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数字印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

欧阳芸

双月刊

2095-9540

study@keyin.cn keyinstudy@gmail.com

010-88275760,88275607

100036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路2号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A座1层

数字印刷/Journal Digital Printing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面向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以报道国内外印刷包装行业学研动态、高端学术研究及科研论文及重要科技成果为特色的学术类期刊,旨在推动印刷包装行业的技术发展,鼓励印刷包装领域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的研发和创新,为行业的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搭建国内和国际交流平台,推进行业的科研活动及专业教育的发展。面向国内外印刷高端院校、科研院所发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六自由度3D打印机平台的设计与分析

    宿晓天陈继飞
    101-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机器人学的发展打破了传统3D打印机打印位置的局限.多自由度的运动模式有更灵活的打印轨迹和更丰富的机构设计.本研究以基于Stewart并联机构的3D打印机械结构为研究对象,确定了并联机构的具体尺寸,对3D打印机主体框架进行结构设计,利用Solidworks建立机构平台的三维模型,并分析其运动轨迹,将模型导入Matlab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运用Ansys进行静力学分析.本研究可以在材料承载端提供六自由度的运动,为后续开发多自由度的打印机提供参考.

    并联机器人多自由度3D打印结构设计仿真分析

    水性油墨在卷烟纸上附着力的研究

    金聘亮刘杰李效玉王海侨...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水性油墨在纸上附着力差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水性油墨配方,调研了乳液连结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及助剂(润湿剂和蜡乳液)对高光纸附着力的影响.结果表明,Tg在-18~10℃范围内的乳液连结料能有效提高高光纸的附着力.此外,非成膜树脂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油墨在高光纸上的附着力,而且增强了油墨的抗黏连性能.当使用Tg为-8℃的乳液作为连结料、不成膜树脂的用量为38%(质量分数)、蜡乳液GA1842用量为3%(质量分数)、润湿剂superwet-360用量为1%(质量分数)时,相应油墨在高光纸上的附着力达到93.8%,在哑银转移纸的附着力达到80%,在其他几类卷烟纸上的附着力均为100%.本研究所制备的水性油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水性油墨卷烟纸附着力

    基于MTCNN算法的多人脸识别研究

    杨文鹏司占军
    116-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典人工智能算法被应用于多人脸识别研究.其中,MTCNN算法在多人脸识别方面表现较好,但在识别精度上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本研究从经典的MTCNN算法框架出发,对其子算法NMS算法进行评估与改进,并对NMS算法与改进NMS算法在P-Net、R-Net、O-Net各个级联网络中的表现差异进行比较与理论分析.对改进后的NMS算法进行主观和客观相结合、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的多种维度方式的评估与鉴别.实验结果表明,本研究设计的模型在数据集LFW上的人脸识别准确率为94.56%,可为多人脸识别研究提供参考.

    多人脸识别MTCNN算法算法优化

    基于Unity3D的数字虚拟人交互技术研究与应用

    李光亚司占军
    12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数字虚拟人交互技术虽然能够实现与用户的基本交互,但仍然存在着语言理解偏误、缺乏情感表达能力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用户的交互体验感不足.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数字虚拟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究了基于Unity3D的数字虚拟人交互技术,并提出了一种由文本直接生成带有情感特征语音的方法.基于此,将其与ChatGPT语言理解与文本生成、文本情感分析和改进后的VITS语音合成技术结合,并使用Kinect 2.0设备模拟全息交互效果,最终构建了一款能够进行准确理解并模拟情感回应的数字虚拟人交互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可有效提高数字虚拟人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对于数字虚拟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数字媒体人工智能媒体交互语音合成

    基于深度学习和心电信号的运动疲劳识别方法

    季炜然孟林盛
    135-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是大多数人在运动过程中,盲目地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心电信号的运动疲劳识别方法.首先采集运动中人体的心电信号,并使用连续小波变换提取信号的特征.然后将提取的心电特征融合并转换为二维图像数据集,再使用具有注意力机制的VGG神经网络对二维图像数据集进行训练和识别.最后构建了基于VGG-Attention Mechanism的运动疲劳检测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构建的运动疲劳检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诊断精度,平均准确率为98.03%,对可穿戴设备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疲劳检测连续小波变换神经网络运动

    一种高精度图像套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武博文刘志红樊浩力
    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印后工艺生产中,介质传送误差常导致套准困难,通常需要对印刷品进行精确定位.目前,常用的定位方法是在印刷品空白处加入套印标识物,通过检测标识物进行定位.然而,这种方法在图像幅面占据整个印刷品幅面时无法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精度智能图像套准系统,在保证图像采集与印刷的实时性与效率的同时,通过利用预先设计好的模板,在实时采集的图像中寻找匹配程度最高的区域,从而在印刷品中未加入套印标识的情况下,仍可实现印刷套准.印刷生产环境中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的准确性和效率等均可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泛用性与实际的生产应用价值.

    数字印刷数字印后增效图像套准无标记检测技术

    2024数字媒体学术会议

    153页

    2024第15届中国印刷与包装学术年会暨产学研协同创新论坛

    154页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