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评价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评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中国药物评价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

王拥军 洪晓顺

双月刊

2095-3593

zgywpj@sfda.gov.cn;

62214715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西大街26号院2号楼

中国药物评价/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Evaluation
查看更多>>《中国药物评价》杂志(ISSN2095-3593、CN10-1056/R)系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主办的医药科技类学术性期刊。该刊物于2011年12月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国内优秀医药检索性期刊《中国药学文摘》转刊而来。本刊为双月刊。本刊的宗旨是:依据国际、国内临床用药特点和用药趋势,致力于上市药物的评价研究。加强安全用药和合理用药指导、促进循证医学和药物经济学的研究与发展,为临床一线服务、为国家药物监督管理和药物制度建设服务。读者对象为:一线临床医师、药师,医药科研、生产、经营、教育、服务机构的专业人士,以及各级药品监管、医药卫生、医药行业管理、社会保障等政府部门的人员。主要栏目辟有:药物管理(政策与管理/警戒与通报)、综述、药物评价研究(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循证医学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药品价格/研究应用)、合理用药评价(治疗指南/安全性监察/用药分析)、人物专访、论坛、趋势研究、榜单药物、国际观象台、培训园地、信息速递等。本刊由国内一流医药学专家、药物评审专家组成编辑委员会,并由众多国家药品监管职能机构和国内主要医药院校学术机构友情协办。欢迎广大医药工作者踊跃投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发酵虫草菌粉片剂的溶出度测定方法研究

    易耀江李义保邹武斌许云...
    302-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发酵虫草菌粉片的溶出度测定方法,以评价相关产品的质量差异.方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小杯法),以pH 1.2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转速50r·min-1,温度37℃,分别于5、10、20、30、45、60 min取样.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 C18(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 mol·L-1 磷酸二氢钾(10∶90),流速为 1.0 mL·min1,检测波长为 254 nm;以外标法定量计算.结果:腺苷在2.043 7~51.019 6 µ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平均回收率在98.1~100.1%,RSD=0.6%(n=6).15批产品中11批的溶出度>80%,其他4批<80%.不同企业间样品溶出曲线存在差异,企业内批间也存在差异.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度好,能反映不同企业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差异,可为发酵虫草菌粉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发酵虫草菌粉片腺苷溶出度高效液相法

    伏立康唑基因多态性与血药浓度的研究进展

    李雅暄宋沧桑李兴德王国徽...
    307-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伏立康唑(Voriconazole,VRZ)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广泛用于治疗侵袭性真菌感染.然而,VRZ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存在显著个体差异,包括非线性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基因多态性,特别是与CYP酶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VRZ的代谢速率和血药浓度有显著影响.在VRZ治疗过程中,根据个体基因型和血药浓度调整药物剂量至关重要.本研究综述了VRZ治疗窗和不良反应等问题,强调基因多态性在VRZ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中的关键作用.特别分析了CYP家族基因(如CYP2C19、CYP2C9、CYP3A)、POR基因、FMO3基因以及转运蛋白基因(如SLCO2B1、ABCB1)多态性对VRZ血药浓度及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影响,为VRZ的个体化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

    伏立康唑基因多态性血药浓度个体化治疗疗效不良反应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治疗流行性感冒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赵嫔王雪梅李越翁稚颖...
    314-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euraminidase inhibitor,NAI)治疗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Systematic reviews/Meta analysis,SRs/MRs)进行再评价,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集NAI治疗流感的SRs/MRs,评价其原始研究质量,并分别采用AMSTAR-2量表及GRADE证据分级系统评价文献质量和证据质量.结果:共纳入11篇SRs/MRs,涉及78个结局指标.原始研究为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AMSTAR-2方法学质量评价为低级和极低级;GRADE证据质量评价显示,78个结局指标中级占10.3%,低级占53.8%,极低级占35.9%.结论:现有研究显示NAI治疗儿童、成人及老年人流感具有一定的疗效、安全性,但鉴于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学质量及证据质量等级偏低,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以获取高质量的研究结果去验证.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流行性感冒伞状综述系统评价再评价

    丁苯酞联合再灌注方案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成本效果分析:基于BAST Ⅲ期试验

    黄月凤陈烽魏晓霞吴文华...
    321-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中国卫生服务体系角度评价丁苯酞对比安慰剂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经济性.方法:基于丁苯酞的Ⅲ期对照试验和已发表的文献数据构建Markov模型,模拟患者终身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ncremental cost-effectiveness ratio ICER),并进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概率敏感性分析检验模型的不确定性.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在多获得0.28个QALYs的同时成本增加了2 750.66元,ICER值为9 700.31元/QALY,小于0.5倍人均GDP,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治疗缺血性卒中更具有经济性.单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对模型结果影响程度最大的4个因素分别是mRS3-5状态的首次住院成本、mRS0-2状态的首次住院成本、贴现率和mRS0-2状态的效用值.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组患者比安慰剂组患者在NIHSS评分4~7、8~14和15~25 3个亚组中的ICER值分别为16 430.66、3 146.91和9 745.38元/QALY,均小于0.5倍人均GDP.概率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丁苯酞相较于安慰剂方案在0.5倍人均GDP的阈值下具有经济性的概率为98%.丁苯酞在NIHSS评分4~7、8~14和15~25 3个亚组中具有经济性的概率分别为84%、97%和87%.结论:在我国0.5倍人均GDP的意愿支付值之下,丁苯酞在接受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再灌注治疗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经济性.

    丁苯酞缺血性卒中Markov模型成本效果分析

    某院2020-2022年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分析

    林丽芬陈沭卢燕辉刘岳金...
    327-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院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使用情况,探讨临床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其合理应用与规范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2022年某院门诊药房非甾体抗炎药的用药数据,统计分析其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并对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某院2020-2022年所使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共有22种,包含了口服剂型、注射剂型,外用剂型.各剂型总体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洛索洛芬钠贴剂和氟比洛芬凝胶贴剂的销售金额居第一、二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DDDs居第一位,B/A远大于1,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的B/A均与1相近.结论:2020-2022年某院门诊药房的非甾体抗炎药的临床选用情况与指南推荐基本相符,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选用不同治疗方案,做到个体化给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非甾体抗炎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用药分析

    2021-2023年某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和产酶表型分析

    莫银竹任宝军李志伟程贤雄...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CRKP)的临床分布、耐药特点和碳青霉烯酶表型,为制定有效的CRKP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3年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KP菌株的分布、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和产酶表型.结果:2021-2023年共检出183株CRKP,主要来源于痰液(65.0%)、尿液(11.5%)和血液(10.4%).科室分布以ICU(33.3%)为主,其次是呼吸科(24.0%)和神经外科(15.3%).其中,神经外科构成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而康复科构成比则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药敏检测结果显示CRKP对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高度耐药,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和头孢他啶/阿维巴坦较敏感;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P<0.05).大多数CRKP产生碳青霉烯酶,以丝氨酸酶为主,其中产D类丝氨酸酶的(OXA-48)菌株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结论:该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主要分布在ICU病房,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这些菌株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主要与产丝氨酸酶有关.医院需加强重点科室的监控,优化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实施精准的防控措施,以有效遏制CRKP的传播.

    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布耐药性碳青霉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