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靶向GST-π、polβ基因的siRNA重组慢病毒对人食管鳞癌顺铂耐药逆转的体内实验研究

    唐悦轩小燕柳璐璐李敏...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在裸鼠体内对人食管鳞癌顺铂耐药株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采用皮下注射细胞法建立裸鼠人食管癌细胞细胞EC9706及其耐药细胞EC9706/cDDP移植瘤模型,观察其成瘤性和体内耐药性。利用靶向GST-π、polβ的siRNA重组慢病毒感染具有 MDR表型的裸鼠移植瘤,以期达到封闭GST-π、polβ的转录和表达,检测移植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结果 cDDP 联合靶向GST-π的siRNA慢病毒GSTsi2处理组中观察到移植瘤体积与cDDP组及PBS对照组比较,体积显著减小,表明经cDDP联合GSTsi2处理后,可明显恢复移植瘤细胞对 cDDP的敏感性。而在cDDP联合靶向polβ的siRNA慢病毒polsi1处理组中移植瘤体积与cDDP及PBS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移植瘤细胞对cDDP的敏感性无明显改变。结论靶向GST-π的重组慢病毒可有效逆转食管癌细胞的耐药性,靶向polβ的重组慢病毒逆转肿瘤细胞耐药的效果不明显。

    siRNA慢病毒GST-πpolβ人食管鳞癌顺铂耐药

    动静脉内瘘和带袖套隧道导管对于血透的充分性和并发症比较

    常锋段丽娜李丹丹
    26-26,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血管通路对于血透患者的充分性和并发症,探讨持续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我院肾内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开始进行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28月,评估动静脉内瘘(AVF)和带袖套隧道导管(CTC)的Kt/V值,比较二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AVF的41例,CTC的26例:AVF组的年龄和感染发生率比CTC组低(P<0.05);二者的Kt/V值均>1.2,但AVF组高于CTC组(P<0.05)。结论 AVF组患者年龄轻、感染发生率低,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CTC在AVF无法建立时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管通路。

    血液透析血管通路血透充分性并发症

    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

    刘建峰
    2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病(CKD)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科CKD患者6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及碳酸氢钠片2片/次,3次/d,口服。试验组予以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大黄30g,蒲公英30g,生牡蛎30g)。治疗1月后评价两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案均对CKD患者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Scr、BUN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有效率较高,可显著延缓患者肾功能恶化。

    慢性肾脏病结肠透析中药灌肠临床疗效

    黛力新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研究

    谢阳东彭慧萍万莉英
    29-29,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辅助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其对伴有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作用。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间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有轻中度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基础治疗加口服黛力新)各100例。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统计治疗前及治疗1、2、4周后两组间得分差异;统计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两组心绞痛发生情况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缩短,硝酸甘油用量亦明显减少,P<0.05。治疗1、2、4周后,观察组HAMA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服用黛力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利于促进心绞痛的改善。

    黛力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焦虑抑郁

    心可舒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观察

    钱光蕃
    30-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可舒片治疗老年人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稳定型心绞痛并期前收缩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辛伐他汀、阿司匹林及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可舒片,3月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依据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变和动态心电图早搏数量以及患者胸闷、心悸发作情况判定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胸痛、心悸症状明显缓解,早搏数量显著减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可舒片对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及期前收缩疗效明显,安全、有效。

    心可舒片稳定型心绞痛心肌缺血期前收缩

    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张弘兴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近期收治的5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卡维地洛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优于单独给药,值得推广。

    厄贝沙坦卡维地洛心力衰竭

    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评价

    何勇谢喜仁陈卿
    3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来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脏骤停复苏后患者3d,7d,14d,28d和90d的生存率;对神经系统的改善作用:CPC以及Glasgow评分;对患者整体治疗效果的改善作用:APACHEⅡ评分以及SOFA评分。结果基础治疗加参附注射液组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治疗前后神经系统CPC以及Glasgow评分及APACHEⅡ、SOFA评分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d、90d生存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心脏骤停后综合征能提高患者90d生存率,对神经系统及整体疗效有明显提高。

    参附注射液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生存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BNP与cTNI相关性研究

    李丽娟马宇凌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AMI患者33例作为病例组,无冠状动脉疾病史健康查体者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述两组患者血清BNP与cTNI 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浆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例组血浆cTN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病例组血浆BNP与cTNI之间存在正相关性,Spearson相关系数r为0.72(P<0.01)。结论 AMI患者血清BNP和cTNI显著高于健康人,且两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

    脑钠肽肌钙蛋白I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相关性研究

    张博成曾玉杰肖纯温金红...
    35-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指南将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血管分层。其中低危组26例,中危组28例,高危组31例,很高危组43例。另选30名健康人组成对照组,采用微粒子酶免疫自动检测仪测定各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血管危险度的增高而递增。原发性高血压心血管各危险分层组血浆NT-pro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从低危至很高危组递增,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5)。结论 NT-proBNP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能成为高血压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的新指标。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高血压指标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11例临床分析

    李军利常双喜禹彩霞卢春玲...
    36-3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11例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ABPA)的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误诊。方法总结11例ABPA患者临床特点。结果11例ABPA患者误诊为支气管哮喘4例,支气管扩张并感染3例,肺结核2例,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1例,肺炎1例。比较常见的症状为咳嗽(100.0%)、咳痰(90.9%)、喘息(72.7%)、发热(54.5%)、咳痰栓(9%)、咯血(45.4%)。胸部影像学检查示:斑片状渗出影(100.0%),中心型支气管扩张(54.5%)。结论 ABPA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早期应进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总IgE、烟曲霉菌抗原皮内试验、烟曲霉菌特异性IgE等检查。

    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