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乙肝患者病毒量及血清学标志与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李雄罗爱华吴辉耀吴祖扬...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慢性乙肝患者病毒量及血清学标志与病理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9例乙肝患者,经确诊均具有血清学标志阳性反复肝功能异常,对其实施肝穿刺免疫组化和病理检查、血清肝炎病毒学监测、凝血功能检查和肝功能检查,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患者血清乙肝病毒DNA(HBV DN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经过对肝脏纤维化分期和炎症分级各组的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的阴性和阳性患者在各项病理指标方面的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乙肝患者与乙肝患者之间的相关数据指标进行比较后发现,其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临床病情的变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学标志与肝脏纤维化病理也随之改变。采用血清学指标与肝组织活检的综合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肝炎乙型病毒量血清学病理学

    扶正解毒汤对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临床研究

    李志奇黄德厚何兰香张学军...
    27-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扶正解毒汤,50例)和对照组(赛诺金,IFN-α1b,46例)。治疗组给予扶正解毒汤,口服,每日一剂,煎取2次,分2次服用,疗程1年。对照组给予赛诺金每次100万U皮下注射,1次/d。观察用药前、用药后4周以及每12周患者症状和体征、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及肝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ALT复常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HBVDNA、HBeAg的转阴率、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HBsAg阴转率、TBIL值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均无明显副作用。结论扶正解毒汤临床疗效显著,且对于抑制肝细胞损伤、降低HBV DNA都有一定效果。

    扶正解毒汤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国产与进口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机理探讨

    代立新卜培莉
    28-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两种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探讨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采用随机、双盲、组间平行对照法分为两组。A组为万爽力组50例,B组为根克通组50例,剂量均为盐酸曲美他嗪片20mg,Po,tid。两组疗程均为12周。结果用药12周后万爽力组与根克通组的心绞痛缓解率、24h动态心电图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含服硝酸甘油较用药前减少次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不同厂家盐酸曲美他嗪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相似。

    曲美他嗪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评价

    不同剂量螺内酯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的影响分析

    赵普香
    30-30,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螺内酯对老年(≥60岁)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111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小剂量组(螺内酯20mg/d)和大剂量组(螺内酯60mg/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月后心功能和血浆BNP浓度。结果两组均能够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P<0.01;大剂量组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幅度高于小剂量组,P<0.01。结论大剂量口服螺内酯(60mg/d)能够改善CHF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升高LVEF、降低LVEDD以及降低血浆BNP浓度,有效防止和延缓心衰进行性加重。

    螺内酯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血浆脑钠肽

    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对比研究

    马宇凌蔡洪波
    3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帕酮(Propafenone,PF)与胺碘酮(Amiodarone,AD)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的效果及毒副反应。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2月收治的79例PSVT患者随机分为PF组41例和AD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转复时间、转复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PF组转复时间显著低于A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与AD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无明显差别,但PF转复时间短于AD。

    普罗帕酮胺碘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对比研究

    不同抗凝药物对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价值及再发率的影响

    崔雪莲
    33-33,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降纤酶和普通肝素两种药物对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价值及再发率的影响。方法将2009-2012年我院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6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溶栓治疗12h后给予降纤酶10IU,1次/d;对照组在溶栓治疗12h后给予普通肝素100mg静滴,1次/d,疗程均为10d,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律失常及再梗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溶栓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心律失常及再梗死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凝血功能上,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死支溶栓治疗后应用降纤酶抗凝治疗效果好,无反跳现象,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心肌梗死抗凝降纤酶肝素

    静滴地尔硫卓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韩英
    34-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地尔硫卓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地尔硫卓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地尔硫卓。结果地尔硫卓组发病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滴注地尔硫卓可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

    地尔硫卓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临床疗效

    早期应用普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时红霞
    35-3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普伐他汀早期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普伐他汀(20mg),均为晚饭后顿服,随访12周观察血脂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的血脂中LDL-C、TC显著下降,HDL-C显著升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较对照组(78.79%)高;观察组有2例患者伴有轻度ALT升高、肌痛,对照组则有31例发生了轻度ATL、CK、Cr升高、肌痛等不适症状,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显著,具有调脂、稳定粥样斑块的作用,用药方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普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类活性因子的影响

    夏金青
    36-36,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类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贝那普利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血清脂类活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APN水平较对照组提高更为明显,EL水平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安全性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可明显改善EH患者血清脂类活性因子代谢,阻止或延缓EH继发靶器官损害及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用药安全,值得临床优先选用。

    替米沙坦原发性高血压脂类活性因子

    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杨丽琪张锦华
    37-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6例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均进行支原体肺炎同等基础治疗,根据是否应用甲强龙(1-2mg·kg-1·d-1,疗程3-5d)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退热时间、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甲强龙辅助治疗重症支原体肺炎,可以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发热时间及X线肺部实变影及胸腔积液吸收时间,减少住院天数,疗效确切。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甲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