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郭代红

双月刊

1672-8157

zhgywyyyjc@263.net

010-66937047

100853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rug Application and Monitoring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立足于药物应用与监测,关注药品研究热点、反馈临床用药信息,为广大医、药、护工作者创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药品的应用真正实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杂志主要栏目有:专家述评、药物临床、用药监测、基础研究、医药时讯、新药快递、经验交流、简报等。主要内容包括:药物的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报道及分析、药理毒理学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药品质量评价、药学信息技术方法等。《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的前身是《药物与临床》杂志,一直以来,它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提供了及时详尽的药学专业信息,成为医务人员经验交流的园地。在各级领导和医药同仁的关心和支持下,《药物与临床》杂志凝聚了几代药学人员的心血,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和声誉的药学专业学术期刊。2003年12月经新闻出版署批准,《药物与临床》更名为《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成为国家正式出版刊物,填补了国内目前出版的各类药学期刊中尚无药物应用与监测类杂志的空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将继续面向广大临床医、药、护工作人员,及时沟通药与医之间的联系,全面追踪当前医、药学界的研究热点,报道药物应用新进展,为临床医师及时提供药学信息,在医生与药师之间架起一座相互学习的虹桥,以期提高医院药品使用的合理化水平,降低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示临床医务工作者重视药物监测的重要性,并为医疗决策提供良好的技术方案。为学贵在精深。我们坚信,通过作者、读者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杂志前进的道路将越走越宽,将从襁褓迈向成熟,真正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效果及对血清sTNF-R1、IGFBP-2、CFH水平的影响

    王若愚李珺储腊萍彭俊琼...
    350-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的疗效对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GFBP-2)、补体因子H(CFH)水平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于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治疗的RNS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采取甲泼尼龙片加他克莫司胶囊治疗)和观察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评估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相关指标,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80.39%)(χ2=6.044,P=0.014);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白蛋白、CFH水平[分别为(36.54±8.11)g·L-1、(586.20±100.72)µg·mL-1],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58±6.12)g·L-1、(540.11±100.47)µ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83,P=0.006;t=2.314,P=0.023);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肌酐、sTNF-R1、IGFBP-2水平[分别为(2.67±0.69)g、(82.25±16.13)µmol·L-1、(1.56±0.45)ng·mL-1、(51.34±10.44)ng·m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4±1.02)g、(92.68±17.35)µmol·L-1、(1.91±0.58)ng·mL-1、(57.79±12.58)n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6,P=0.001;t=3.135,P=0.002;t=3.405,P=0.001;t=2.820,P=0.005);观察组复发率(1.96%)低于对照组(13.73%)(χ2=4.883,P=0.027).结论 公藤多苷联合他克莫司及激素治疗RNS效果佳,降低复发率,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有望作为辅助治疗RNS的药物.

    肾病综合征雷公藤多苷他克莫司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补体因子H

    安罗替尼对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影响

    满国栋王健力
    354-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安罗替尼对进展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疗效及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甘肃省肿瘤医院进行安罗替尼治疗的82例进展RAIR-DTC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索拉非尼治疗的进展性RAIR-DTC患者78例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至2023年12月).治疗3、6、1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下降率.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6、12个月靶病灶体积缩小率,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89.02%)高于对照组(74.36%)(χ2=5.794,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Tg水平和靶病灶的体积[分别为(44.25±5.31)μg·L-1,(93.63±28.35)mm3;(42.00±5.82)μg·L-1,(132.78±27.72)mm3]较治疗前[分别为(151.87±25.21)μg·L-1,(702.94±105.64)mm3,(152.62±25.62)μg·L-1,(703.26±106.84)mm3]均下降(t=37.827、50.445,t=37.186、45.647,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Tg下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6,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靶病灶体积缩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2,P>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靶病灶体积缩小率高于对照组(t=1.661,P<0.05).观察组1年总生存率(98.78%)与对照组(9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1,P>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及中位总生存时间(分别为21、34个月)与对照组(分别为22、3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8,0.001,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6.10%)低于对照组(77.79%)(χ2=4.262,P<0.05),且观察组手足皮肤反应(12.20%)、腹泻(12.20%)和乏力(12.20%)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92%、29.49%、26.92%)(χ2=5.551,7.301,7.301,均P<0.05).结论 安罗替尼对RAIR-DTC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及安全性,可作为进展性RAIR-DTC患者治疗方案的新选择.

    安罗替尼甲状腺癌疗效生存时间安全性

    本刊论文来稿统计学处理规范

    358页

    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用于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赵海燕王莉王华
    359-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华蟾素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对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1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三线治疗的58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呋喹替尼治疗,29例)和观察组(联合华蟾素胶囊,29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血管新生因子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在临床获益率(CBR)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χ2=4.858,P<0.05).治疗后,两组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CD4+、CD8+、CD4+/CD8+[分别为(39.97±7.00)%、(24.42±0.97)%、(1.61±0.37)]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23±6.13)%、(23.34±0.85)%、(1.43±0.30)](t=3.900、4.509、2.035,均P<0.05);治疗后,两组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CA125、CA19-9及CEA[分别为(32.22±5.23)μg·mL-1、(28.59±4.03)μg·mL-1、(16.12±2.46)μg·m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95±6.20)μg·mL-1、(36.19±5.06)μg·mL-1、(23.77±4.01)μg·mL-1](t=6.460、6.327、8.757,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VEGF、HIF-1α、TGF-β1[分别为(550.96±80.33)pg·mL-1、(41.55±5.12)ng·L-1、(13.19±2.98)pg·m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00.44±83.22)pg·mL-1、(58.77±6.60)ng·L-1、(18.76±3.77)pg·mL-1](t=2.304、11.102、6.242,均P<0.05).结论 华蟾素胶囊联合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晚期结肠癌能够下调患者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及CEA,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减少肿瘤血管生成.

    晚期结肠癌华蟾素胶囊呋喹替尼肿瘤标志物血管新生因子

    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和铂类对ⅢB~Ⅳ期肺鳞状细胞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

    何兵游曼清魏海龙
    364-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铂类化疗对ⅢB~Ⅳ期肺鳞状细胞癌(LSCC)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ⅢB~Ⅳ期LS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铂类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不良反应及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1.67%和81.25%,高于对照组(20.51%和6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12,4.185,均P<0.05);观察组癌胚抗原、血清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水平[分别为(5.78±1.51)ng·mL-1、(4.34±1.21)ng·mL-1、(16.78±3.45)ng·mL-1]低于对照组[分别为(8.45±1.87)ng·mL-1、(6.02±2.02)ng·mL-1、(25.48±4.31)n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09个月和17.59个月,长于对照组(10.82个月和12.88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铂类化疗对ⅢB~Ⅳ期LSCC的疗效较好,可以改善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安全性可控.

    信迪利单抗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铂类化疗ⅢB~Ⅳ期肺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

    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分析

    胡敏刘文侠李劲松
    368-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替雷利珠单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时出现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频率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接受替雷利珠单抗进行治疗的114例NSCLC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其用药方式分为单独用药组42例(替雷利珠单抗)、联合用药组72例(替雷利珠联合血管抑制药物或靶向治疗药物),对两组患者出现irAEs进行分析.结果 单独用药组中16例(38.10%)患者出现irAEs,共发生53例次irAEs,其中最常出现的是皮疹、输液反应、免疫相关性腹泻.联合用药组中43例(59.72%)患者出现irAEs,共发生192例次irAEs,其中最常出现的是皮疹、输液反应、免疫相关性腹泻以及食欲减退.单独用药组在免疫性肝损害、免疫相关性关节炎、肺部感染、皮疹、瘙痒、输液反应以及食欲减退等irAEs发生率低于联合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4.038、6.050、4.283、5.348、4.361、4.343,均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作为治疗NSCLC患者药物时单独用药出现irAEs的频率低于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总体可控,但若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及治疗措施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威胁生命.

    替雷利珠单抗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治疗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

    张莉张宇魏曼玉赵冰清...
    37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肝功能、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太和县中医院住院部收治的98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患者均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对照组术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术后采取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各治疗10 d,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肝损伤发生率、不良反应、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甲胎蛋白(AFP).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43%和63.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2,P>0.05);观察组肝损伤发生率(28.57%)低于对照组(59.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24,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4%和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4,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及IL-6水平分别为(41.25±4.23)μg·mL-1、(35.49±5.23)μg·m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69.23±6.62)μg·mL-1、(57.73±4.23)μ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931、48.908,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水平为(77.63±6.93)pg·mL-1,低于对照组(122.65±9.54)pg·m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726,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可较好保护TACE治疗的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还可一定程度抑制肿瘤,提升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可靠,利于患者病情好转.

    肝恶性肿瘤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肝功能疗效肿瘤标志物药品不良反应

    本刊对论文中计量单位的要求

    375页

    信迪利单抗联合抗血管药物用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戴烨枫徐松
    376-3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信迪利单联合索拉非尼、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到2022年9月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不可切除进展期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n=38,信迪利单抗+索拉非尼+TACE方案治疗)和对照组(n=41,索拉非尼+TACE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客观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1个月研究组ORR高于对照组(60.53%vs 34.15%,χ2=5.512,P=0.019);随访18个月,研究组生存率为78.95%(30/38),对照组生存率为63.41%(26/41),两组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中位PFS、OS分别为12.0个月、14.9个月,高于对照组7.3个月、10.9个月(long-rank χ2=4.075、4.380,P=0.044、0.036);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2.6%vs 4.9%)、皮疹(2.6%vs 0%)、高血压(13.2%vs 4.9%)等≥3级不良反应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信迪利单抗联合索拉非尼+TACE治疗进展期肝癌可有效提高客观缓解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且并未明显增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信迪利单抗索拉非尼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安全性有效性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对晚期肝癌患者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郑伟魏鹏
    38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对晚期肝癌疗效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陕西省核工业二一五医院收治86例晚期肝癌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仑伐替尼治疗,观察组在仑伐替尼的基础上增加了卡瑞利珠单抗.对比及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包括CD3+、CD4+、CD8+以及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疾病控制率为(79.07%)高于对照组(53.49%)(χ2=6.295,P<0.05),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5.81%vs 37.21%,χ2=2.991,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72.78±7.21)%、(47.34±6.21)%、(1.98±0.45)]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3.45±6.88)%、(37.02±5.02)%、(1.41±0.32)](t=6.139、8.475、6.769,均P<0.05),观察组CD8+低于对照组[(22.43±2.11)%vs(25.86±2.89)%,t=6.28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63%vs 23.26%,χ2=2.019,P>0.05).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善免疫功能,安全性高.

    晚期肝癌卡瑞利珠单抗仑伐替尼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