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8例急诊外科急性腹痛误诊的原因探讨

    马冰
    5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诊外科急性复诊在诊断中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症状为腹痛的患者18例进行了分析,对误诊原因进行总结。结果本组误诊中夹层动脉瘤、食管裂孔疝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比例较高。患者在确诊之后,保守治疗患者13例,手术治疗患者5例,最终均治愈出院。结论十分熟悉急性腹痛的临床特点,是掌握诊断处理措施的关键所在。

    急诊外科急性腹痛误诊原因

    探讨12例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

    潘琦
    55-55,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12例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颈椎病的初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治疗,术后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JOA评分、置换节段活动度、颈椎活动范围、颈椎及假体的稳定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症状均明显解除,Odom总有效率为100%;术前JOA评分为8.3±0.5分,术后为16.2±0.7分,P<0.05.术后颈椎活动范围保留术前活动范围.术后观察颈椎稳定性良好,未出现假体松动、移位、下沉等并发症.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应用颈椎人工间盘置换术保持置换节段运动,可有效保留术前颈椎活动度,减少邻近运动节段并发症.

    颈椎人工间盘置换颈椎病初期疗效

    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

    周立晏和飞段洪
    56-5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节段性不稳定在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性脊髓病患者共125例,对患者的颈椎侧位以及屈伸位行X线片检查,并测量椎体中矢径、椎管中矢径、功能Ⅰ、Ⅱ径,并于颈伸位时的椎体后滑距离,并行后缘骨刺。以JOA评估患者的精髓功能。结果患者不稳定性功能的发生率增高,颈椎管狭窄患者的功能Ⅰ径小于Ⅱ径,而非狭窄患者的功能Ⅰ径大于Ⅱ径,前者脊髓并损伤程度重于后者。结论节段性不稳定合并发育性的椎管狭窄是导致颈椎病性脊髓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明确致病因素以及定位颈脊髓损伤具有重要作用。

    节段性不稳定颈椎脊髓病椎管狭窄

    探讨后路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

    申忠祥
    5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后路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2012年12月间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实施后路gss内固定治疗与术后处理,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与正常高度比及coob角变化情况.结果术后患者前缘、后缘恢复情况良好,cobb后凸角矫正效果较好,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未发现内固定材料松动或断裂,患者伤口恢复情况良好,无切口感染现象,26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到1级以上.结论后路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恢复椎体高度及神经功能效果较好.

    胸腰椎后路gss内固定骨折疗效观察

    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中伟
    58-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改良双钢板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9月-2011年8月间收治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单侧钢板固定治疗,回顾围手术期情况及骨折愈合和患肢功能评分.结果8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Merchant评价膝关节功能,治疗组优良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双切口锁定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愈合良好,切口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改良双切口复杂胫骨平台疗效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治疗康复体会

    陶日东项征凌耀光黑金璇...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行自体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同时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保守治疗体会.方法收治交叉韧带断裂患者共25例,均给予取自体股薄肌、半腱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者给予小切口爱惜邦线缝合.结果术后25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2个月.出院时按Lysholm评分均分88.6,优良率92%.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良好的关节功能离不开个性化早期、正确、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关节镜交叉韧带重建内侧副韧带损伤康复训练

    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与分期置换术的安全性比较

    田祖斌
    61-6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与分期置换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在本院实施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同期置换组和分期置换组)其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手术中生命体征异常变化和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从而对手术的安全性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同期置换组(34例68髋)平均手术时间129.43±31.26min、失血量为1286.76±524.72ml、输血量712.65±384.61ml,分期置换组(62例124髋)平均手术时间138.24±32.37min、失血量1396.32±486.24ml、输血量751.31±401.16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置换组和分期置换组手术中分别有4例、5例患者发生生命体征异常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置换组和分期置换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88%(2/34)、4.84%(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人工全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病例选择得当即不会增加手术风险.

    全髋关节置换术双侧同期置换分期置换安全性

    输尿管镜治疗顽固性肾绞痛

    王睿杨诚钟培联
    62-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治疗顽固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顽固性肾绞痛患者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接受输尿管镜治疗,对照组接受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确诊率,疼痛缓解的时间以及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确诊率90.3%,疼痛缓解率97.6%,可暂停使用镇痛药物,疼痛时间2.6d,住院时间4.2d;对照组确诊率为72.4%,疼痛时间5.4d,住院时间8.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尿管镜治疗可在较短时间内检查出肾绞痛的病因,可依照病因实施不同的治疗手段,是治疗顽固性肾绞痛安全、便捷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输尿管镜顽固性肾绞痛保守治疗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临床对比观察

    孙立基李锋宋玉戈支黎军...
    6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对比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优缺点及术后患者的主要并发症.方法2000年3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简称耻骨上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简称TURP组)治疗前列腺增生症92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失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手术后3d1例并发肺梗死,2例并发脑梗死,均治愈.耻骨上组操作简单,技术易掌握,无论腺体大小均不需输血,手术时间也较恒定,术后因腺体残留导致复发及尿道狭窄的发生率均低于TURP组;而TURP组则具有无手术切口、住院时间短、损伤轻,恢复快,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率显著降低且程度轻、时间短、疼痛明显减少等优点.术后切口并发症、膀胱痉挛、尿路感染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抗生素使用时间长是耻骨上组缺点,而术中可能发生电切综合症,术后腺体残留增生再手术及术后继发出血发生率高,尿道狭窄及暂时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是TURP的缺点.结论耻骨上组及TURP组均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TURP组优于耻骨上组,仍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金标准.

    前列腺增生手术方法比较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探析

    余明珍
    65-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药物组给予米非司酮,手术组行腹壁病灶切除术,6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6个月后,手术组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优于药物组的66.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一旦确诊,应早期手术治疗,清除病灶及周围纤维组织,术后药物预防复发.

    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