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品标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品标准
中国药品标准

周福成

双月刊

1009-3656

010-67157647

100061

北京东城区法华南里11号楼

中国药品标准/Journal Drug Standards of China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药典委员会主办的国家药品标准专业化权威刊物,是一部重点围绕国内外药品标准领域进行报道和交流的学术性期刊。为宣传、贯彻、实施药品标准化、为推动药品标准发展、促进药品安全有效、质量可控,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的检测研究进展

    赵述强高巾媛娄豆豆庞庆林...
    437-4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宿主细胞残留DNA是生物制品中最为常见且影响安全性的工艺杂质之一,因其具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国内外监管机构分别要求在成品检定或在适宜的中间产物控制阶段对其进行检测并控制在可接受的限度范围内。通过不同生产阶段产品的监测,验证去除的效果,有助于确认生产工艺的科学性与稳定性。为加深对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控制策略的认识与理解,作者结合实际工作及文献调研情况,对生物制品中宿主细胞残留DNA相关研究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生物制品宿主细胞残留DNA关键质量属性工艺杂质质量源于设计

    《中国药典》四部制剂通则洗剂修订的探讨

    欧嘉娜李淑娟杨梅伍良涌...
    443-4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梳理分析《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0127洗剂通则,探讨如何完善《中国药典》洗剂通则的通用技术要求。方法:通过比较国内外药典关于洗剂通则的收载情况,从收载的定义、分类、工艺、贮藏及相应的检查项要求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结论:《中国药典》0127洗剂通则应进行修订,建议完善定义,增加制剂形态,扩大收录品种,以促进药品科学监管,切实发挥《中国药典》对药品检验的指导作用。

    中国药典附录洗剂通则定义修订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癸氟奋乃静中24种元素杂质

    张叶孙逸舒叶晓霞张雪...
    446-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癸氟奋乃静中24种元素杂质的方法。方法:用有机溶剂溶解样品,以45Sc、72Ge、115In、125Te、175Lu、209Bi为内标,采用ICP-MS方法测定,RF功率1 550 W,雾化器流量0。6升/分钟,氩氧混合辅助气比例30%,采样深度8。0 mm,S/C温度-5 ℃。并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各元素在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低、中、高三个浓度加样回收率(n=9)均在84%-135%之间,定量限均小于0。3 J。测定样品10批,其中检出少量铬(Cr)、砷(As)、铱(Ir)及汞(Hg),其他20种元素检出量均小于检测限。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适用于癸氟奋乃静元素杂质的质量控制。

    癸氟奋乃静元素杂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有机溶剂ICHQ3D

    ICP-MS法测定葡甲胺中10种元素杂质的残留量

    赖俊敏李志芳曾敏珊章娟...
    452-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ICP-MS法检测葡甲胺原料中10种元素杂质的方法。方法:以密闭高压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采用ICP-MS法测定1类元素杂质砷(As)、镉(Cd)、汞(Hg)、铅(Pb)、2A类元素杂质钴(Co)、镍(Ni)、钒(V)、3类元素杂质锃(Li)、锑(Sb)、铜(Cu)的含量,并以全定量方式定量。结果:各元素杂质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加样回收率在93。6%-116。8%,回收率RSD均低于7。4%;精密度RSD均低于5。4%;11批样品中镍元素含量低于ICH Q3D(R2)元素指导原则中2A类元素杂质的口服用每日允许暴露量(PDE),但高于注射用PDE;其余9种元素杂质含量均低于该指导原则中1类、2A、3类元素杂质的口服及注射用PDE。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良好,能够准确地测定葡甲胺中1类、2A、3类元素杂质的含量;9批葡甲胺存在镍元素残留较高的风险。

    葡甲胺ICHQ3D(R2)ICP-MS法元素杂质药用辅料微波消解

    二丁酰环磷腺苷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优化及评价

    赵冰马立叶玲旭余清婷...
    458-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并优化二丁酰环磷腺苷钠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方法:在日本药局方基础上,对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得到最优检测条件,色谱柱为CAPCELL PAK C18,流动相为pH 6。0磷酸盐缓冲液-甲醇,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8 nm,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系统适用性溶液中,各破坏溶液中主峰与相邻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1。5;溶液在48 h内稳定;各杂质含量在其限度浓度的50%~150%范围内与峰面积均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 4;加标实验中,N6-丁酰3',5-环磷腺苷钠平均回收率为99。4%~106。6%;2'-O-丁酰3',5-环磷腺苷钠平均回收率为88。8%~103。6%,环磷腺苷钠平均回收率96。9%~102。5%,均符合要求,对3批样品进行检测,均检出上述杂质。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准确性、耐用性好,可用于二丁酰环磷腺苷钠有关物质检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二丁酰环磷腺苷钠高效液相色谱有关物质环磷腺苷N6-丁酰3',5-环磷腺苷钠2'-O-丁酰3',5-环磷腺苷钠

    HPLC-HG-AFS法测定活血止痛胶囊中不同汞形态含量的方法研究

    陈佳郭玮璐朱琼帅玲...
    465-4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血止痛胶囊中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三种汞形态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时为活血止痛胶囊风险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测定不同批次活血止痛胶囊中3种汞形态的含量,色谱条件:C18反相色谱分离柱(250 mm × 4。6 mm,5 μm),以乙腈-0。06 mol·L-1乙酸铵溶液(含0。01 mol·L-1 L-半胱氨酸)(5∶95)为流动相;氢化物发生参数:氧化剂为1%过硫酸钾-0。35%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还原剂为2%硼氢化钾-0。35%氢氧化钾的混合溶液,载流为7%盐酸溶液,负高压285 V,原子化器高度为10 mm。结果:三种汞形态在1。00~10。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测限在0。088~0。131 ng·L-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1。98%~93。10%之间,RSD均小于5。73%(n=3)。采用HPLC-HG-AFS法测定了不同批次活血止痛胶囊中三种汞形态的含量,结果表明均低于检测限。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活血止痛胶囊等中成药中汞形态含量测定,为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活血止痛胶囊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汞形态二价汞甲基汞乙基汞

    ICP-MS与ICP-OES法测定疫苗中铝含量的比较

    刘丛丛林元亨尹燕香梁蔚阳...
    471-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中国药典》2020年版滴定法用于含铝佐剂疫苗中铝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方法学验证和样品测定,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前处理方法、线性、重复性、准确度、定量限、检测限和样品测定结果,同时采用现行版《中国药典》收载的滴定法对典型样品进行检测,并对三种方法的分析条件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ICP-OES的铝离子浓度在1~2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 9,6种疫苗中铝含量回收率在99%~104。6%范围内,RSD均低于3%(n=9);ICP-MS测得的铝离子浓度在2。5~8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r为0。999,6种疫苗中铝含量回收率在99。4%~108。9%范围内,RSD均低于8%(n=9)。三种方法测得的铝含量结果略有差异,但未发现显著规律,相对偏差均小于10%,ICP-MS法、ICP-OES法及滴定法对疫苗中铝含量的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ICP-MS和ICP-OES 2种方法均可用于含铝佐剂疫苗中铝离子含量的测定,两种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ICP-OES仪器成本较低,更易于实验室推广。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疫苗佐剂定量分析

    不同药典中乳糖酸红霉素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

    黄晓春刘琦刘照振刘祝月...
    478-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USP2023、JP18、BP2023及EP11。0中乳糖酸红霉素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试验考察不同药典标准检测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的差异,为我国乳糖酸红霉素相关质量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比较《中国药典》、USP、JP、BP及EP中乳糖酸红霉素含量及有关物质检测方法、限度标准方面的差异,基于《中国药典》和BP标准进行不同来源的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样品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结果:《中国药典》、EP和BP标准中采用液相色谱方法进行乳糖酸红霉素有关物质检查,其中EP与BP方法相同;USP及JP该品种项下无有关物质检查项;《中国药典》和BP中有关物质检测的色谱方法差异大,限度控制方面BP中包含特定杂质7种,《中国药典》仅2种;且BP在特定杂质及单个未知杂质限度方面更严格。含量测定方法《中国药典》、USP及JP标准均采用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所用试验菌各异;EP与BP均采用液相色谱法中的外标法。采用《中国药典》和BP标准方法检测7批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样品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的结果均符合标准规定;BP有关物质检查方法对特定杂质的检测效能及总杂质检出量明显高于《中国药典》方法。结论:乳糖酸红霉素及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有关物质检测的BP方法优于《中国药典》方法,BP采用的液相色谱法可替代《中国药典》的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含量测定;BP有关物质及含量测定方法可为《中国药典》乳糖酸红霉素相关标准修订和完善提供重要参考。

    乳糖酸红霉素含量测定有关物质药典比较研究

    唑来膦酸细菌内毒素质量控制及rFC方法学研究

    甄晓兰刘华盖璐楠李挥...
    483-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统一唑来膦酸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标准,并建立重组C因子(rFC)检测方法。方法:用凝胶法(BET)对13批次国家监督抽验唑来膦酸注射液进行检测;用2个厂家rFC试剂盒,对3个厂家不同浓度(500、100、50、25 μg·mL-1)的唑来膦酸注射液测进行干扰试验。结果:规格100 mL∶5 mg的,按1 mL<0。50 EU进行检测,其他规格的按1 mg<5。0 EU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25 μg·mL-1两个厂家rFC试剂盒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rFc法验证:对8批次唑来膦酸注射液,按25 µg·mL-1进行验证,对5批次唑来膦酸注射(100 mL∶5 mg),按0。5 EU·mL-1进行验证,回收率均在50%~200%之间。结论:唑来膦酸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拟定为: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 mL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0。50 EU(100 mL及以上规格大输液);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1143),每1 mg唑来膦酸中含内毒素的量应小于10。0 EU。细菌内毒素重组C因子试剂盒检测方法:取本品,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稀释为每1 mL含唑来膦酸25μg、或1倍稀释(规格100 mL∶5。0 mg大输液),按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检测,回收率应在50%~200%之间。

    唑来膦酸注射液细菌内毒素凝胶限值重组C因子统一标准质量控制

    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粒度测定方法的研究

    梅冬雪杨友剑刘小丹王一惠...
    489-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用激光散射法测定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粒度分布,考察不同试验条件对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摸索出的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粒度测定的方法-测定条件:遮光率5%~10%,吸收率0。000 1~0。1,折射率1。52~1。54;搅拌转速800~1 600 r·min-1,平衡时间0。5~1 min进行方法学验证,取3批榄香烯乳状注射液,在Bettersize2600激光粒度分布仪(湿法)上进行测定。结果:3批样品测定结果:d(0。1)、d(0。5)、d(0。9)、d(0。99)分别为 252、251、213,354、351、316 nm,543、532、476 nm,979、953、887 nm。结论:本试验方法可用于测定榄香烯乳状注射液的粒度分布,结果重现性好。

    粒度分布光散射技术榄香烯榄香烯乳状注射液遮光率显微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