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张卫明

双月刊

1006-9690

yszw2009@163.com,yszy@co-plant.com

025-85472153,025-85281405

210042

江苏省南京市蒋王庙街4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Journal 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C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有关野生植物资源分布,加工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引种栽培,经济介绍等方面的论文。主要读者对象为农、林、食品、轻化工、医药等领域科研教学及生产决策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光质对蛹虫草生长发育及代谢产物影响

    纪伟刘晓梅王一璞苏文英...
    68-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光质对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将转色后的蛹虫草罐头瓶分别置于黑光(BK)、白光(W)、青色光(CY)、红光(R)、蓝光(BE)、洋红色光(CA)、太阳色光(SU)、黄光(Y)和绿光(G)9种光质条件下培养,分析不同光质条件下蛹虫草子实体色泽、生物量、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光质Y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颜色最优;光质Y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和腺苷含量最高,分别为29.97 g和2.45 mg/g;光质W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为8.95 mg/g;光质BE处理的蛹虫草子实体虫草素含量最高,为0.30 mg/g;蛹虫草子实体被检测出的氨基酸种类有17种,其中光质BE处理的子实体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5.32 g/100 g.结论:光质Y有助于提高子实体色泽、生物量和腺苷含量,光质W有助于提高子实体多糖含量,光质BE有助提高虫草素和总氨基酸含量.

    蛹虫草光质生物量活性成分氨基酸

    基于CiteSpace文献可视化的三角梅属植物环境适应性分析

    梁宇翔圣倩倩张慧会祝遵凌...
    77-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梳理三角梅属植物环境适应性领域的发展历程,总结未来的研究方向.方法:以CNKI数据库中1992~2023年间的文献为原始数据,运用 CiteSpace软件开展定量可视化分析.同时结合 WoS核心数据库的6个环境适应性方面文献进行总结.结果:我国三角梅属植物环境适应性的研究起步较早且发文量日益增多,以学术期刊、学位论文、标准和成果为主;主要研究机构及作者集中在华南和西南地区但有向多地区扩展的趋势,合作主要基于地域或内容相似性;研究重点集中在干旱、低温和应用场所方面.结论:未来有望在多因子结合、提高适应性的实践拓展和现代分子技术应用下环境适应性的机理等方面开展更为深入且系统的研究.

    三角梅属环境适应性CiteSpace文献可视化中国知网

    中药蔓荆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丁卫星刘雅娴王露露张晶...
    8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蔓荆子是我国用药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酚酸类、甾类、蒽醌类等化学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包括解热镇痛、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等,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偏头痛等症状.本文将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对蔓荆子近年来研究进展进行综合归纳整理,为蔓荆子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蔓荆子化学成分二萜黄酮解热镇痛药理作用

    油麻藤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其资源利用的研究进展

    杨期和牟利辉肖建华
    95-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麻藤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广布于34.5°N以南的省区.较耐阴,喜光,喜暖湿气候,较耐干旱和贫瘠,喜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疏松石灰质土壤,其物候节律在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有所不同.目前以播种、扦插繁殖为主,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也开始采用.啮齿动物松鼠是其有效授粉媒介,又是油麻藤的有效种子传播者,松鼠与油麻藤之间形成了"双重互惠"关系,近年来,油麻藤是研究传粉生物学、植物与动物协同进化的重要材料.油麻藤具有较高的园林观赏价值,在南方地区常用于垂直绿化,也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应加以推广应用,同时加强其资源的多元化利用和种质保存的研究力度.

    油麻藤物候繁育资源利用研究进展

    中国木樨科植物空间多样性及扩散特征

    岳晓英邱丽氚王建
    102-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木樨科植物为研究对象,制作中国木樨科植物空间分布图,分析木樨科植物分布规律,为植物研究、开发利用、保护及恢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ArcGIS制作以县为单元的中国木樨科植物空间分布图,计算空间多样性格局指标,得到空间多样性分布格局,从空间上分析木樨科植物分布的特点.结果:(1)木樨科植物多样性总体呈现南高北低趋势.(2)木樨科植物从西藏东南部起至东北黑龙江东南部形成一条"木樨科植物分布线",此线东南方向木樨科植物分布类型多,聚集性明显,西北方向呈离散分布聚集性差.(3)横断山脉地区是中国木樨科植物分布的多样性中心,从中心向外主要呈现3条明显的扩散通道.(4)当中国木樨科植物的属或种数量为1时,其所占斑块数量、斑块所占面积、最大斑块指数以及景观形状指数均为最大,属的指标数值均高于种,随着属、种数量的不断增大,各项指标数据逐渐减小.结论:中国木樨科属在其空间分布、多样性、扩散呈现独特的规律.

    木樨科空间多样性格局ArcGIS中国

    四川石山苣苔属植物1新记录种

    陈荻雅张毓婷张华安温放...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野外调查、资料查阅及馆藏标本比对,确定了四川维管植物1个属——苦苣苔科(Gesneriaceae)石山苣苔属(Petrocodon Hance)及其新记录种——重庆石山苣苔(P.chongqingensis F.Wen,B.Pan&L.Y.Su).文中描述该新记录种的详细形态、主要识别特征与彩色图版,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并评估了其IUCN濒危等级评估和保护现状.

    重庆石山苣苔新记录属新记录种泸州市四川省

    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区系与资源多样性

    李依林蒋波汪知蓓刘欣...
    114-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现状,为其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确定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名录,应用R/T值、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分析法对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区系的过渡性及其与相邻地区药用植物区系谱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并进行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药味、药用功能分析.结果:南麂列岛共有野生药用维管植物89科275属382种,被子植物占绝对优势;优势科以菊科、禾本科、豆科为主;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为主;区系性质具有明显热带性质(R/T=1.61),主要以泛热带成分为主,北温带成分为辅,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质.同时,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南麂列岛与同为海岛的花鸟岛药用植物区系较为相似,推测与海岛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较为强烈的人为干扰有关.野生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全株、根及叶的占比较大,分别占总种数的63.35%、31.41%、26.96%.苦味的野生药用植物是总种数的59.95%,占比最高.野生药用植物药用功能解毒杀虫止痒类占比最大,为总种数的21.32%.结论: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组成丰富,优势类群明显,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加强优势物种的培育和重点类群的保护,限制外来入侵植物的影响,对南麂列岛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南麂列岛药用植物植物区系R/T值聚类分析药用特征

    基于AHP的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花卉综合评价

    李杰黄学文刘琼韩丽荣...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丰富呼伦贝尔地区园林植物多样性,筛选出观赏价值高、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花卉种类.方法:采用 AHP法对呼伦贝尔草原230 种野生花卉进行综合评价.选取花果观赏价值、茎叶观赏价值和开发价值 3 个方面共13 个评价指标,建立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花卉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软件在构建判断矩阵的基础上,计算各评价指标总权重,并通过野外观测结果对评价指标进行赋分,最后计算每种植物的综合得分,并进行分级.结果:① 各约束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大小排序为花果观赏价值>开发价值>茎叶观赏价值.② 13 个标准层评价因素中,花果色、花径、抗逆性、花果量和株型对野生花卉的观赏性影响最大.结论:根据评价结果,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花卉被评为Ⅰ级的花卉如苦马豆、掌叶白头翁、大花剪秋萝、多叶棘豆、斑花杓兰、细叶百合、尖萼耧斗菜、大花杓兰等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以大面积驯化栽培供园林观赏.被评为 Ⅱ 级的野生花卉如野鸢尾、短瓣金莲花、大花银莲花、柳兰、高山紫菀、野火球、达乌里黄芪、返顾马先蒿、紫斑风铃草、紫花野菊、美花风毛菊、红轮狗舌草和山萝花等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以适度地栽培利用.

    呼伦贝尔草原野生花卉AHP综合评价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投稿须知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