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黄伯云

月刊

1003-6326

f-ysxb@mail.csu.edu.cn

0731-88876765

410083

湖南省长沙中南大学内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Journal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CSCDCSTPCD北大核心EISCI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报道有色金属(含先进材料)材料科学与工程、有色金属选矿、冶金及化学化工等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及其发展动向。本刊已被美国SCI、EI、CA,英国INSPEC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和国内《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等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在材料、冶金科技界享有较高的声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型壳加热温度对单晶高温合金显微组织及"雀斑"形成的影响

    王志成李嘉荣刘世忠杨万鹏...
    1191-1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所设计的阶梯试样进行定向凝固试验和模拟,研究定向凝固过程型壳加热温度对单晶高温合金铸件显微组织和"雀斑"形成的影响.分析糊状区的温度场及形貌.结果表明,升高型壳加热温度,一次和二次枝晶间距减小,糊状区液相的渗透率和对流通道的宽度降低,"雀斑"形成倾向性降低,"雀斑"宽度减小,"雀斑"区域枝晶碎片减少.此外,随着型壳加热温度的升高,糊状区液相冷却速率增加,糊状区熔体的冷却时间减少,液体流动对枝晶的破碎程度得到削弱,这进一步降低单晶高温合金铸件"雀斑"形成的倾向性.

    单晶高温合金"雀斑"形成型壳加热温度定向凝固数值模拟

    共晶高熵合金CxCoCr3Fe5Ni强度-韧性协同效应

    黄思睿张继峰朱和国
    1204-1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真空感应熔炼制备CxCoCr3Fe5Ni(x=0,0.1,0.2和0.3,摩尔分数)高熵合金(HEAs),研究碳含量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合金相结构由FCC+BCC双相结构转变为M23C6碳化物和FCC相的共晶结构.与CoCr3Fe5Ni基体合金(屈服强度307.5 MPa、极限抗拉强度646.5 MPa以及伸长率55.4%)相比,C0.2CoCr3Fe5Ni共晶HEA的屈服强度(378.9 MPa)、极限抗拉强度(837.1 MPa)和伸长率(56.1%)均显著提高.该合金力学性能的提高主要归因于碳合金化所引起的间隙固溶强化和特殊的共晶结构带来的第二相强化.

    高熵合金M23C6碳化物共晶组织力学性能强化机制

    深冷轧制变形对新型Ni-W-Co-Ta高密度合金显微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舒康豪熊毅厉勇岳赞...
    1214-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熔炼-浇铸-锻造流程制备新型Ni-W-Co-Ta高强度合金,并对Ni-W-Co-Ta合金经深冷轧制变形后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演变规律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新型Ni-W-Co-Ta高密度合金中等轴晶粒沿轧制方向不断被拉长,同时产生大量的滑移带以协调剧烈的塑性变形,并最终形成纤维组织.变形量的增大导致位错密度急剧增大,位错交互作用显著加强,进而使晶粒尺寸细化至纳米量级;合金强度、硬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伸长率则急剧下降.断口形貌则由韧性断裂(未变形)向准解理-韧性混合型断裂转变(90%变形量).

    Ni-W-Co-Ta高密度合金深冷轧制纤维组织力学性能准解理-韧性混合型断裂

    未热解厚热障涂层的隔热能力和黏接强度

    Mohammad IZADINIAReza SOLTANIMahmoud HEYDARZADEH SOHIJavad MOSTAGHIMI...
    1226-1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比研究使用未热解粉末制备的厚热障涂层(UPTTBC)和传统TBC、厚TBC(TTBC)及密集垂直裂纹(DVC)TTBC4种涂层的隔热能力和黏接强度.采用降温法测试涂层的隔热能力;根据ASTM C633标准,采用拉拔试验检测涂层的黏接强度.结果显示,UPTTBC和DVC TTBC的黏接强度分别比TTBC高35%和25%.这可能是由于UPTTBC结构中存在亚微米尺度的未熔化区域,起到了阻止裂纹扩展的作用.此外,隔热测试的结果表明,DVC TTBC涂层的隔热能力最差,为0.28℃/μm,而UPTTBC涂层的隔热能力最强,为0.40 ℃/μm.由于UPTTBCs显微组织中存在亚微米区域,使涂层展现出优越的隔热能力.相反,DVC TTBC因其致密的结构,具有最低的隔热能力.

    厚热障涂层密集垂直裂纹热障涂层未热解粉末黏接强度隔热能力

    电弧离子镀Al-Cr-O/Zr-O+NiCoCrAlSiY和Al-Cr-O+NiCoCrAlSiY涂层的抗氧化性和隔热性能

    鲜丽君赵海波范洪远鲜广...
    1237-1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高温合金表面沉积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结合层,并在1000~1200℃下进行热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涂层的显微组织和物相结构.结果表明,Al-Cr-O/Zr-O多层涂层和Al-Cr-O单层涂层均呈现出致密的球形结构.热处理后,Al-Cr-O/Zr-O涂层表面出现裂纹,且裂纹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和变粗.然而,Al-Cr-O涂层经热处理后其表面胞状结构转变为紧密连接的粒状结构,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粒状结构显著长大.由于作为氧离子导体以及t-ZrO2的致密度低于a-Al2O3,Al-Cr-O/Zr-O涂层中的t-ZrO2为氧离子向涂层内扩散提供了通道,因此,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的高温抗氧化性优于Al-Cr-O/Zr-O多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但是,由于更大的陶瓷涂层厚度,t-ZrO2相的低热导率以及层间界面的热反射作用,Al-Cr-O/Zr-O多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的隔热性能优于Al-Cr-O单层涂层+NiCoCrAlSiY涂层体系.

    电弧离子镀Al-Cr-O/Zr-O多层涂层抗氧化性隔热性能

    钨掺杂对LiNi0.88Co0.09Mn0.03O2前驱体生长的影响及其电化学性能

    程磊赵义黄斌赵早文...
    1251-1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钨掺杂的前驱体为原料合成LiNi0.88Co0.09Mn0.03O2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钨掺杂可抑制前驱体晶体沿垂直于c轴的方向生长.扫描电镜结果表明,随着钨掺杂量的增加,正极材料的一次颗粒粒度呈减小的趋势.电化学表征证实钨掺杂的优势.掺钨量为0.4%(质量分数)的正极材料相比空白样品具有显著提高的电化学性能,以10C电流密度分别在25和45 ℃下循环100周后,分别具有94.68%和89.63%的容量保持率.同时,钨掺杂还可抑制材料在循环时产生晶间裂纹.因此,得益于钨掺杂对材料成分调节及微观结构调控的协同作用,锂离子在材料中的扩散速率增加,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提高.

    钨掺杂前驱体生长结构稳定性循环寿命锂离子电池

    大宝山含钨褐铁矿中钨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

    唐鸿鹄刘丙建王翠张雄星...
    1263-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多种分析方法,探究广东大宝山含钨褐铁矿的物相组成、元素分布等工艺矿物学特征,以揭示矿石中关键金属钨的赋存状态与嵌布特征.X射线荧光分析(XRF)、粉末X射线衍射(XRD)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SEM-EDS)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矿物为含钨褐铁矿和石英,关键金属钨品位为1.35%.微区X射线衍射(Micro-XRD)和矿物解离度分析仪(MLA)结果表明:钨主要赋存于高铁钨华((W,Fe)(O,OH)3)中,而高铁钨华则以剥离和带状形式紧密分布在褐铁矿中.同时,还定量分析了有价元素在各主要矿物中的赋存和分布情况,并讨论了含钨褐铁矿风化演变和形成机制.最终提出了一种选冶联合分选回收流程,为高效回收含钨褐铁矿中关键金属钨提供理论基础.

    含钨褐铁矿赋存状态微区X射线衍射

    氨离子对水钴矿硫化浮选的影响及其机理

    张国范高永强王梦涛
    1275-12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入氨离子强化主要的氧化钴矿物(水钴矿)的硫化,使其浮选回收率从不到20%显著提高到70%以上.微浮选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表明,氨离子增强黄药的吸附强度,从而提高水钴矿的浮选回收率.Zeta电位、ICP-OES和XPS测试进一步表明,水钴矿表面的钴可通过形成氨配合物而转移到液相中,从而增加矿物表面的硫吸附位点,促进硫化.这项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水钴矿的浮选行为,并为高效回收氧化钴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水钴矿氨离子活化硫化浮选氧化钴矿

    影响工业还原罐内铝热法炼镁过程还原效率的因素

    傅大学王耀武狄跃忠彭建平...
    1288-1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业还原罐内进行铝热还原炼镁试验,分析影响还原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结晶镁的氧化和燃烧以及原料混合不均匀是导致还原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原料混合不均匀导致贫铝区和MgO剩余,促进生成12CaO·7Al2O3和CaO·Al2O3;对于富铝区域,MgO和CaO同时被还原,生成Mg2Ca相.辐射传热和化学反应吸热是影响还原速率的关键因素;提高加热温度能够迅速提高球团层的温度,进而使球团获得足够的反应速度;此外,球团中含镁量越高,需要的反应时间越长.

    镁冶金真空铝热还原皮江法传热

    无机阴离子对低温拜耳法中脱硅产物析出的影响

    刘吉龙潘晓林吴鸿飞侯宪林...
    1300-1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XRD、FT-IR、SEM和PSD等手段系统研究无机阴离子对低温拜耳法过程中脱硅产物(DSPs)的组成、结构以及微观形貌的影响.当溶液中存在氯化物、硫酸盐和碳酸盐时,形成氯化物型方钠石、碳酸盐型方钠石和黝方石,部分铝酸盐离子被阴离子杂质取代.硫酸盐与DSPs的结合能力强于铝酸盐、氯化物和碳酸盐.随着阴离子浓度的增加,DSPs的粒径增大,且DSPs的团聚程度和圆形片层结构的厚度均有所增加.此外,阴离子杂质会促进沸石骨架的溶解和方钠石中四元环的形成,从而促进沸石向方钠石转化.

    拜耳法水合铝硅酸钠无机阴离子脱硅晶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