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PAP对伴OSA的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观察

    裴晓宁
    14-14,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伴OSA的慢性心衰(CH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稳定期CHF合并有OS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慢性心衰的基础上,应用CPAP呼吸机每晚进行7-9h治疗,持续6个月;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药物治疗。6个月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EF值)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抽血采用免疫荧光快速诊断仪检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AngⅡ)、醛固酮(Ald)值。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LVEF值较对照组LVEF值明显升高,实验组LvDd、BNP、AngⅡ及Ald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重度OSA合并CHF患者在基础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CPAP治疗有明显的额外收益,可能与降低心衰患者的BNP、AngⅡ及Ald有关。

    CHFOSACPAPLVEFBNPAngⅡAld

    血浆BNP、CysC水平与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关系研究

    王建荣
    15-1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浆B型利钠肽(BNP)、胱抑素C(CysC)水平与慢性心衰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测定慢性心衰患者(观察组)与无心功能不全患者(对照组)各30例的血浆BNP、CysC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BNP、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观察组不同心功能分级的血浆BNP、CysC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ysC水平与BN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血浆BNP、CysC水平与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作为其心-肾功能情况的反映指标。

    B型利钠肽胱抑素C慢性心衰相关性

    胺碘酮对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评价

    徐进
    1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患者应用胺碘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律失常合并心衰患者40例,均选用胺碘酮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统计患者的血压情况和副反应情况,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数据。结果治疗后患者心率均值、收缩压均值、舒张压均值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2例出现轻度静脉炎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满意疗效。

    心衰心率失常临床效果

    27例应激性心肌病诊断及治疗分析

    莫敬萍
    17-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激性心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应激性心肌病患者27例,对其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有不同的诱导因素,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从彩超与心电图中都能看到显著变化,19例冠动脉造影正常,经过21d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上升到65%。结论应激性心肌病往往会被误诊成扩张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冠心病等其它病症,治疗不及时会引发心血管等其他病症,正确诊断尤为重要。

    应激性心肌病诊断治疗误诊进展

    社区高血压病规范化健康管理应用及效果评价

    邓清文
    18-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明确高血压病在社区健康管理中的具体措施,评价其整体效果,指导健康管理方案的改进。方法为社区354名高血压患者分别建立档案,并告知所有患者实施健康管理,随访半年,从坚持执行健康管理方案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名设为观察组,从没有坚持执行方案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0名设为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半年前后血压控制情况,评价健康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半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控制满意率、平均血压控制满意次数及平均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坚持规范合理的健康管理方案,对患者血压控制有明显效果,健康管理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案,可在高血压治疗中充分发挥作用。

    高血压健康管理社区管理

    粉尘螨滴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饶常红
    19-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粉尘螨滴剂对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0例对粉尘螨过敏的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治疗,治疗12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肺功能、血IgE抗体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增加(P <0.05)、肺功能指标FEV1明显升高(P <0.05)、血IgE抗体含量显著下降(P <0.05)。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治疗粉尘螨过敏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粉尘螨滴剂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中临床应用

    李干文
    21-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营养不良患者发生率,评价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疗效。方法112例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EN组)、肠外营养组(PN组),均在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周后观察体重指数(IBM)、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总数、SGRQ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两组体重指数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 >0.05),两组治疗前后SGRQ评分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PN及PN均能改善重度COPD患者的营养状态,PN在临床疗效上优于PN。

    COPD营养不良IBMSGRQ评分

    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与炎性反应的影响

    南杏初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对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与慢性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按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随访结果,将156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其分为根除组(94例)与未根除组(62例),对比分析两组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与慢性炎性反应情况。结果根除组患者肠上皮化生程度减轻,肠上皮化生评分明显低于未根除组(P <0.05);根除组胃黏膜萎缩情况得到改善,胃粘膜萎缩评分明显低于未根除组(P <0.05);根除组胃黏膜炎性反应程度减轻,炎性反应评分明显低于未根除组(P <0.0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改善肠上皮化生,减轻胃黏膜萎缩与慢性炎性反应程度,具有积极意义。

    幽门螺杆菌肠上皮化生胃黏膜萎缩炎性反应

    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祁家和萧佩玉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并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阳性疗效。方法将本院2008-2012年间420例Hp感染患者分为两组各210例,实验组采用黄连素联合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雷贝拉唑肠溶片),对照组单独采用三联疗法治疗。疗程2周,结束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根除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Hp感染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黄连素并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效果好,根除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适于临床应用。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黄连素三联疗法

    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

    靳淑黎李丽平
    2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莫沙必利、乳果糖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沙必利及乳果糖。于治疗4周时记录临床症状观察结果,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3.9%,伴随症状改善率9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黛力新联合莫沙必利、乳果糖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安全有效。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莫沙必利乳果糖肠易激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