的现实困境.

    罕见病用药保障市场失灵跨界-赋能

    我国罕见病专项基金运行机制的建构与设计探讨

    陶立波王芳旭李鹤郑佳音...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我国罕见病专项基金的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探讨,为完善我国罕见病医疗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借鉴.方法:采用二次文献综述、专家深度访谈、国内外经验调查等方法,结合卫生管理、医保管理和医药经济等学科理论,对罕见病专项基金的管理和运行机制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我国罕见病专项基金的运行机制包含筹资、遴选、定价、监管和衔接等各个环节,可借鉴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既有经验设计合理的运行机制,选择可行的落地途径.结论:我国罕见病专项基金的运行机制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并选择适宜的途径.

    罕见病专项基金运行机制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在L省落地实施效果评估研究

    牛俊李杰刘中华王海燕...
    6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L省国家医保谈判药品使用现状,评估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在L省的落地实施效果,以期为政策优化与完善提供实证参考与经验借鉴.方法:从谈判成效、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三个层面评估分析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在L省的落地实施成效,并从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病种和典型药品四个维度探究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在L省的落地实施特征.结果:2023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谈判成功率达82.31%,价格平均降幅达60.10%,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L省的配备率达96.53%,患者自付比例、次均费用和次均自付费用分别为36.25%、442.11元和160.27元.讨论:建议各级医保和卫健部门协同做好医疗机构配备使用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的指导工作,提升药品可获得性与购药便捷性;持续开展国家医保谈判药品政策落地实施效果跟踪评价,降低患者用药负担;各统筹区因地制宜开展国家医保谈判药品相关政策解读与宣传,提升政策知晓度.

    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可及性可获得性可负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