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疗前沿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疗前沿

张静波

半月刊

1673-5552

zgylqy@163.com

010-67011577

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民族园路2号丰宝恒大厦4030室

中国医疗前沿/Journal 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以坚持创新、坚守前沿为办刊宗旨,秉承专业精神和开放态度,为读者提供最权威的政策解读、最深度的新闻事件分析、最具操作性的经营管理案例以及最前沿的技术动态,立志迅速成长为中国医疗行业最领先的主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门诊分层防治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莉伟郭建军张智军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用ABCD2量表对中风防治门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并进行强化治疗对90d脑梗死发生的影响。方法依据ABCD2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三组,均在中风防治门诊接受相同标准的治疗,观察TIA患者9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共有653例患者达到了本研究的入组标准,其中639例完成了90d的随访。低危、中危以及高危组的患者分别占32.7%、47.7%和19.6%。所有患者90d内总的脑梗死发生率为2.5%,而使用ABCD2量表预测的结果为9.2%。结论依据ABCD2量表评分对中风防治门诊TIA患者进行分层并及时治疗,可以降低不同危险分层TIA患者9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ABCD2评分预后

    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疗效观察

    刘伟
    75-7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通络方,观察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偏头痛有较大优势和潜力。

    中西医结合偏头痛益气活血通络方

    头针结合药物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林飞尹哲坤时国臣
    76-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药物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方法将68例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针刺四神聪、百会、水沟,印堂、神庭、风池,并口服都可喜;对照组仅给予口服都可喜。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高于对照组的58.8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针结合药物治疗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较好,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针刺头针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

    白内障手术不同位置切口对角膜散光影响的比较研究

    林莹
    77-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不同位置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62例(68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颞侧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上方巩膜隧道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及散光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d、1周及3个月的视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1周及3个月散光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颞侧巩膜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具有操作简单、视力恢复好、角膜散光小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一种较佳手术方案。

    白内障角膜散光视力手术切口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29例临床疗效分析

    胡馨赵博王永毅于亚东...
    79-7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眼科中心2011年1月-2013年3月门诊及眼科手术后选取中重度干眼症患者29例(58眼),其中23例(46眼)患者接受不同程度的人工泪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双眼应用Smart Plug栓塞泪小管手术,随访3-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患者SIT试验:治疗前3.55±2.13mm,治疗后7.32±2.87mm(P<0.05);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前2.26±1.05s,治疗后5.65±1.75s(P<0.05)。结论应用Smart Plug泪小管塞治疗干眼症可改善干眼患者自觉症状,增加泪液量改善泪膜稳定性,是治疗中重度干眼简便有效的方法。

    干眼症

    临床化学常规项目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彭爱红蒋洪敏
    80-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为提高湖南省临床化学检测水平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方法定期向全省各参评实验室发放质评样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回报结果,对回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质评结果的PT合格率从2009年的89.4%稳步上升到2012年的94.1%;PT合格率较高的项目是尿酸和钾(分别为97.2%和97.1%),最低的是钙(66.5%),其余项目PT合格率都在85%以上;离散程度最大的是用碘比色法测定的淀粉酶(CV值为21.17%),评价项目的CV值大于记分项目。结论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加强仪器的维护和校准工作,选择国际、国内知名学术组织所推荐的最新方法,是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保证。

    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能力验证(PT)PT合格率

    血清PCT在ICU医院感染患者中的检测价值研究

    梁大立陆灶其黄延峰徐淼玲...
    82-8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检测在指导ICU医院感染患者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经ICU确诊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87例患者,选择同期83例ICU非感染性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炎性反应水平,对两组血清中PCT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PCT组与对照组抗生素的使用天数分别为6.43±1.06d、9.42±1.85d,组间差异显著(P<0.05);PCT组的IL-6、白细胞计数、CRP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CT组中PCT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的检测可以用于评估ICU患者的感染状况,可以作为ICU重症感染患者感染的临床监测指标。

    血清降钙素ICU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PCT检测

    血清瘦素、C反应蛋白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预后的关系

    朱美丽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瘦素(Serum leptin,LEP)和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水平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转归的关系,人体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和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亦同时检测。方法对4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LEP,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全自动血沉分析仪检测血沉。结果血清LEP水平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好转组分别为1.65±0.80和4.26±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好转组较未好转组LE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在治疗后好转组与治疗前组和治疗后未好转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SR和血清CRP水平在治疗后好转组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组和治疗后未好转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LEP浓度、CRP水平、ESR和BMI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有一定关联。

    活动性肺结核瘦素C反应蛋白血沉人体体质量指数

    以血液学改变首发的风湿免疫性疾病骨髓形态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张壮马瑀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以血液系统改变为主要首发表现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骨髓形态特点,初步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其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的风湿免疫病患者骨髓表现及血液学改变。结果46例的风湿免疫病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者22例(47.8%)、白细胞减少19例(41.3%)、血小板减少17例(37.0%),仅一系减少者21例(45.7%),同时有两系减少者18例(39.1%),全血细胞减少3例(6.5%)。骨髓红系主要呈增生活跃或减低的慢性病贫血及溶血表现。粒系可见中毒改变。巨核细胞数可正常或减少,伴成熟障碍。部分血小板正常的患者骨髓巨核细胞缺如。结论风湿免疫病常以因血液系统受损导致的各种血液学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检查及特点对以血液学异常为主要首发表现的风湿免疫病与原发造血系统疾病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骨髓细胞形态学风湿免疫病血细胞减少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无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纵向舒张功能的研究

    蒋大磊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无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左室纵向舒张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无左心室肥厚(nLVH)高血压病患者和40例正常人,应用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采集左室心尖长轴三个切面图像。应用Echo PAC工作站的二维应变分析软件,测量左室长轴各切面室壁节段的纵向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Le)、纵向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La)。用血流多普勒法测定二尖瓣口血流峰值速度(E,A)及E/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I技术测量的高血压病组左室心尖三个长轴切面的SrLe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准确地测量无左心室肥厚高血压病患者舒缩期左室壁纵向舒张功能,为无创检测早期诊断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长轴舒张功能减退提供了新方法。

    超声心动描记术高血压斑点追踪成像左室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