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警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警戒
中国药物警戒

金少鸿

月刊

1672-8629

ywjj@cdr-adr.org.cn

010-85243729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128号8层

中国药物警戒/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Pharmacovigilanc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及诊断

    聂晓璐马静瑶孙凤詹思延...
    829-835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thrombocytopenia,DITP)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根据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可分为2大类:非免疫介导和药源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rug-induc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DIIT).后者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免疫介导作用机制划分为4 类.除经典途径由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drug-dependent platelet-reactive antibodies,DDAbs)与血小板结合引起的DIIT、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免疫抑制剂诱导的血小板减少(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nduced thrombocytopenia,ICI-ITP)以外,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后开展广泛疫苗研发及接种,新近出现的疫苗诱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vaccine-induced 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a,VITT)也属于DITP范畴.本研究结合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全面综述上述各类型DITP的发生机制特点及诊断,梳理DITP相关数据库,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免疫性半抗原药物依赖性肝素疫苗诱导药品不良反应

    世界卫生组织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全球信号管理方法简述

    彼得·希尔姆斯特伦姆杰弗里·鲍林岳群英G.尼克拉斯·诺伦...
    836-8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卫生组织(WHO)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VigiBase)自 1978 年起由乌普萨拉监测中心(UMC)开发和维护.目前VigiBase 保存着超过 3 900 万份匿名的患者疑似药品和疫苗不良反应报告(截至 2024 年 6 月).为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计划(WHO PIDM)成员国制定、实施和加强安全监测计划,UMC开发了多个系统、工具和方法,以促进 VigiBase的使用.本文描述了6种vigi方法(vigiMethods):vigiGrade、vigiMatch、vigiRank、vigiPoint、vigiGroup 和 vigiVec.VigiBase 数据来源依靠主动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但药品不良反应漏报是一个主要问题.为提高大型数据库(如 VigiBase)中病例处理的效率、质量和能力,人工智能增强方法正在不断发展,以满足管理日益增长的数据量需求.继续开发现有的和新的方法,将 VigiBase 和其他数据库中的报告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全球所有国家的患者更安全地使用药物和疫苗至关重要.

    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世界卫生组织全球不良反应信号安全数据库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