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原发性肝癌中肝肠钙粘连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李军彦赵守魁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肠钙粘连蛋白(LI-cadher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酶标记法(S-P)检测LI-cadherin蛋白在62例肝癌组织、30例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LI-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4.5%(40/62),在癌旁组织中其阳性表达率为26.7%(8/30),LI-cadherin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分化程度、癌栓的形成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有关(P <0.05).结论 LI-cadherin在肝癌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LI-cadherin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细胞的门静脉癌栓、淋巴结转移有关,提示其在肝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原发性肝癌肝肠钙粘连蛋白淋巴结转移门静脉癌栓

    后扩张球囊在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雷江文
    20-2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后扩张球囊在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的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2例患者术后行高压球囊后扩张为观察组,其余42例为对照组.术后查看支架情况,测量患者的最小管腔面积(MSA),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支架膨胀程度和支架内是否血栓.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膨胀程度差异不大.治疗后,行球囊后扩张术的观察组患者的膨胀程度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为4.76%,远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后扩张球囊用于心脏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后,可以增大支架的膨胀程度,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意义重大.

    球囊后扩张术冠状动脉支架应用效果

    奈西立肽与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血氨基末端尿钠肽水平影响的比较

    孙彬常冠楠
    2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奈西立肽与米力农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血氨基末端尿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奈西立肽组39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应用奈西立肽治疗;米力农组39例,在基础抗心衰治疗上应用米力农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氨基末端尿钠肽水平均有所降低(P <0.05),奈西立肽组优于米力农组(P <0.01),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奈西立肽可以更明显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心功能且具有更高疗效,而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奈西立肽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氨基末端尿钠肽

    五味子颗粒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心功能的临床观察

    李作吉薛令辉杜晓红曹耀金...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五味子颗粒对AMI恢复期心功能的影响。方法70例AMI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应用扩冠、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药物,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五味子颗粒;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患者LVEF、LVESD、LVEDD;治疗1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较治疗前升高,LVESD、LVEDD均降低;但实验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结论五味子颗粒可以改善AMI恢复期患者的心功能,可用于AMI患者康复治疗,预防复发。

    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

    常规球囊配合切割球囊扩张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

    于文慧徐恒于文波张萌...
    2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常规球囊扩张与切割球囊相结合的“复合球囊扩张”在股浅动脉长段闭塞治疗中的扩张效果和中期疗效.方法在导丝通过闭塞段后,首先应用常规球囊进行预扩张,然后行动脉造影,对预扩张后仍有重度狭窄的部位进行切割球囊扩张,扩张后再次造影评价疗效.术后1年随访,通过下肢CTA检查结果与单纯常规球囊扩张和血管内支架相比较,评价复合球囊扩张的中期治疗效果.结果在常规长球囊扩张后,长段闭塞的股浅动脉显露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狭窄,最严重狭窄处多位于闭塞段的近端,远端和内收肌管的一处严重狭窄处平均长度为1.5-3cm,狭窄段程度为83%,这一段狭窄应用常规球囊扩张效果不明显,在严重狭窄处经切割球囊扩张后狭窄程度明显减轻狭窄度为30%,切割球囊扩张后再次应用常规长球囊扩张后动脉造影显示闭塞段较为均匀,一致得到扩张,但严重狭窄段扩张程度仍较差.严重狭窄处由于完全闭塞到首次扩张后平均为狭窄83%.切割扩张后平均为狭窄37%,再次常规扩张(后扩张)后平均狭窄为0.本组治疗没有发生动脉壁撕裂,穿孔出血合并症.1年后下肢动脉CTA显示复合球囊扩张效果明显好于单纯常规球囊扩张,与血管内支架比较扩张效果相似.结论常规长球囊与切割球囊相配合的“复合球囊扩张”可以有效治疗股浅动脉长段闭塞,中期效果明显好于常规球囊扩张,血管内支架效果相似,但长期疗效及闭塞后再次介入成功率和再次中长期通畅率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动脉闭塞切割球囊球囊扩张

    用于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厄贝沙坦片疗效分析

    陈爱民
    2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厄贝沙坦片应用于高血压引发的早期肾功能损害药用效果.方法通过病例分组,效果比对、数据分析,检验药用结果.结果治疗组在药用效果、临床表现、血压以及蛋白尿和肾功能改善放面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减少高血压患者尿蛋白的排泄方面,厄贝沙坦片有明显药用效果,对于保护肾脏具有积极应用价值.

    厄贝沙坦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尿蛋白

    特发性肺纤维化57例临床分析

    马丽张湘燕林洁如徐艳菊...
    26-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科57例IPF患者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以及治疗情况.结果57例IPF均有进行性活动后呼吸困难,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状、网状或蜂窝状,部分在蜂窝样阴影之间出现栗粒样小斑点阴影,病变多见于中下肺野周边部.肺功能检查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21例,以限制为主通气功能障碍37例,均有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降低.动脉血气提示I型呼衰32例,低氧血症25例.经过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短期内临床表现和肺功能均有所改善.影像学改变:9例磨玻璃影,治疗后6例好转,3例无变化;34例纤维网状影,治疗后4例好转,24例无变化,6例加重;14例蜂窝状或伴栗粒样小斑点阴影,治疗后均无变化.治疗后血氧分压改善明显,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LCO有所增加,但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症状减轻40例,加重13例,死亡4例,均死于呼吸衰竭.结论 IPF起病隐袭,预后差,病死率高,对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慢性咳嗽的患者及时进行胸部CT、肺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可对IPF做出正确诊断,及早糖皮质激素治疗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缺氧减轻,但肺间质纤维化影像学表现、肺功能并无明显改善.

    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表现诊断

    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矣永宁
    2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80例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在接受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后的效果,并对其病症发展、用药情况及细菌清除情况和安全性等给予总结。结果利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吸入性肺炎老年患者,有效性达到83%、术后康复率为78%、细菌清除率为75%、术后异常反应出现几率为6%。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效果良好,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哌拉西林舒巴坦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疗效观察

    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小云王永吴怀庭
    2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在我院就诊的130名COPD患者随机分为给予肺康复治疗的观察组和给予常规治疗的对照组,观察患者的肺功能和远期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1/FCV、6MWD、QLQ-C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肺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康复治疗肺功能生活质量

    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江波
    29-2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浓度氧疗,抗感染、平喘、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BiPAP呼吸机行间断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h、24h后,治疗组PH、PO2、PCO2、SpO2指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24h后治疗组心率、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住ICU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气管插管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早期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等临床指标,疗效肯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BiPAP呼吸机双水平正压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