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玉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疗效与机制研究

    樊玉珠梁贵廷王春亮梁晶...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玉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疗效及对Keap1/Nrf2/ARE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63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片,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玉泉胶囊,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传导功能变化以及血清Keap1、Nrf2、ARE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以及振幅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而潜伏期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eap1蛋白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NQO1、Nrf2以及ARE蛋白相对表达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玉泉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传导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ARE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玉泉胶囊依帕司他Keap1/Nrf2/ARE通路

    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及阿帕替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

    薛凤华朱琳张舒张菲菲...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阿帕替尼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136例PHC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 = 89)采用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及阿帕替尼治疗;对照组(n = 47)采用碘化油TACE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肝功能、肿瘤相关指标、不良反应、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98.8%vs 83.0%)(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TBIL(25.9±3.6)vs(25.6±3.5)μmol·L-1,ALT(72.5±7.6)vs(71.9±7.2)U·L-1,AST(58.5±4.6)vs(58.8±4.2)U·L-1](t = 3.326、3.219,4.182,4.110,3.281,3.261,P = 0.032,0.036,0.027,0.030,0.032,0.03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 = 1.282、1.227,1.362,P = 0.288,0.182,0.362);治疗后研究组肿瘤指标改善更甚[HIF-1α(112.1±16.2)vs(158.8±18.4)pg·mL-1,AFP(130.1±22.2)vs(192.4±29.4)ng·mL-1](t = 3.330、4.315,P = 0.037,0.025);治疗后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的总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0.9%vs 63.8%)(P<0.05).结论 载药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及阿帕替尼对PHC患者的疗效较佳,同时不增加肝毒性及不良反应率,并利于预后改善.

    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载药微球碘化油阿帕替尼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不良事件效果观察

    冶美玲李小花李满桂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预防性应用氯吡格雷对其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2021年4月—2023 年 4 月于青海红十字医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 11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为噻氯匹定组与氯吡格雷组,每组 56 例.噻氯匹定组患者预防性应用噻氯匹定治疗,氯吡格雷组患者预防性应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临床效果、治疗前与治疗 24 h后血小板聚集率与血栓素B2 指标变化、治疗满意度.结果 氯吡格雷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57%)低于噻氯匹定组(14.29%),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噻氯匹定组(86.71%)(χ2 = 3.952 9,P = 0.046 8;χ2 = 3.952 9,P = 0.046 8);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栓素B2 及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患者血栓素B2 及血小板聚集率均下降,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24 h后血栓素B2[(42.38±6.23)pg·mL-1vs(66.23±5.72)pg·mL-1]及血小板聚集率[(25.39±4.17)pg·mL-1 vs(30.26±3.76)pg·mL-1]低于噻氯匹定组(t = 3.258 1,P = 0.025 3);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满意率(92.86%)高于噻氯匹定组(78.57%)(χ2 = 4.666 7,P = 0.030 8).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预防性应用氯吡格雷可较好预防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提升治疗效果,患者较为认可.

    冠心病介入治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心血管不良事件凝血功能

    自荐本刊审稿人启示

    12页

    阿奇霉素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吴映南崔文佳薛明月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结合不同疗程阿奇霉素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我院治疗的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共11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奇霉素联合NAC治疗,A、B、C组分别连续用药3、6、12个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6 min步行距离(6MWT)、急性呼吸加重次数、血清炎症因子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B组92.11%和C组94.74%总有效率均高于A组65.79%(P<0.05),而B、C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急性加重次数、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下降.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的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率(FEV1/FVC)具体水平和6MWT均增加.B、C组患者的急性呼吸加重次数、IL-6、IL-8和TNF-α水平均低于A组(均P<0.05),FEV1、FVC、FEV1/FVC水平和6MWT均高于A组(均P<0.05).治疗后B、C两组上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AC结合阿奇霉素三种不同的用药疗程对于COPD稳定期老年病人炎症因子具体浓度水平及肺功能改善效果较好,但用药6、12个月效果更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稳定期阿奇霉素N-乙酰半胱氨酸不同用药疗程肺功能

    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对复治涂片阳性肺结核炎性因子的影响

    陈巧玲陈炘叶姿罗卿...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辅助治疗对复治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疗效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5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80例复治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使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利福平治疗,观察组采用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辅助治疗;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及痰菌阴转率进行评估,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率90.00%高于对照组77.50%,空洞缩小率95.00%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15.00%,痰菌阴转率97.5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愈率95.0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中白细胞介素-37(IL-37)、触珠蛋白(HP)、骨桥蛋白(OPN)水平均下降,观察组3种因子水平分别为(4.63±0.83)pg·mL-1、(810.38±31.64)μg·mL-1、(189.19±20.74)pg·mL-1低于对照组的(6.33±0.91)pg·mL-1、(1283.73±101.67)μg·mL-1、(456.28±45.92)pg·mL-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利福平联合复方新诺明对复治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后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液中IL-37、HP、OPN水平.

    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复治涂片阳性肺结核触珠蛋白白细胞介素-37骨桥蛋白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编辑委员会换届工作启动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编辑部
    20页

    德曲妥珠单抗治疗晚期多线治疗失败的乳腺癌的安全性观察

    杨爱玲白丽晓李佳怡苏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新型抗HER2药物德曲妥珠单抗(ENHERTU,DS-8201)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接受DS-8201治疗的31例乳腺癌患者,对患者用药后的药品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Ⅲ级血液学毒性反应7例次,Ⅳ级血液学毒性反应3例次,发生率最高的不良反应为食欲下降和恶心,不良反应出现的时间为用药后的第2天,不良反应症状在第5天时最严重,第10天症状消失;用药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Breast,FACT-B)总分及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附加关注等维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8201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应加强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监测.

    乳腺癌抗体偶联药物德曲妥珠单抗药品不良反应

    本刊指示性摘要与关键词的写作规范

    24页

    聚乙二醇对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改善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红刘成山拉珍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高剂量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对婴幼儿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itipation,FC)的改善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7月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FC患儿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65例)和研究组(65例),参照组给予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高剂量PEG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排便次数、Bristol分型评分、症状缓解情况、生长发育情况、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排便次数、Bristol分型评分、患儿身高、体质量及总有效率[分别为(5.58±0.62)次,(3.53±1.15)分,(87.48±8.76)cm,(14.38±2.15)kg,98.46%]均高于参照组[分别为(4.42±0.59)次,(2.63±1.02)分,(75.22±8.58)cm,(11.27±2.21)kg,89.2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腹胀、便痛、排便困难、食欲不振评分[分别为(3.69±1.32)分,(2.11±2.10)分,(2.79±0.72)分,(2.99±1.58)分]均低于参照组[分别为(4.56±1.15)分,(3.78±2.09)分,(4.04±0.69)分,(4.83±1.4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高剂量PEG治疗婴幼儿FC,能够改善患儿便秘情况及生长发育状况,且疗效较佳.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高剂量聚乙二醇生长发育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