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创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中国医学创新

中国保健协会

李永志

旬刊

1674-4985

zgyxcx01@163.com

010-63357546

100054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15A05室

中国医学创新/Journal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类医学科技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所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4-4985,国内统一刊号CN11-5784/R。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82-189。《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秉承“创新、跨越、引领、发展”的办刊方针,以“支持创新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倡导百家争鸣、推动交流合作”作为办刊宗旨,充分展示和交流我国医学领域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和技术应用的最新科研成果,及时发布国际医学研究和临床技能发展动态,不断推进医疗卫生科技进步,增强我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和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为促进我国各级医疗卫生和医疗科技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积极努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突击剂量碘解磷定联合血液灌流治疗ICU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

    樊金山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ICU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突击剂量碘解磷定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2 月潜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 96 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 48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碘解磷定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研究组给予突击剂量碘解磷定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胆碱酯酶(ChE)水平、ChE复常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Ch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hE复常时间、阿托品化时间、昏迷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用突击剂量碘解磷定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昏迷状态,提升ChE水平,缩短ChE复常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加速苏醒,缩短住院时间,治疗安全性较高.

    突击剂量碘解磷定血液灌流有机磷农药中毒

    常规西药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及活血补肾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的影响

    张良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西药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及活血补肾汤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2 年 11 月—2023 年 11 月泰安市中医医院骨伤一科收治的 87 例SONF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4)及观察组(n=43).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恒古骨伤愈合剂及活血补肾汤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指标、骨代谢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血浆黏度(PV)、红细胞压积(HCT)、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均高于对照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西药联合恒古骨伤愈合剂及活血补肾汤可改善SONFH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加快髋关节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恒古骨伤愈合剂活血补肾汤髋关节功能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梁开才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结合胆道镜取石术对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贺州市中医医院 2020 年 3 月—2022 年 10 月收治的 160 例老年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对照组(n=80)行经肝实质胆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n=80)行胆道镜取石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肝胆功能、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肝胆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TBIL、DBIL、ALT、AST、AKP、GG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肾上腺素、心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上述应激指标均上升,但观察组肾上腺素及心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可改善患者肝胆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引导肝叶切除术胆道镜取石术肝内胆管结石并发症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区瑞庆覃朋林春华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结合肌电生物反馈和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 2023 年 4 月—2024 年 1 月江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脑卒中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 4 周后的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积分肌电值(iEMG)、简式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结果:干预 4 周,两组患者在iEMG、FMA评分、Holden步行功能分级、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并且治疗组干预 4 周的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肌电生物反馈联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增强患者步行能力,并显著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脑卒中偏瘫肌电生物反馈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下肢运动功能

    弯钳撬拔术在PFNA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

    刘建卫刘远文李彬李金郑...
    18-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弯钳撬拔术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21 年 6 月—2023 年 5 月在罗定市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144 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72,接受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观察组(n=72,接受弯钳撬拔PFNA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负重开始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6 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6 个月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弯钳撬拔PFNA内固定治疗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切开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更具优势,在促进术后骨折愈合、恢复患侧髋关节功能方面的作用均较理想,且不会增加并发症,是一种优质的手术模式.

    难复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弯钳撬拔术股骨近端髓内钉骨折愈合髋关节功能

    尼可地尔联合rhBNP对高血栓负荷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雷剑张晋许浩军
    23-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高血栓负荷前壁心肌梗死(简称心梗)患者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将 2022 年 3 月—2023 年 12 月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 100 例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 50 例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治疗,观察组的 50 例患者则采用尼可地尔联合rhBNP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前后的TIMI血流分级、细胞凋亡因子[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及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及心肌微循环指标(心肌声学造影参数A、β及A·β).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7 d及 30 d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TIMI血流分级、细胞凋亡因子及心肌微循环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IMI血流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细胞凋亡因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肌微循环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治疗后的细胞凋亡因子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心肌微循环指标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rhBNP在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有效控制细胞凋亡因子的表达及改善心肌微循环的状态.

    尼可地尔重组人脑利钠肽高血栓负荷前壁心梗细胞凋亡因子心肌微循环

    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子宫颈LEEP治疗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临床观察

    罗琦万和平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 2021 年 1 月—2023 年 8 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SIL患者分为研究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采用子宫颈LEEP治疗,研究组予以子宫颈LEEP联合bFGF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炎症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77.50%),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阴道出血量少,阴道出血持续时间和阴道流液时间均短,术后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水平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17.50%),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L患者应用bFGF联合子宫颈LEEP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并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并发症

    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龙胜平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 月—2023 年 8 月龙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各 40 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试验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指标及气管插管时(T0)、切皮时(T1)、术毕(T2)、术后 30 min(T3)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 1、3 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0,两组MAP、HR、SpO2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3,两组MAP、HR水平均高于T0,SpO2 水平均低于T0,但试验组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SpO2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两组MoCA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5.00%,低于对照组的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能提高术后苏醒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安全性良好.

    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椎管内麻醉认知功能

    阴式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下尿路功能及盆底结构的影响比较

    夏萍蔡紫微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阴式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患者下尿路功能及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0 月—2023 年 1 月孝感市孝南区妇幼保健院的 120 例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60)和B组(n=60).A组进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B组采取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应激激素[β-内啡肽(β-EP)及皮质醇(Cor)]、下尿路功能[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PVR)]及盆底结构(静息和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及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结果:B组的手术时间短于A组,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时间均显著早于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d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均显著高于术前,且B组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和术后 1、3 个月,两组的下尿路功能及盆底结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3 个月,两组的PVR、静息和最大瓦氏动作时膀胱尿道后角显著均大于术前,Qmax均低于术前,膀胱颈到耻骨联合下缘的距离均显著短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机体应激激素的影响显著小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类术式均可影响患者的下尿路功能及盆底结构,但其影响程度无显著差异.

    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下尿路功能盆底结构

    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谢宝龙叶永强王刚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 2021 年 1 月—2023 年 12 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 88 例早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根据术前是否行CT三维重建将患者分为重建组(n=37)和非重建组(n=51).观察重建组术前CT三维重建定位情况,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重建组术前CT三维重建定位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与术中探查的符合率分别为 94.59%、97.30%、100%;肺静脉或肺动脉解剖变异的发生率为 18.92%.重建组手术时间、胸腔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非重建组,术中出血量、胸腔总引流量均少于非重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13.51%,低于非重建组的 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三维重建辅助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NSCLC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胸腔引流量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与精确性.

    非小细胞肺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CT三维重建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