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和对其凋亡的促进作用,并分析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2023年1月取人结肠癌细胞株SW480,培养、传代,生长至对数期时将其分组,共设置空白对照组(BC组)、阳性对照组(PC组)、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组(LD组、MD组、HD组),每组设有3个复孔.白藜芦醇LD、MD、HD组分别给予50、100、200 μmol/L白藜芦醇干预,PC组给予12.5 mg/L奥沙利铂干预,BC组给予等量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干预,继续培养48 h.以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以细胞钙黄绿素法(MMT)检测细胞增殖,以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RT-q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mRNA相对表达量,以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I3K、Akt、mTOR、P21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及Akt、mTOR磷酸化水平.结果 BC组细胞形态学无明显变化,其余4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细胞皱缩、变圆、体积缩小、折光性和贴壁能力减弱、细胞脱落等情况,且PC组可见少量裂解碎片,MD组可见明显裂解碎片,HD组可见较多裂解碎片;增殖抑制率对比,HD组最高,MD组次之,PC组稍低,LD组更低;划痕区域相对宽度对比,BC组最宽,LD组次之,PC组稍窄,MD组更窄,HD组最窄;细胞凋亡率对比,HD组最高,MD组次之,PC组稍低,LD组更低,BC组最低;PI3K mRNA及蛋白、P21、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p-Akt、p-mTOR对比,BC组均最高,LD组均次之,PC组均稍低,MD组均更低,HD组均最低;P21蛋白相对表达量对比,HD组最高,MD组次之,PC组稍低,LD组更低,BC组最低.上述指标每2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藜芦醇可促使人结肠癌细胞SW480形态学变化、裂解,抑制其增殖和迁移,促进其凋亡,推测可能是通过调控PI3K/AKT/mTOR通路,上调PI3K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Akt、mTOR的磷酸化水平,增强其下游P21蛋白表达,抑制其下游CyclinD1蛋白表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