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和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的关系分析

    杨贤斌
    89-89,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产前免疫球蛋白(IgG)抗-A(B)抗原效价以及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间O型血孕产妇且新生儿为A型或B型者280例,分别检测孕妇IgG抗-A(B)效价和新生儿直接抗人球蛋白(DAT)、间接抗人球蛋白(IAT),进行比较。结果随着孕妇IgG抗-A(B)效价的提升,新生儿DAT和LAT逐渐升高, IgG抗-A(B)效价与新生儿血型血清学检验结果具有相关性。结论孕妇IgG抗-A(B)抗原效价与新生儿血型血清检验结果具有正相关性,IgG抗-A(B)抗原效价的孕期检查可提早预警新生儿溶血的危险性,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孕妇IgG抗-A(B)抗原新生儿血型血清学相关性研究

    CT仿真膀胱镜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余成洲王鹏
    90-9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仿真内窥镜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患有血尿、临床高度怀疑膀胱癌的60例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采用仿真内窥镜重建观察,并与膀胱内镜检查、手术结果比较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病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膀胱癌。仿真膀胱镜对肿块检出率为91.7%,经与膀胱内镜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仿真内窥镜技术无创、视野广,对膀胱肿块的诊断准确率高,为手术提供类似于直视的图像效果,可部分替代膀胱内镜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仿真内窥镜膀胱癌

    子宫肌瘤的CT诊断价值分析

    郭贺英
    9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3月-2011年3月间收治的178例子宫肌瘤患者(包括117例多发患者和61例单发患者)进行CT扫描,对扫描所得图像进行分析。结果在178例患者中,有子宫形状不规则35例、子宫肌瘤密度不均匀58例、子宫弥漫性增大102例。通过CT增强扫描可以看出,子宫肌瘤低密度有133例、高密度21例、混杂密度24例。结论 CT检查可以确定子宫内状况和子宫肌瘤的各种形态,对子宫肌瘤的诊断非常有帮助。

    子宫肌瘤CT扫描诊断

    鼻咽部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的临床研究

    易城辉孙继洪梁荣生丁来贵...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低剂量多层螺旋CT扫描在鼻咽部检查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32例,分别行常规剂量250mA和低剂量100mA、50mA、30mA螺旋CT扫描,比较各组图像质量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结果 B、C、D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分别降低了64.16%、82.08%、89.24%;四组图像间有统计学差异,B、C两组图像质量可以满足临床诊疗需要,D组图像质量达不到诊断要求。结论120kV、50mA低剂量扫描既可保证鼻咽部图像的质量,又可明显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鼻咽部低剂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汤、丸、散”剂型用药理论辨析

    韩俊生
    94-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全面正确认识和使用传统的“汤、丸、散”剂型用药理论。方法在理清传统“汤、丸、散”剂型用药理论沿革的基础上,针对这一传统剂型用药理论的客观性、局限性进行了辨析。结果传统“汤、丸、散”剂型用药理论对中医药医疗与制药实践有其特定的指导意义,但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必须正确对待。结论用发展的视野,全面、科学、客观地认识和正确使用这一传统的剂型用药理论。

    剂型用药理论“汤丸”

    复方川芎颗粒中药物最佳提取工艺

    杨健刘莉红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川芎颗粒中药物最佳提取工艺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复方川芎颗粒采用正交实验找出复方川芎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川芎颗粒中各成分的含量:以150mm×4.6mm作为色谱分析柱,并采用2575的甲醇-醋酸作为流动相,流动设为10ml/min,检测波长设为280nm作为提取优化条件。结果川芎颗粒最佳的提取工艺为:80%的乙醇以12倍的量采用超声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45min。经研究发现芎颗粒在2.02-60.6μg/ml的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经回归方程分析可知Y=20205X-11452,r=1.00,平均回收率为101.70,RSD=2.78%。结论经改良过的提取工艺可有效提取复方川芎颗粒中的有效成分川芎嗪,提取有效率较高,检测准确快速。在此条件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能有效分离川芎嗪和其他成分。

    复方川芎颗粒川芎嗪高效液相色谱

    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观察

    刘玉根
    97-9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急性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诊断确诊的儿童哮喘症病患者1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3例,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配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沙丁胺醇、布地奈德联合用药雾化吸入治疗,观察其对呼气峰流量(PEF)及有效率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PEF值均较低,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治疗组PEF值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可明显缓解急性期反应症状,改善肺功能,用药安全。

    沙丁胺醇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

    不同剂量二甲硅油散在肠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赖慧娟兰天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肠镜检查中不同剂量二甲硅油散的临床检查效果的差异性,探讨肠镜检查中二甲硅油散的最适宜剂量。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肠镜检查患者1500例,根据二甲硅油散的应用剂量,分为观察1组472例(二甲硅油散2.5g)、观察2组539例(二甲硅油散5.0g)及观察3组489例(二甲硅油散7.5g)),随机抽取同期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肠道准备的47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并分析各组检查结果。结果各组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各组间肠道清洁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2组祛泡满意率91.3%,严重气泡率3.7%,药品费用为31.5元/盒,其剂量最适宜。结论二甲硅油散合适剂量为5.0g,合理化应用剂量有利于减少患者痛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建议临床推广。

    二甲硅油散不同剂量结肠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状况调查分析与维护

    温振英黄雪芳练桂英黄敬心...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状况,探讨实施规范的动静脉内瘘维护与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1年8月1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的状况与知识水平进行调查与分析,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维护及规范化管理,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维护与管理后护理人员的综合知识与技能考核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内瘘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瘘维护与管理可预防和减少动静脉内瘘血管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活质量。

    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考评护理质量

    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屈新云左涛王晓芸徐爱华...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2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按就诊顺序半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63例、非干预组6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手术及术后放化疗,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疏导及健康宣教对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疾病康复指导,干预前后分别采用QLQ-C30量表进行评定,观察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乳腺癌患者治疗前QLQ-30生活质量评分项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F评分项改变未见明显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较治疗前变化显著(P<0.05);干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CF评分项改变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较治疗前变化明显(P<0.05);非干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FA与VN评分项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乳腺癌心理干预生活质量QLQ-C30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