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iC颗粒强化Ti-30Fe复合材料的摩擦行为

    徐圣航邱敬文张惠斌曹华珍...
    988-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Ti、Fe和TiC粉末进行低温球磨,并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Ti-Fe-xTiC(x=0,3,6,9,质量分数%)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中含有β-Ti、β-Ti-Fe、η-Ti4Fe2O0.4以及TiC颗粒.显微组织随着Ti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细化.粘着磨损是Ti-Fe-xTiC复合材料的主要磨损机制.随着TiC添加量的增加,摩擦因数(COF)减小,硬度增大.其中,由于Ti-Fe-6TiC复合材料中TiC含量较高,TiC颗粒尺寸小,组织细化程度高,因此,具有最佳的耐磨性能,磨损率仅有1.869×10-5 mm3/(N·m),同时,摩擦因数为0.64.由此可见,TiC颗粒增强Ti-Fe基复合材料在耐磨材料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TiC颗粒Ti-Fe基复合材料粉末冶金显微组织摩擦行为

    TiCuNi、AgCu和Ag钎料真空钎焊钛接头的电化学响应

    C.MARINHOF.TOPTANA.GUEDESA.C.ALVES...
    999-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接头的性质取决于界面形成相的性质、分布和形态.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有详细的文献记录,而对其电化学行为的研究却较少.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用TiCuNi、AgCu共熔合金和Ag钎料钎焊工业纯钛接头界面处形成的相对其腐蚀行为的影响.在磷酸盐缓冲电解液中进行37℃下的开路电位和动电位极化实验,研究钛接头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含Ag钎料对界面形成的富银相及钛相和工业纯钛间的微电偶腐蚀具有敏感性.然而,当使用TiCuNi钎料钎焊时,接头和母材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生物材料连接钎焊合金界面显微组织腐蚀

    Cu-Al-Mn-Zn-Zr形状记忆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

    尹墨阳李周肖柱庞咏...
    1012-1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动态电位极化测量、电化学阻抗谱(EI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铜基形状记忆合金(Cu-Al-Mn-Zn-Zr)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腐蚀开始时,形状记忆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产物不断覆盖合金表面,导致腐蚀速率降低.合金在NaCl溶液中浸泡4 d后,腐蚀产物层变厚及更加疏松多孔,导致腐蚀速率增大,合金表面的腐蚀反应机理由极化控制向扩散控制转变.在NaCl溶液中浸泡6~15 d后,试样的扩散阻抗随氧化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整个腐蚀过程中,合金的腐蚀机理发生改变,耐蚀性能持续提高.腐蚀产物主要为CuO、ZnO、Al2O3、MnO/Mn2O3、MnO2和Al(OH)3.腐蚀过程中腐蚀产物由Cu2O转变为CuO,由Al2O3转变为Al(OH)3.

    铜基形状记忆合金腐蚀行为极化扩散阻抗

    激光冲击强化ZCuAl10Fe3Mn2合金的热疲劳裂纹生长行为

    刘光磊曹宇豪杨坤郭伟...
    1023-10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高温构件的热疲劳性能、减少表面裂纹,研究激光冲击对ZCuAl10Fe3Mn2合金硬度、表面形貌、残余应力和热疲劳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分析合金的显微组织和裂纹形貌.结果表明:在4 J脉冲能量下,激光冲击能显著改善合金的热疲劳性能.在热应力和交变应力的作用下,试样缺口附近组织氧化而变得疏松多孔,促使萌生多条微裂纹.其中,竖直方向的微裂纹变为主裂纹,主要以裂尖前沿空洞连体的形式扩展;其他方向的微裂纹沿晶界生长而发生组织脱落现象.

    铜合金激光冲击强化表面形貌热疲劳性能裂纹萌生裂纹扩展

    通过凝固冷却速率调整Zn-1Mg-(0.5Mn,0.5Ca)合金的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

    Talita A.VIDACássio A.P.SILVAThiago S.LIMANoé CHEUNG...
    1031-10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可降解锌基合金,特别是添加合金元素的锌-镁(Zn-Mg)合金,已获得广泛研究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由于这些性能主要依赖于合金的显微组织,因此任何评价都应该从了解影响其形成的条件开始.本研究旨在探讨凝固冷却速率对Zn-1Mg-(0.5Ca,0.5Mn)(质量分数,%)合金瞬态凝固过程中显微组织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合金的显微组织均含有3种相:η-Zn枝晶基体、Zn11Mg2金属间化合物和低共熔混合物中的Zn2Mg.MnZn9和两种含Ca相(CaZn11和CaZn13)分别与Mn和Ca的添加有关.与Zn-1Mg(质量分数,%)合金相比,添加Mn和Ca元素可以细化枝晶基体和低共熔混合物.建立冷却速率、枝晶间距或共晶间距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实验生长规律.此外,为了研究添加Ca和Mn的效果,进行硬度测试.维氏显微硬度与二次枝晶间距之间的实验相关性表明,与二元合金相比,显微组织细化和典型的Ca、Mn基金属间化合物是导致硬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Zn-Mg-(Ca,Mn)合金凝固冷却速率显微组织显微硬度

    添加微量B元素对Al19Co20Fe20Ni41共晶高熵合金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冯俊杰高硕韩昆苗屹冬...
    1049-1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同时强化合金的力学性能和磁性能是软磁材料的理想化制备策略.通过制备非等原子比的Al19Co20Fe20Ni41共晶高熵合金,研究硼元素合金化对显微组织演变、相形成、力学性能和软磁性能的影响.随着B含量的增加,(Al19Co20Fe20Ni41)100-xBx合金的显微组织从最初的层片状共晶组织(x=0)转变为离异共晶组织(x>0.6).细小的硼化物从晶间相中析出(x≥0.6).合金的硬度从HV 328.66增加到HV 436.34.压缩力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合金发生从塑性材料向脆性材料的转变.Al19Co20Fe20Ni41合金具有良好的软磁性能,微量的B添加对其软磁性能的影响很微弱.当用作软磁性材料时,合金电阻率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减少涡流损耗.

    高熵合金硼元素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软磁特性

    增材制造高强韧高熵合金中基于切变型相变的微裂纹抑制机理

    李瑞迪牛朋达袁铁锤李志明...
    1059-1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选区激光熔化增材制造FeMnCoCrNi体系高熵合金的微裂纹行为,并采用XRD技术对激光打印后样品表面的残余应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激光打印后等原子比FeMnCoCrNi高熵合金显示为稳定的单相面心立方(FCC)结构,出现残余拉应力,并产生微裂纹.相比之下,具有低层错能的非等原子比亚稳FeMnCoCr高熵合金在各种激光能量密度下均出现残余压应力,且无微裂纹形成.在激光熔化后的冷却过程中,亚稳高熵合金中发生的从FCC基体相到密排六方(HCP)相的切变型相变消耗了激光打印过程中的热应力,从而抑制微裂纹的产生.此外,相比于单相稳定高熵合金,亚稳高熵合金在拉伸变形过程中马氏体相变也有助于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展性.这些结果为增材制造领域设计开发高强、高韧、无裂纹的合金提供有益参考.

    选区激光熔化高熵合金相变微裂纹残余应力

    锂离子电池高镍单晶正极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路士杰刘洋贺振江李运姣...
    1074-10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高温固相焙烧法合成高镍单晶正极材料LiNi0.88Co0.09Al0.03O2.采用XRD、XPS、TEM等技术研究初始样品和脱锂化高镍单晶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采用长循环测试、循环伏安法和原位阻抗分析表征其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过程中,样品的内部和表面发生锂氧损失和相转变现象,材料在固相合成反应过程中会加剧相转变,并在单一颗粒上形成多相共存状态;高温可以促进一次颗粒生长,但对单晶颗粒的稳定层状结构有一定的损害.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单晶电化学性能相转变

    用于研究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单轴压缩性能的新型人工智能模型

    喻智史秀志陈新周健...
    1087-1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单轴压缩强度数据的获取难度,综合分析常规充填材料参数与纤维参数对其单轴压缩性能的影响,结合元启发式算法(樽海鞘算法,SSA)与极限学习机技术(ELM),提出一种新型人工智能模型(SSA-ELM).为检验模型可靠性,开展720组不同灰砂质量比、固体质量浓度、纤维含量、纤维长度和养护时间的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单轴抗压实验以建立充填材料强度性能数据库.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好的SSA-ELM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的单轴压缩强度,其性能优于ANN、SVR和ELM方法;纤维含量和纤维长度对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单轴压缩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纤维尾砂胶结充填材料单轴抗压强度预测极限学习机樽海鞘算法

    含铜砷的铜电解黑泥氧化酸浸-硫化沉淀分离和回收铜

    史美清闵小波沈忱柴立元...
    1103-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发从含铜砷的铜电解黑泥中分离和回收铜的湿法冶金新工艺.该工艺包括黑泥氧化酸浸和浸出液中选择性硫化沉铜两个步骤.研究各种工艺参数对铜和砷的浸出和沉淀的影响.在第一阶段中,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H2SO4浓度为1.0 mol/L,液固比为10 mL/g,80℃下连续浸出4 h.此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95.2%,砷浸出率为97.6%.同时,通过Avrami模型成功模拟氧化酸浸过程铜和砷的浸出动力学,发现铜和砷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3.6和35.1 kJ/mol,表明该浸出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和扩散混合控制.在选择性硫化沉淀过程中,最佳工艺条件为:硫与铜摩尔比2.4:1、时间1.5 h、温度25℃.此条件下99.4%的铜以CuS形式回收,而砷的沉淀率仅0.1%.

    铜电解黑泥氧化酸浸选择性硫化沉淀浸出动力学铜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