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王汉中

双月刊

1007-9084

ylxb@public.wh.hb.cn

027-86813823

430062

湖北武昌徐东二路2号油料所内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il Crop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报道的主要内容是油菜、花生、大豆、芝麻、向日葵及特用油料作物遗传育种、栽培生理、作物营养、品种资源、植物保护、生化测试、加工利用等有关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和综述评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砂壤土追施"后援氮"延缓花生衰老

    刘颖赵继浩王建国郭峰...
    635-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基施方式造成豆科作物营养供应不足,易引发生育后期缺氮早衰,特别是在砂壤土上.为研究生育后期追氮(后援氮)对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于2021-2023年,选用大花生品种HY22和小花生品种HY39为材料,在根瘤开始衰老时(即出苗后90 d)投入氮肥,设置N0(不施氮肥)、N20(20 kg/hm2)、N40(40 kg/hm2)、N60(60 kg/hm2)和N80(80 kg/hm2)共5个氮素水平.结果表明,追施"后援氮"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2个花生品种均以N40、N60、N80显著高于其它处理.3年试验期间,HY22的荚果产量较N0分别提高了8.43%~12.81%,7.65%~10.82%,6.85%~9.52%.HY39较N0分别提高了5.28%~17.28%,5.18%~17.21%,3.37%~14.19%.与不施氮相比,2个品种N40均显著增加叶片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10.91%~12.3%,44.88%~83.58%.还提高了生育后期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36.75%和40.06%,4.87%和8.86%,19.03%和58.33%,降低叶片丙二醛积累量,显著增加了荚果干物质积累,提高了荚果百果重,进而提高产量.综上,在基施氮肥60 kg/hm2、磷肥(P2O5)120 kg/hm2和钾肥(K2O)120 kg/hm2的条件下,追施"后援氮"40 kg/hm2可显著提高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延缓叶片衰老,改善叶片的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产量.

    花生后援氮衰老特性光合产量

    氮肥和根瘤菌剂互作对花生氮素吸收、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郭佩熊焕烨张萍郭凡...
    644-6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花生栽培生产过程中氮肥施用不规范、生物固氮能力受抑制的现状,探究氮肥和根瘤菌剂拌种互作效应,旨在为花生绿色高效增产提供支撑.以非高效结瘤花生农花5号(NH5)和高效结瘤花生红花16(HH16)为材料,基于室外盆栽试验,于结荚期(出苗后80天)测定花生形态指标、结瘤特性、光合特性、氮素积累、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量,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N0、N45、N75、N105、N135、N165),蒸馏水拌种(W)和根瘤菌剂拌种(R)对花生生长发育及氮素代谢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花生主茎高、侧枝长、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相关酶活性、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施氮在一定程度抑制了花生的结瘤能力,根瘤菌剂拌种能显著缓解抑制作用,NH5和HH16的根瘤数量较蒸馏水拌种处理分别提高了28.4%~130.5%和40.5%~178.3%.在蒸馏水拌种(W)处理下,花生叶片光合酶活性和氮代谢酶活性在N135施氮处理达到最大值;根瘤菌剂拌种(R)处理下,花生叶片光合酶和氮代谢酶活性在N105施氮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相较蒸馏水拌种处理(W),根瘤菌剂拌种处理下NH5和HH16的产量在各施氮处理下分别提高了1.2%~8.3%和7.5%~11.0%,其中NH5和HH16的单株产量均在N105-R处理下达到最大.综上,氮肥和根瘤菌剂拌种配施能够显著提高花生的光合性能、氮素吸收和结瘤固氮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少花生对氮肥的依赖.因此,适宜氮肥投入配合根瘤菌剂拌种能在提高花生自身结瘤固氮能力的同时维持较高产量,是一种绿色有效的增产途径.

    花生施氮量根瘤菌剂结瘤特性产量

    施钙对酸性土花生钙素吸收与积累的影响

    刘珂珂于宏高华鑫郭峰...
    657-6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施钙对不同类型土壤上花生钙素营养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分别采用缺钙的酸化红壤和足钙的棕壤进行盆栽试验,以不施钙为对照,研究施用钙肥(CaO 600 kg·hm-2)对不同土壤中花生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以及钙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钙相比,施钙可增加红壤花生的分枝数和主茎绿叶数,但在棕壤土上影响不显著.施钙显著促进两种土壤上花生各生育期不同器官干物质的积累量,有效改善了干物质分配,促进了营养体"源"中干物质"流"向荚果"库".相比不施钙处理,2019年和2020年棕壤土和红壤土成熟期施钙处理花生荚果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51.3%、60.1%和44.3%、46.7%.施钙促进花生对钙素的吸收与积累,显著提高不同生育期各器官钙素含量、积累量,同时施钙提高了花生荚果和茎中的Ca素分配率,而叶、根、果针中的Ca素分配律则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施钙影响了花生籽仁品质,其中,红壤土中花生的O/L值、粗蛋白的含量分别增加10.8%、5.5%,棕壤土上分别增加4.5%、3.8%.综上所述,施用钙肥有利于酸性土花生改善农艺性状、促进干物质的积累、加快钙素向荚果中富集.本研究结果将为缺钙土壤上花生钙素营养状况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花生钙素酸性土干物质钙素积累

    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周年种植的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足迹评价

    贾文玘伊淼张佳蕾杨莎...
    664-6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周年种植模式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及碳足迹的影响,设置冬小麦-夏玉米、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3种轮作种植方式;其中夏玉米‖夏花生间作设置3∶4,3∶6和6∶8三种行比.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周年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碳足迹特征.结果表明,夏玉米‖夏花生种植模式能够减少农田温室气体的排放,与玉米单作相比,土壤CO2 和N2O的平均排放通量降幅分别为10.24%~18.75%和10.78%~23.93%、排放总量降幅分别为8.30%~19.12%和14.09%~26.81%.间作减少了后茬冬小麦(轮作模式下)的温室气体排放,间作处理的后茬冬小麦较玉米单作处理的后茬冬小麦土壤CO2排放通量减少3.79%、排放总量减少3.84%;土壤N2O排放通量减少16.80%、排放总量减少17.66%;土壤CH4排放总量呈现"汇"现象.此外,单作玉米生产过程中碳足迹主要来源是氮肥,占总排放的49.13%;单作花生生产过程中碳足迹主要来源是氮肥和地膜,分别占总排放的23.77%和26.06%;间作模式下碳足迹主要来源是氮肥、柴油和地膜,分别占总排放的31.50%、16.74%、17.92%.间作模式增加了后茬小麦碳排放效率、降低了全球增温潜势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综上,冬小麦-夏玉米‖夏花生(间作玉米花生行比3:6)周年种植模式能够减少农田碳排放与作物生产过程中的碳足迹,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玉米-花生间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全球增温潜势

    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花生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张玉松何柳张云云何晓莹...
    676-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气象因子对花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探讨栽培生境与花生产量形成的关系,旨在为花生生产布局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以9个花生品种为材料,在云南7个不同生态区连续种植2年,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气象因子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德宏、大理、东川、临沧和盐津的温度和积温较高,花生结果数多,出仁率和产量较高,是种植花生的适宜区域.方差分析发现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基因型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较高的气温和积温有利于缩短花生结荚期进而缩短全生育期天数.通径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中以百果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气象因素中以积温的影响最大.温度越高地上部越高大,单株果数和饱果数越多,百果重和百仁重也就越高,从而增加花生产量.光照时间过长和昼夜温差过大不利于地上部生长和分枝结实.

    花生生态区气象因子农艺性状产量

    2020-2023年中国登记花生品种主要性状演变分析

    张珍珍王朝欢夏友霖毛金雄...
    687-6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花生品种选育发展变化趋势,对2020-2023年国家登记的587个花生品种的来源分布、选育方式、产量、品质等相关性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587个花生品种主要来自于华北、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其中山东和河南两省登记数量占总登记数量的53.83%;选育单位主要为科研院所,占比71.72%;品种选育方式以杂交选育为主.花生平均生育期122.0 d,荚果产量4721.5 kg/hm2,籽仁产量3342.9 kg/hm2,百果重200.7 g,百仁重81.0 g,单株饱果数16.8个;花生荚果产量、籽仁产量随登记时间有呈逐年降低趋势.品质方面,油酸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29.91%,含油量变异系数最小,为6.03%;油酸含量≥75%、含油量≥55%、蛋白含量≥28%的品种分别有215、73、55个.聚类分析在欧式距离为12时将花生品种分为3个类群,可分别作为高产、小粒、早熟材料.

    花生登记品种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综合分析

    基于全基因组选择的高产花生选育方法

    郭敏杰邓丽苗建利殷君华...
    697-7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批量开展花生杂交组配,为高效培育高产花生新品种提供理论指导.利用多年多点百果重和单株生产力的表型数据和深度为10×的重测序数据对220份花生种质进行全基因组选择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基因组数据质控后获得527 469个高质量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位点;基于表型数据,利用GBLUP(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模型计算单株生产力和百果重的估计育种值;对估计育种值进行标准化,分别赋予70%和30%的权重,获得花生种质个体的综合育种值;综合育种值排名前20的材料共有190个组合,计算两两间的组合综合育种值;基于基因组数据,利用G矩阵计算两两材料间的亲缘关系系数;将组合综合育种值和亲缘关系系数进行标准化,分别赋予80%和20%的权重,计算组配综合得分;根据组配综合得分的排名直接选择亲本配制组合.综上所述,由开农30×开选016组合产生的种质材料适合作高产亲本,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可高效、准确计算组合间排名,批量选择亲本组合,快速提高育种效率.

    花生高产表型重测序全基因组选择杂交组合

    专刊介绍|花生大面积单产提升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