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王汉中

双月刊

1007-9084

ylxb@public.wh.hb.cn

027-86813823

430062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及特用油料作物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作物营养、品种资源、植物保护、生化测试、加工利用等有关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综述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施钾对新疆滴灌花生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剂量效应

    李锁丞柳延涛董红业孙振博...
    403-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新疆滴灌条件下的花生产量,研究钾肥适宜施用量,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以花育9610(T1,新疆常播品种)和黑花5号(T2,高产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钾肥(K2O)梯度,K0,K1,K2和K3分别代表施用量为0、150、225和300 kg/hm2,按苗期15%、花针期40%、结荚期30%、饱果成熟期15%进行追肥.结果表明,花育9610和黑花5号花生的主茎高和侧枝长均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基本呈抛物线形变化,干物质量均以K2水平最大,分别为84.37 g/株、89.37 g/株;与不施钾肥相比,K2处理主茎高、侧枝长分别比K0增加了17.91%和16.56%、7.4%和12.31%,根瘤数均在结荚期最高,分别为42.0个/株和45.3个/株;叶面积指数基本随钾肥施用量增加而增大,在出苗后90 d达到最大值;光合势随钾肥施用量增加也基本呈抛物线形态变化,K2处理出苗后75~90 d分别达到最大值4.38 m2·d和4.51 m2·d.两品种肥料贡献率、农学利用率均以K2处理最大,花育9610分别为26.06%和1.83 kg/kg,黑花5号分别为25.18%和1.67 kg/kg,两品种产量分别为9628.38 kg/hm2和10368.35 kg/hm2,说明225 kg/hm2可作为新疆滴灌花生钾肥施用参考用量.

    花生钾肥滴灌生长特性产量

    水培条件下花生品种铁素吸收/活化能力鉴定方法

    张静骆璐刘风珍贾红霞...
    41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建立快速鉴定不同花生品种铁素吸收、活化能力的方法,以耐缺铁花生品种农大818、鲁花11、山花11号,铁敏感花生品种鲁花12、ICG6848、白沙1016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以缺铁营养液培养花生幼苗,观察并记录在缺铁环境中幼苗新叶黄化时间;待幼苗新叶全部黄化后恢复供铁,分别以20 µmol/L FeSO4处理2 d/4 d,25 µmol/L FeSO4处理2 d/3 d,30 µmol/L FeSO4处理1 d/2 d/4 d,通过测定叶绿素值增加量(ΔSPAD)、干物重、铁吸收量等指标以鉴定花生铁素吸收能力;以25 µmol/L Fe2(SO4)3处理2 d/4 d,30 µmol/L Fe2(SO4)3处理2 d/3 d,35 µmol/L Fe2(SO4)3处理1 d/2 d/4 d以鉴定花生铁素活化能力.结果表明,所有花生品种的幼苗在缺铁处理第10 d均出现了黄化现象,此时用25 µmol/L FeSO4恢复供铁处理2 d后,耐缺铁品种和铁敏感品种间ΔSPAD、单株铁吸收量差异显著;用30 µmol/L Fe2(SO4)3处理2 d后,耐缺铁品种和铁敏感品种间ΔSPAD、单株铁活化量也有显著差异.因此可在缺铁黄化后补充25 µmol/L FeSO4或30 µmol/L Fe2(SO4)3,用处理2 d时花生幼苗ΔSPAD、单株铁吸收量或单株活化量作为评价花生铁素吸收/活化能力的指标.

    花生水培吸收活化

    辽宁花生种植的霜冻危险性分析

    王贺然李迎春韩雪陈鹏狮...
    420-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量条件是我国花生北扩的限制性因素,霜冻是东北花生种植的突出问题.辽宁是我国重要的花生出口省,花生已成为第三大作物.本文从致灾角度研究霜冻对辽宁花生种植的危险性,对保障新兴产区油料作物的面积稳定和生产安全意义重大.本文利用辽宁省1961-2020年56个气象站的60年日最低气温资料,识别花生生长季内的春、秋霜日数和初、终霜日,评估花生种植的春霜危险性和秋霜危险性,分析当前播种期和收获期在降低霜冻风险上的作用.研究发现辽宁花生的秋霜危险性从西南向东北增加,春霜危险性从南向北增加.各站点日霜冻概率在秋季呈"S"型增加,在春季呈反"S"型降低,从0到首次达到100%或从最后一次出现100%到稳定达到0均需经历2个月左右时间.可将播种界限温度对应日期至初霜日之间的时段视为东北花生安全生长期.秋霜对辽宁花生的影响大于春霜,主产区中阜新、沈阳中北部和铁岭地区秋霜危险性较高,需推迟收获期以避免秋季冻害;大部分主产区可推迟播种期以避免春季冻害,但需考虑对成熟期的影响.秋收期霜冻遭遇土壤偏湿可能成为新挑战.

    霜冻危险性花生东北地区低温灾害

    不同脱胶工艺对菜籽油品质及油脚中磷脂组成的影响

    袁曼雨吴亦珺周文婷从艳霞...
    430-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菜籽毛油为原料,分析不同脱胶工艺条件下菜籽油的酸价、过氧化值、含磷量、甾醇、生育酚和甘油二酯的变化情况,以及脱脂油脚中磷脂的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基于不同脱胶原理的脱胶方法在脱胶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酶法脱胶效果优于水化脱胶,与磷脂酶C相比,磷脂酶A1酶法脱胶效果更彻底;脱胶后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和酸价都呈下降趋势,磷脂酶A1酶法脱胶油酸价降低程度最小;脱胶油中生育酚和甾醇含量略有下降,最大降幅约为5%;PLC酶法脱胶油中甘油二酯含量显著上升;脱胶油中1,3-甘油二酯与1,2-甘油二酯含量的比例下降,其比例范围为(2.2~3.0):1.经不同脱胶工艺处理后,脱脂油脚中磷脂组成与含量存在明显差异,水化脱胶油脚中磷脂总量最高,磷脂酶A1酶法脱胶油脚中溶血磷脂含量最高,磷脂酶C酶法脱胶油脚中磷脂酰肌醇含量最高.

    菜籽油脱胶油脚磷脂

    油菜薹中啶虫脒残留质控样品的制备与评价

    蓝勇波林长虹江培淳伍聪...
    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油菜薹中啶虫脒质控样品的制备方法并进行评价.采用基质加标、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制备冻干质控样品.采用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检测方法对质控样品中的啶虫脒含量进行测定,通过随机抽样检验以评估样品的均匀性,通过观察质控样品在一个月内啶虫脒含量变化以评估样品的稳定性.该方法制备的油菜薹中啶虫脒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便于储存和运输,适用于快检产品验证、盲样考核等快速检测领域.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流程简单的油菜薹冻干粉质控样品制备方法,为蔬菜中农药残留质控样品制备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

    啶虫脒质控样品油菜薹蔬菜冻干粉

    致谢2023年度审稿专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
    封3页

    专刊征稿|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