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疗效观察

    盛军吴玉秀
    42-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化治疗方案。方法对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运用针刺疗法、针刀松解、功能锻炼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评定疗效。结果治愈62例,占63.27%,好转36例,占36.73%,总有效率100%。结论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针刀功能锻炼

    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比较

    张斌
    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经皮椎弓椎管减压椎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盘镜下减压、椎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术治疗腰椎滑脱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临床资料,比较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盘镜下减压椎间融合术(A组)和传统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椎间融合器植入术(B组)的临床疗效、融合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B组(P <0.05);两组手术时间和融合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间盘镜下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肌肉剥离少、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腰椎滑脱经皮椎弓椎根螺钉椎间盘镜椎间融合术

    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

    谢楚海史群伟郭剑鸿陈斌伟...
    45-4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方式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96例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照组给予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均明显降低(P <0.05),实验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椎体后凸角均明显降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及椎体后缘高度均明显升高,实验组术后椎体后凸角下降程度及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和椎体后缘高度升高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均未发生动静脉栓塞或脏器衰竭,实验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为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有效手段,其中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椎体形态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上更具临床优势。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骨折

    两种植骨融合术在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对比

    周华李康赖子云文武...
    46-46,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不同植骨融合术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后路内固定椎体加椎间植骨融合术,对照组行内固定术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术后12个月时治疗组椎体Cobb角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骨折愈合率及内固定失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椎体椎间植骨融合术结合后路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内固定失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脊柱骨折胸腰椎爆裂骨折植骨融合

    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育润叶少腾陈志云
    47-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3年6月我院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8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获有效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统计骨折术后复位质量。结果80例患者均成功手术,无术中死亡病例。平均手术时间2.8±0.8h,手术平均出血量830±180ml。术后解剖复位64例,满意复位12例,4例不满意;髋关节功能总优良率92.5%(74/80)。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法暴露充分、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前后联合入路复杂髋臼骨折临床疗效

    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周伟
    49-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三种不同神经阻滞方式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2013年7月我院96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各32例,A组采用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颈丛神经阻滞麻醉,C组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三组麻醉效果。结果 C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显著优于A组及B组(P <0.05)。结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单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或颈丛神经阻滞,是锁骨骨折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锁骨骨折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果

    粉碎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徐德利
    50-50,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粉碎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2012年3月手术治疗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48例,根据AO分型及粉碎程度,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外固支架外固定辅以克氏针内固定术。结果39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Aro评价优良率85%。结论对不同类型的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需恢复腕关节面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R偏角。采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有效支撑植骨和维持关节面的平整,恢复桡骨远端的解剖形态促进腕功能的恢复。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

    应用重建钉与加长PFNA治疗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研究

    谌思熊洋莉
    5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重建钉与加长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2月我院股骨单侧高位转子下骨折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加长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重建钉治疗,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下地时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拄拐下地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加长PFNA治疗成人高位姑姑转子下骨折临床疗效好,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推广。

    重建钉PFNA成人高位股骨转子下骨折

    PFNA治疗高危老龄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评价

    宋君涛
    52-5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改进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A)治疗高危老龄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0例高危老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研究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分析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危老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低,基础疾病多,手术应尽量减少损伤。PFNA治疗相比锁定钢板,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应作为首选术式。

    PFNA高危老龄股骨近端骨折

    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朱永
    5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适应证和家属意见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接受PFNA治疗,对照组23例接受DHS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发生率低(P <0.05);两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DHS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值得临床应用。

    PFNA内固定DHS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