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热处理条件对搅拌摩擦镁合金接头各区域抗弹行为的影响

    S.DHARANI KUMARS.SURESH KUMAR
    15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搅拌摩擦焊(FSW)工艺制备AZ31B镁合金焊接接头,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研究AZ31B镁合金焊后热处理(PWHT)不同区域的抗弹行为,使用7.62 mm×39 mm穿甲弹,冲击速度为(430±20)m/s.分析热处理前后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PWHT工艺(250°C,1 h)能提高热处理后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硬度.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热处理使α-Mg晶粒细化,形成细小的析出相,使β-Mg17Al12相溶解到Mg基体中.通过穿深(DOP)试验评估PWHT不同区域的抗弹行为.热处理后接头母材区(BMZ)的DOP值较小.抗弹试验后对弹坑周边3个区域的横截面进行SEM表征,观察到绝热剪切带(ASB)的形成.

    AZ31B镁合金焊后热处理抗弹行为穿深绝热剪切带

    激光选区熔化制备Ti?6Al?4V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在人工模拟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鞠江李京京蒋敏李梦娅...
    16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进一步提高植入体的耐腐蚀性,通过激光选区熔化制备Ti−6Al−4V合金.借助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透射电镜、电化学腐蚀试验和接触角试验对其显微组织和在人工模拟唾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光选区熔化制备Ti−6Al−4V合金在堆积方向呈现典型的β柱状晶,在扫描方向呈近圆形棋盘状组织,而锻造和锻造+热处理样品呈现典型的等轴晶形貌.在37°C模拟人工唾液中激光选区熔化制备Ti−6Al−4V合金比锻造和锻造+热处理样品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这是由于其具有疏水性、更高的晶界密度和分布均匀的合金元素.

    Ti−6Al−4V合金激光选区熔化显微组织电化学腐蚀行为

    粉末冶金法制备Ti6Al4V/20CoCrMo与多孔Ti6Al4V双层生物医用材料的设计与表征

    E.MIHALCEAH.J.VERGARA-HERNáNDEZO.JIMENEZL.OLMOS...
    17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Ti6Al4V/20CoCrMo与多孔Ti6Al4V生物医用双层复合材料.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技术,以半固态烧结为固结步骤,制备具有致密Ti6Al4V/20CoCrMo表层和多孔Ti6Al4V底层的双层样品,以更好地模拟天然骨.采用膨胀法研究双层试样的致密化行为,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CMT)观察其显微组织,并分别通过压缩试验和动电位试验评价其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在界面对致密化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可得到无裂纹的双层样品.多孔层的渗透率值在较低的人体骨骼的渗透率范围内.样品的压缩特性由Ti6Al4V多孔层决定.此外,Ti6Al4V/20CoCrMo的耐腐蚀性能优于Ti6Al4V的耐腐蚀性能,提高双层样品的耐腐蚀性.研究粉末冶金法制备具有致密Ti6Al4V/20CoCrMo表层和多孔Ti6Al4V底层的双层结构材料,有助于生产定制化、具有良好磨损性能和体内寿命的植入物.

    双层结构复合材料孔隙率烧结渗透率压缩行为腐蚀

    阳极氧化和预氧化提高渗铝TiAl合金的热腐蚀性能

    胡远涛郑磊严豪杰伍廉奎...
    193-20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TiAl合金的抗热腐蚀性能,采用渗铝、阳极氧化和预氧化技术在TiAl合金表面制备致密的防护涂层.研究700°C下涂层保护的TiAl合金在75%Na2SO4+25%NaCl(质量分数)熔盐环境中的热腐蚀行为.结果表明,阳极氧化和预氧化可促进Al2O3防护层的形成,有效阻止热腐蚀环境下熔融盐和氧气向基体的扩散.在热腐蚀过程中,渗铝层为致密Al2O3层的持续形成提供铝元素.另外,预氧化后渗铝层中形成由TiAl3和TiAl2组成的梯度扩散层,降低涂层内部的应力.

    热腐蚀TiAl合金包埋法阳极氧化卤素效应

    Nb?Si基超高温合金在900℃下的氧化和热腐蚀行为

    何佳华郭喜平乔彦强
    207-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Nb−Si基超高温合金在900℃ 下的氧化和热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金的氧化和热腐蚀动力学均由初始的抛物线增长阶段和随后的线性快速增长阶段组成.在氧化的初始阶段(1~50 h),合金表面形成较薄且连续的氧化膜,而在随后的线性阶段,合金表面发生严重的"粉化"现象.合金经热腐蚀后,其线性增长阶段发生得更早,同时在热腐蚀20~100 h后发生灾难性的氧化膜剥落现象,表明熔盐(Na2SO4和NaCl)能显著加快合金的氧化过程.STEM结果显示,热腐蚀后的氧化膜主要由TiO2、Nb2O5、TiNb2O7、非晶硅酸盐和NaNbO3组成.

    Nb−Si基合金熔盐氧化热腐蚀硅酸盐

    铸态MnFeCoCuNix高熵合金的力学性能与断裂机理

    朱成艳伍昊朱和国李向东...
    22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真空感应熔炼法制备不同Ni含量的MnFeCoCuNix高熵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以及能谱仪分析材料的相组成和结构,利用万能拉伸试验机测定试样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该高熵合金体系具有双相结构.其中,FCC1相富含Fe和Co,而FCC2相富含Cu和Mn.随着Ni含量的增加,Cu的偏析减少,伴随着FCC2相的减少.在界面强化和固溶强化的共同作用下,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而伸长率略有增加.对MnFeCoCuNi0.5合金进行原位拉伸试验,发现其在拉伸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的颈缩.在初始变形阶段,双相结构中滑移线的形态不同;在变形后期原子的再分布和溶解相的再分离使得表面滑移线更加细长和致密.

    高熵合金双相结构力学性能原位拉伸断裂机理

    Cr含量对时效态Cu?Cr?P合金显微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王健张洪涛付华栋谢建新...
    232-2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Cr含量对时效态Cu−Cr−P合金析出相和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时效处理后Cu−Cr−P合金中存在3种尺寸的Cr相,其中,纳米级Cr相是Cu−Cr−P合金的主要强化相;≤5 nm的Cr相为面心立方结构,与基体完全共格,强化机制为位错切过机制,强化效果约为200 MPa;10~20 nm的Cr相为与基体非共格的体心立方结构,其强化机制为Orowan位错绕过机制,强化效果约为100 MPa.Cr元素含量的改变使得两种纳米级Cr析出相的数量与尺寸发生变化,进而导致Cu−Cr−P合金的力学性能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Cu−0.36Cr−0.01P合金经980°C保温2 h固溶处理→95%冷轧→450°C保温1 h时效处理后,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抗拉强度572 MPa和导电率80.0%IACS.

    Cu−Cr−P合金Cr元素含量多尺度析出相

    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TiB2?SiC涂层的制备与性能

    邹柯邹俭鹏邓春明刘敏...
    243-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喷雾造粒制备的TiB2−SiC粉末进行真空煅烧,采用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制备TiB2−SiC涂层,研究喷涂功率和喷涂距离对TiB2−SiC涂层性能的影响,并对超音速等离子喷涂制备TiB2−SiC涂层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煅烧后的喷涂粉末粒径分布均匀,球形度良好,流动性增强.煅烧粉末制备的涂层结构致密、沉积效率高.当采用超音速等离子喷涂煅烧后的TiB2−SiC粉末、喷涂功率为95 kW、喷涂距离为150 mm时,制备的TiB2−SiC涂层综合性能最好:孔隙率为5.6%,显微硬度为3.57 GPa,结合强度为18.3 MPa,电阻率为10.8 mΩ·cm.

    超音速大气等离子喷涂TiB2−SiC涂层真空煅烧工艺优化

    三维泡沫状结构生物质碳/MoS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

    马蓓贝陈水姣黄也唯聂桢桢...
    255-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弃油茶籽粕作为碳源,将MoS2负载于生物质碳上,再涂覆聚多巴胺盐酸盐构建复合型生物质碳/MoS2电极材料.研究不同MoS2含量复合电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性能.SEM观察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以MoS2作为夹层的三维泡沫状结构.XRD和HRTEM测试结果表明MoS2的层间距增大.XPS分析结果显示,活性材料中已形成Mo—N键.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S2含量为63%的活性材料在100 mA/g电流密度下具有较高的初始比容量(1434 mA·h/g).在大电流、长循环条件下此电极材料呈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其容量保持率接近100%,在电化学动力学过程中具有较好的锂离子脱嵌能力.

    电化学储锂性能锂离子电池油茶籽粕二硫化钼复合材料赝电容负极

    微乳液法制备锂离子电池用ZnMn2O4/Mn3O4亚微米棒及其转化反应机理

    冯婷婷杨俭代思忆王俊超...
    265-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油包水微乳液法再经煅烧制备分级ZnMn2O4/Mn3O4复合亚微米棒.ZnMn2O4/Mn3O4电极在550次连续放电/充电循环中,在500 mA/g充放电电流条件下,其比容量从440 mA·h/g增加到910 mA·h/g,并在100 mA/g下提供1276 mA·h/g的超高比容量,远高于ZnMn2O4或Mn3O4的理论比容量.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微分容量分析法研究这种现象的潜在机制,两者均揭示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新的可逆氧化还原反应的产生和增强.这种新的可逆转化反应可能是由于电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活化过程引起的,从而解释电极材料容量在循环过程中不断上升的现象;而容量超过理论值表明还有其他因素对容量的增长起作用.

    ZnMn2O4/Mn3O4亚微米棒微乳液转化反应机理循环伏安法微分容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