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师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杂志

朱建华

月刊

1008-1372

zgyszz@163.com

0731-84470811

410008

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30号

中国医师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hinese Physician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湖南省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医学学术类科技期刊,开设栏目有专家论坛、专题论著、诊疗经验、病例报告、物理诊断与临床、药物与临床、检验与临床、综述等。现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期刊》、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收录,已被《万方数据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等数据库全文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茶多酚对小鼠口腔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赵泽霖孙科家郑照杰金晓明...
    366-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茶多酚(TP)对小鼠口腔癌的保护机制。方法 50只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P组、Selisistat组、TP+Selisistat组,每组10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TP组、Selisistat组、TP+Selisistat组灌胃300 mg/L 4-NQO建立小鼠口腔癌模型后分别灌胃生理盐水、200 mg/kg TP、0。01 mg/kg Selisistat、200 mg/kg TP+0。01 mg/kg Selisistat。比较各组小鼠体重变化情况;采用 HE 染色观察小鼠口腔组织病理形态学;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免疫印迹、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小鼠口腔组织中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重[(23。19±1。36)g]降低,血清SOD 水平[(91。64±8。75)U/ml]降低,MDA 水平[(5。18±0。46)nmol/ml]升高,口腔组织 Sirt1(0。38± 0。05)、Nrf2(0。36±0。05)蛋白表达降低,Nrf2乙酰化水平(0。84±0。11)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TP组小鼠体重[(25。28±1。25)g]升高,血清SOD水平[(121。24±10。68)U/ml]升高,MDA水平[(3。89±0。42)nmol/ml]降低,口 腔组织 Sirt1(0。61±0。09)、Nrf2(0。58±0。06)蛋白表达升高,Nrf2乙酰化水平(0。39±0。05)降低;Selisistat组小鼠体重[(21。41±1。07)g]降低,血清SOD水平[(72。16±7。43)U/ml]降低,MDA 水平[(5。87±0。41)nmol/ml]升高,口腔组织 Sirt1(0。23±0。04)、Nrf2(0。24±0。03)蛋白表达降低,Nrf2 乙酰化水平(1。12±0。14)升高(P<0。05)。TP+Selisistat 组小鼠体重[(23。32±1。27)g]、血清 SOD 水平[(92。58±8。13)U/ml]、口腔组织 Sirt1(0。41±0。06)、Nrf2(0。38±0。05)蛋白表达高于 Selisistat 组,MDA[(5。11±0。38)nmol/ml]、Nrf2 乙酰化水平(0。82± 0。09)低于Selisistat组(均P<0。05)。结论 茶多酚可缓解口腔癌小鼠口腔组织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其机制可能与上调Sirt1/Nrf2通路有关。

    口腔肿瘤茶多酚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核红细胞相关因子2

    含铋剂三联疗法对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Gas、TGF-α、hs-CRP水平的影响

    范宜佳祝峰滕懿群
    37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含铋剂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儿血清胃泌素(Gas)、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6例Hp阳性的小儿消化性溃疡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余数分组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48例)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含铋剂三联疗法(阿莫西林+甲硝唑+枸橼酸铋钾)治疗,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Hp转阴率、治疗前后血清指标(Gas、TGF-α、hs-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及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83%(46/48)vs 81。25%(39/48),97。92%(47/48)vs 83。33%(40/48),P<0。05],上腹疼痛、烧心、反酸症状改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0 d后,两组血清Gas、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TG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7%(2/48)vs 2。08%(1/48),P>0。05]。结论 含铋剂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的小儿消化性溃疡疗效更好,可通过改善炎症反应促进溃疡黏膜修复,安全性良好。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药物疗法,联合炎症

    黄芪甲苷促糖尿病皮肤溃疡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动员的机制

    张璐瑶蔡诗敏张熙宋小琴...
    376-381,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芪甲苷(AS-IV)调控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信号轴对糖尿病皮肤溃疡(DSU)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动员至外周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24只SPF级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30 mg/kg 1%(质体比)链脲佐菌素,制成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再于腰背部两侧各剪取直径为2 cm的圆形全层皮肤,制成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模型,后随机分为 AS-Ⅳ组(50 mg/kg AS-Ⅳ)、阻滞剂组(50 mg/kg AS-Ⅳ+5 mg/kg AMD3100)和模型组,同时设置空白组(n=8),采用腹腔注射给药,模型组和空白组用等体积0。9%的NaCl处理,采集第10天大鼠外周血、股骨骨髓和创面新生组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EPCs数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外周血、股骨骨髓和创面新生组织SDF-1α和CXCR4的蛋白表达情况;同时检测各组创面愈合率。结果 造模后第10、21天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比较,空白组愈合最快,模型组愈合最慢,AS-Ⅳ组愈合情况优于模型组和阻滞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第10天空白组、AS-Ⅳ组、阻滞剂组外周血EPCs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均P<0。05),阻滞剂组外周血EPCs阳性率均显著低于AS-IV组(P<0。05)。造模后第10天模型组创面、血清、骨髓SDF-1α和CXCR4的蛋白表达均为最少,空白组的蛋白表达最高(均P<0。05),AS-IV组创面、血清、骨髓SDF-1α和CXCR4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阻滞剂组和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芪甲苷通过调控SDF-1α/CXCR4信号轴,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内皮祖细胞从骨髓动员和迁移至外周血,可作为种子细胞参与糖尿病溃疡创面血管新生,以促进糖尿病皮肤溃疡愈合。

    黄芪甲苷皮肤溃疡糖尿病并发症内皮祖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受体,CXCR4

    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容积成像技术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

    朱毓白子彤陈炫嘉
    382-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经阴道二维超声及三维超声容积成像(3DVI)技术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0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经阴道二维超声及3DVI技术检查,以宫腔镜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阴道二维超声及3DVI技术单项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价值;比较宫腔粘连组与非宫腔粘连组以及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的超声参数[子宫内膜厚度(ED)、子宫内膜容积(EV)、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综合指数(VFI)]。结果 120例疑似宫腔粘连患者中,宫腔镜检查结果阳性104例,阳性率为86。67%,其中轻度50例,中度36例,重度18例。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结果阳性76例,阳性率为63。33%;3DVI技术检查结果阳性79例,阳性率为65。83%;阴道二维超声及3DVI技术联合检查结果阳性87例,阳性率为72。50%。阴道二维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 68。27%、68。75%、93。42%、25。00%,3DVI 技术检查分别是 73。08%、81。25%、96。20%、31。71%,联合检查分别是83。65%、100。00%、1 00。00%、48。48%,联合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均P<0。05)。宫腔粘连组104例,非宫腔粘连组16例;宫腔粘连组的ED、EV、VI、FI、VFI小于非宫腔粘连组(均P<0。05)。不同宫腔粘连程度患者的ED、EV、V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度组ED、EV、VI小于轻度组(均P<0。05),重度组ED、EV、VI小于轻度组与中度组(均P<0。05),FI小于轻度组(P<0。05)。结论 经阴道二维超声联合3DVI技术对宫腔粘连的诊断价值较高,可用于评估宫腔粘连程度。

    超声检查成像,三维宫腔粘连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CXCL16、Trx80水平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

    刘龙芳岳丽孙佳瑶
    387-391,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硫氧还蛋白80(Trx80)与认知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8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89例AD患者为AD组,另选取同期110例于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CXCL16、Trx80水平,通过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评估认知功能。采用Spearman相关性方法分析AD患者血清CXCL16、Trx80水平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189例AD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A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6、Trx80水平对A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D组血清CXCL16、Trx80水平更高,MMSE评分更低(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D患者血清CXCL16、Trx80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随访1年,189例AD患者预后不良率为32。80%(62/1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β-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MMSE评分、CXCL16和Trx80与AD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加、病程延长和CXCL16、Trx80水平升高为A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MMSE评分增加为其保护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MSE 评分、CXCL16、Trx80、CXCL16+Trx80 两项联合、MMSE 评分+CXCL16+Trx80 三项联合预测A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0、0。763、0。771、0。851、0。896,三项联合预测AD患者预后不良的AUC最大。结论 AD患者血清CXCL16、Trx80水平升高,与认知功能降低、预后不良有关,可能成为AD患者预后不良的辅助预测指标。

    阿尔茨海默病趋化因子CXCL16硫氧还蛋白80认知

    新型激光定位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蔡纪平杨美君毛修月莫秋连...
    39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激光定位技术辅助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行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3例,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新型激光定位辅助穿刺组(观察组,32例)和传统徒手定位穿刺组(对照组,31例)。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曝光射线量、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6个月内的临床疗效等,并在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次数、术中曝光射线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球囊成形不良例数、术后第1天巴罗神经研究所(BNI)疼痛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内随访,两组患者面部麻木、复视、咬肌无力、唇周疱疹、疼痛复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激光定位技术可辅助手术精准穿刺卵圆孔,根据手术经验准确置入球囊,有助于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中辐射剂量,短期随访疗效满意。

    三叉神经痛立体定位技术激光经皮球囊压迫术

    高功率房颤消融对术中急性肺静脉隔离及术后肌钙蛋白水平的影响

    张晨峰李顺宝房伟李静...
    397-4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对比高功率与常规功率房颤消融对术中急性肺静脉隔离、术后肌钙蛋白水平及房颤复发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105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功率消融组(52例)及常规功率消融组(53例),对比两组术中单圈急性肺静脉隔离率、急性肺静脉隔离后电传导恢复情况、需补点的部位及点数;同时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消融时间、手术射线曝光时间及射线量,术中并发症,术后12 h肌钙蛋白水平、消融术后1年内房颤复发情况。结果 高功率房颤消融组的术中单圈肺静脉隔离率、术后肌钙蛋白水平高于常规房颤消融组(均P<0。05),手术时间、消融时间、术中需补点的部位及点数少于常规房颤消融组(均P<0。05)。两组术中并发症及术后房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功率房颤消融对比常规消融有更高的单圈急性肺静脉隔离率、更少补点部位及点数、较短的手术时间、更大消融损伤,且两组术后临床疗效相似。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肺静脉隔离肌钙蛋白

    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比值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单卉陈德平曹勇军何艳青...
    402-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血清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DCP)、γ-谷氨酰转肽酶与丙氨酸转氨酶比值(GGT/ALT)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肝脏肿瘤患者,包括恶性肿瘤48例,良性肿瘤42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WI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血清AFP、DCP水平及GGT/AL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各血清学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恶性组与良性组患者的MRI、DWI影像学表现均呈现明显差异。恶性组患者50、400和800 s/mm2等不同b值下的ADC值及ADC指数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恶性组患者的血清AFP、DCP及GGT/ALT均高于良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DWI单独诊断及各血清学指标单独诊断。结论 DWI联合血清AFP、DCP及GGT/ALT诊断肝脏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对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肝肿瘤弥散加权成像甲胎蛋白脱-γ-羧基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移酶丙氨酸转氨酶

    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清HO-1和NQO-1表达及意义

    靳超白艳香徐利史硕...
    408-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严重程度肺炎支原体(MP)感染患儿血红素加氧酶-1(HO-1)及醌氧化还原酶(NQO-1)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6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MP感染患儿14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体检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间及不同严重程度MP感染患儿间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HO-1水平,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用力呼气50%流速与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EF25-70)、用力呼气50%流速(MEF50)和用力呼气25%流速(MEF25)。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O-1、NQO-1表达与炎症因子、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O-1、NQO-1表达预测重症MP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IL-2、IL-6、IL-10、IL-1 β、TNF-α、IFN-γ和HO-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PEF、MEF25-70、MEF50和MEF25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重症患儿血清IL-2、IL-6、IL-10、IL-1 β、TNF-α、IFN-γ和HO-1水平明显高于轻症患儿(均P<0。05),而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FVC、FEV1、PEF、MEF25-70、MEF50和MEF25明显低于轻症患儿(均P<0。05)。MP感染患儿HO-1与IL-6、IL-1β、IFN-γ呈正相关,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IL-6、IL-1β、IFN-γ呈负相关(均P<0。05);HO-1与MEF50、MEF25呈负相关,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MEF5o呈正相关(均P<0。05)。HO-1、NQO-1蛋白相对表达量预测重症M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1和0。934(均P<0。05)。结论 MP感染患儿血清HO-1、NQO-1表达与细胞因子及肺功能指标存在相关性,在预测重症方面有一定应用价值。

    肺炎支原体支原体感染血红素加氧酶-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

    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中RARRES2、MACF1和DCN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于晓云李子海闫宁陈鞾...
    413-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CSF)中的视黄酸受体应答基因2(RARRES2)、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MACF1)和核心蛋白多糖(DCN)的表达及其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期间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非神经梅毒的梅毒患者(梅毒组)和78例神经梅毒患者(神经梅毒组)。神经梅毒患者中包括48例早期神经梅毒患者(早期组)和30例晚期神经梅毒患者(晚期组)。神经梅毒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及抗生素驱梅治疗。通过qRT-PCR检测各患者治疗前及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的CSF中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结果 神经梅毒组患者CSF中的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高于梅毒组(均P<0。001)。晚期神经梅毒组患者CSF中的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高于早期组(均P<0。001)。与治疗前相比,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以及RARRES2、MACF1和DCN mRNA水平均降低(均P<0。001)。CSF中RARRES2、MACF1和DCN mRNA联合诊断神经梅毒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95、100。00%和93。75%,AUC和灵敏度高于单独诊断。结论 神经梅毒患者CSF中RARRES2、MACF1和DCN表达升高,并且与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有关,这三种基因可能是诊断神经梅毒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神经梅毒视黄酸受体应答基因2微管微丝交联因子1核心蛋白多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