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竹效民

双月刊

1674-6287

yzdxxb@163.com

0999-8320039

835000

新疆伊宁市新华西路154号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Yili Prefecture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社会科学综合理论刊物。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投稿,投稿以3000-6000字为宜。要求投稿规范,以电子邮件投稿最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疆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协调水平测度及演进特征分析

    祁永康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四大系统耦合协调程度是反映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利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对2004—2022年新疆PERS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及演进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PERS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持续提升,但各系统之间的变化幅度与协调效果不尽相同,总体上复合系统的耦合性能在提升,协调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人口系统和环境系统与复合系统的灰色关联度较高,资源系统和经济系统与复合系统的灰色关联度较低.

    耦合协调PERS复合系统新疆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少数民族妇女的角色重构

    叶尔夏提·叶尔肯马军虎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高度重视以人为本的城乡融合发展,致力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新的历史时期,乡村少数民族妇女的社会角色同样迎来深刻变化.本文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剖析传统乡村少数民族妇女角色定位,分析新时期该群体角色重构进程中的机遇与困境,针对该群体实现角色重构提出意见建议,进一步助推该群体角色重构,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贡献巾帼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乡村少数民族妇女角色重构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核心意蕴、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覃千龙
    67-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特质,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批判特质和革命品性都蕴含着斗争精神.同时,斗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显著政治优势,也是党保持自身强大生机活力的营养沃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斗争精神是在面对错综复杂的风险考验时所展现的斗争信念、斗争魄力和斗争锐气的综合体现,对于中国共产党保持政党本质属性、传承红色基因、推进自我革命、完成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前"两个大局"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促使广大党员干部锚定斗争方向、强化斗争意识、积聚斗争力量,是夺取新时代伟大斗争新胜利、保持党的强大生命力的必然之举.

    斗争精神新时代伟大斗争政治优势

    浅析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的新闻宣传工作

    李建权姚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闻宣传是晋绥边区开展抗日动员的重要手段.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建设,晋绥边区通过新闻宣传积极贯彻中共抗日主张、指导根据地建设、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投降反共阴谋、报道前线战斗情况、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其始终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为地方办报、为群众办报,正面宣传为主等基本经验,为当下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

    晋绥边区抗日战争新闻宣传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经验的启示

    罗函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内地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制度创新、产业升级、开放合作、政府职能转变、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并分析新疆自身优势,旨在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提供借鉴,助力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经验新疆启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粮食增产提质的实践探索

    章友倩
    8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粮食增产提质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粮食丰产和农民增收至关重要.尽管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以下简称第四师)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排在兵团前列,但如果结合其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机械化水平优势,粮食产量及效益还有较大开发潜力.第四师可通过不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推动藏粮于技落地;推动拓展精深加工链条,增加粮食生产附加值;培育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粮食产业融合发展.

    第四师粮食增产提质

    新时代加强新媒体代表性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工作研究

    朱娅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媒体代表性人士承担着"社会守望人"和"环境瞭望塔"的重要角色.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深刻分析新时代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统战工作存在的困境,以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方法、加强统战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统战工作体制机制为路径,有助于构建"一盘棋"统战格局,谱写统战工作新篇章.

    新时代新媒体代表性人士统一战线工作

    全媒体视域下新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实践路径

    孙晓芳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媒体时代,做好新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有利于统领舆论、凝聚共识,构建平等团结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丰富内容、拓展渠道,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增进沟通、增强认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但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媒体传播实践深入,也存在着国际国内场域交叠形成正向传播的对冲力、去中心化传播格局影响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圈层化传播模式消减共同体意识的引导力等问题和挑战.必须立足新疆实际建立话语与媒体相协调的传播体系,构建各类媒介协同发力的传播格局,依法以技加强互联网信息传播监管,不断提升新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质效.

    全媒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隐性教育方法探究

    舒学银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性教育是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并选择内隐的社会活动载体,在"不知不觉""润物无声"中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价值、道德、态度、情感等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具有教育对象的主动性、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方法的生活性、教育途径的开放性等特性,能够有形张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体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润化"功能,提升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共担强国责任、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共筑精神家园、承载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共享美好生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隐性教育方法

    发挥伊犁基层党校主阵地作用提升干部能力的路径探析

    孙珉玫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建设最核心的人力资源,是治国理政的基础和保障.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离不开实践锻炼,更离不开教育培训.基层党校是教育培训基层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在提升干部能力方面既有相对优势也存在一定短板不足,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探索新路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精准定位,靶向发力;改进教学,打通要塞,提质增效;建强办学队伍,提升专业保障;健全工作机制,赋能长远发展.

    基层党校提升干部能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