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9例临床分析

    陈钢朱凡特罗志扬李敏菁...
    18-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海绵、油漆工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2012年1月9例海绵、油漆工患曲菌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经伏立康唑治疗3例治愈,经两性霉素B治疗2例治愈,1例出现严重低钾血症后改予伊曲康唑治愈,3例死亡。结论海绵、油漆工罹患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病原因未明,考虑与吸入挥发性有机物相关。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应尽早做纤支镜取病理,使用伏立康唑治疗有效。

    原发性侵袭性肺曲菌原发性气管支气管曲菌病伏立康唑

    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闭阻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侯丽雅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血府逐瘀汤治疗瘀血型心绞痛的效果。方法将83例心绞痛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灵活配合血府逐瘀汤加以治疗。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指标与心电图指标总有效率为93.33%和86.67%,高于对照组73.68%和63.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使用血府逐瘀汤配合传统西药治疗瘀血闭阻型心绞痛疗效更好,值得推广。

    血府逐瘀汤冠心病心绞痛

    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治疗的价值分析

    李立林
    21-2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对于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患者58例分为两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对照组采用是呋塞米(利尿剂)治疗,观察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PaO2、心输出量和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和肺动脉平均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氨茶碱联合小剂量多巴胺可以有效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左心衰。

    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氨茶碱多巴胺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金迪李颖
    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2月我院43例慢性心衰患者设为疾病组,以同期体检的4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TNF-α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慢性心衰患者血浆中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慢性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血浆中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不同,心功能分级越高,其血浆中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越高,其中心功能为Ⅳ级的患者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能够反映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损害程度,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心衰TNF-α超敏C反应蛋白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价值分析

    任陇滨
    23-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2010年2月-2013年1月我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结果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44%(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主要为低血压、低血钾和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脂和hs-CRP水平的影响分析

    李安稳
    24-2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和hs-CRP(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5例确诊ACS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20mg/d治疗,实验组给予口服瑞舒伐他汀40mg/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7d后血脂和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7d末均能改善TC、LDL和hs-CRP指标,且实验组改善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 <0.05;两组患者治疗30d末均能改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且实验组改善TC、HDL、LDL及hs-CRP指标优于常规组,P <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大剂量口服(40mg/d)治疗ACS效果确切,能早期发挥抗炎作用,改善血液中血脂和hs-CRP水平以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提高ACS患者的生存质量。

    瑞舒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脂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

    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尿酸水平的影响分析

    秦广民
    25-2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UA)和尿酸(APN)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实验组59例给予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治疗,1月为1疗程,3个疗程末观察血压控制情况、血清UA和APN水平变化。结果实验组降低SBP和DBP水平明显大于对照组,降低血清UA水平幅度和升高APN水平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效果确切,能够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清UA水平幅度和升高APN水平,在降低靶器官损伤和改善预后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血清脂联素尿酸厄贝沙坦非洛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合并肺损害8例临床分析

    梁丽萍黄炎明仝金斋
    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MPA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有肺部损害,伴不同程度的多器官损害,7例患者出现白细胞升高、贫血、镜下血尿、蛋白尿、红细胞管型、肌酐及尿素氮升高,8例患者出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rimary antineutrophilcytoplasmicantibodies,P-ANCA)阳性,6例患者出现抗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MPO)ANCA阳性。CT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影为主,4例患者出现肺间质纤维化。6例患者治愈或好转,2例患者恶化或死亡。结论M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有肺损害,易误诊,ANCA对MPA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肺损害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临床治疗分析

    杨艳霞
    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临床、影像和生理评分(CRP)。结果经治疗,CRP评分明显下降,P <0.05。结论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可以推广应用。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糖皮质激素治疗

    利用无创压控SIMV+PSV+PEE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观察

    谢勇谢绍华陈长青
    29-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压控SIMV+PSV+PEEP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压控SIMV+PSV+PEEP模式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住院时间,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两组pH值升高,PaO2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但治疗组PaO2上升及PaCO2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有呼吸频率下降、心率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压控SIMV+PSV+PEEP模式无创通气可以提高疗效,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

    无创压控通气SIMV+PSV+PEEP模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