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刘德培

双月刊

1000-503X

actacams@263.net.cn

010-65105898

100730

北京东单三条九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Journal Acta Academiae Medicinae Sinica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综合性医学学术性期刊(双月刊),主要报道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等领域内最新科研成果。工作进展和学术动态,旨在促进医学学术交流,提高医学学术水平。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手术治疗颅外段弓上动脉瘤的单中心经验

    杨根欢廖鹏志刘新农汪岩...
    554-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颅外段弓上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 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血管外科2019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0例颅外段弓上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颈内动脉瘤5例、锁骨下动脉瘤2例、椎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瘤合并同侧锁骨下动脉瘤1例.回顾性分析颅外段弓上动脉瘤的手术指征、手术策略、临床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结果 1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0~420 min,中位手术时间180.0(121.5,307.5)min.术中出血30~400 mL,中位出血量90(50,125)mL.颈动脉阻断时间10~20 min,中位阻断时间15.0(11.5,16.3)min.椎动脉阻断时间20~30 min,中位阻断时间25.0(15.0,22.5)min.围手术期均无心脏意外、脑梗死及脑出血发生.10例患者获随访3~5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5(5.3,17.0)个月.1例锁骨下动脉瘤患者术后20个月出现人工血管闭塞.1例颈内动脉瘤患者术后6个月出现远端颈内动脉狭窄.结论 颅外段弓上动脉瘤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需根据不同的病变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手术策略.

    弓上动脉瘤颈动脉瘤椎动脉瘤锁骨下动脉瘤手术治疗

    竖脊肌平面阻滞在脊柱外科手术中应用进展

    徐慧马璐璐
    560-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脊柱外科手术会产生中度至重度疼痛,而疼痛控制不佳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康复.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是2016年首次提出的一种新型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可用于脊柱外科手术的术中和术后疼痛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ESPB操作更简单、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尤其对于脊柱外科术后镇痛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ESPB的解剖基础、作用机制和操作方法,归纳了其在脊柱外科手术中临床应用的现状,并对其成为脊柱外科术后多模式镇痛部分进行了展望.

    脊柱外科手术竖脊肌平面阻滞术后镇痛

    针对蜂毒变应原检测的研究进展

    赵慧敏李俊达崔乐关凯...
    565-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膜翅目毒素过敏人群,膜翅目昆虫蜇刺是其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我国现有的诊断工具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明确致敏昆虫,从而影响临床的诊断和治疗.蜜蜂为常见的膜翅目昆虫,分布地域广、数量多,且其毒素成分复杂,因此国内外研究者已针对蜜蜂毒素主要变应原开展了相关重组变应原方案工作,这为变应原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变应原组分诊断技术的发展可实现准确检测蜂毒变应原,这将为蜜蜂蜂毒过敏患者提供一套全新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

    膜翅目昆虫蜇刺蜜蜂毒素重组变应原变应原检测变应原组分诊断技术

    超声新技术在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卢潇马姣姣孙脉张波...
    575-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肝窦阻塞综合征(HSOS)是一种中毒性肝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衰竭,存在致死的可能性,HSOS的早期诊断对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在临床诊断应用中,超声作为肝脏疾病的首选检查手段,已经在专家共识和相关诊断标准中被指定可用于HSOS的诊断,但尚无明确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本文归纳总结了超声和超声新技术在HSOS研究中的声像图特征,通过分析灰阶超声、多普勒超声、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不同特征性声像图,可制订并完善相应影像学诊断标准,为早期诊断HSOS及鉴别诊断HSOS提供行之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肝窦阻塞综合征超声弹性成像超声造影

    警觉性检测方法、影响因素和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杨丽萍黄莉莉王艳艳于爽...
    581-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警觉性是应对环境中发生微小变化的敏感能力,也是各种认知表现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许多职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都需要良好的身体和高警觉水平,以确保生产、工作场所及自身的安全.因此,本文从近年来国内外对于警觉性的检测方法、影响因素、药物治疗三方面来回顾和总结警觉性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对警觉性的认识,为警觉性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支持.

    警觉性检测方法影响因素药物治疗

    钙稳态失衡与阿尔茨海默病

    齐爽袁媛杨雯苏敬阳...
    592-6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行为障碍及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AD病因复杂,且发生机制存在争议.钙信号变化可有效调控神经元生理活动,如神经递质释放、突触可塑性和记忆储存以及神经元凋亡等.目前研究表明,神经元钙稳态失衡是在A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本文从钙稳态与β.淀粉样蛋白的关系、钙离子/钙调蛋白依赖的蛋白激酶在tau蛋白磷酸化中的作用、AD中的钙信号通路、钙稳态与线粒体功能、自噬、神经炎症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细胞内钙稳态失衡在AD中的作用和研究新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钙离子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信号通路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在调节肝脏免疫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杨树森李京涛闫曙光焦俊喆...
    603-6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库普弗细胞(KC)是肝脏免疫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维持组织稳态和应对肝损伤的快速反应至关重要.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CRIg)是KC膜上的一种受体蛋白,其既能以补体结合的方式捕获流经肝脏血液中的病原体,也可以通过调节肝脏内的免疫细胞介导肝脏免疫反应.近年来CRIg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关键地位,本文综述了CRIg的主要作用方式以及其在调节肝脏免疫中的新进展.

    补体受体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子库普弗细胞肝脏免疫病原体

    实体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影像学评估研究进展

    杨尚颖刘新宇薛华丹金征宇...
    610-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应用卓有成效,但其引发的特殊应答模式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降低了疗效评价的准确性.影像学是评估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利用形态学和功能成像评价疗效,又可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独特预测价值.本文探讨了各种影像手段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评估实体肿瘤ICI治疗领域的价值以及相关研究进展.

    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影像学人工智能

    铁死亡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

    陈琴彭栎帆徐瑞娄龙...
    619-6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特征为肠道黏膜的持续炎症和溃疡形成,其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功能障碍、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和炎症所引起的黏膜损伤.铁死亡是一种铁依赖性细胞死亡形式,其调控机制包括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和谷胱甘肽(GSH)耗竭.已有研究表明,铁死亡在UC的发病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调节炎症反应和损伤肠道上皮细胞方面.本文综述了铁死亡的调控机制及其在UC中的作用,探讨了通过调节铁代谢、减少脂质过氧化和维护GSH水平来缓解UC症状的潜在治疗策略,为U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方向.

    溃疡性结肠炎铁死亡铁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谷胱甘肽耗竭

    功能性昏迷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分离/转换障碍一例并文献复习

    赵婉玉张保坤张霄张小雨...
    625-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性昏迷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分离/转换障碍病例罕见.2021年12月9日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分离/转换障碍青年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意识障碍、猝倒、小便失禁.完善实验室检查及颅脑MRI未见明显异常,行标准多导睡眠监测及多次睡眠潜伏期试验,患者小睡间期无法唤醒,行刺激试验,对压眶、大声呼叫、拍打无反应,但头部导联均为α节律,下颌肌电示肌张力增高,提示为清醒期.行24 h睡眠监测,患者夜间睡眠充足,早晨唤醒容易.行日间无限制睡眠及唤醒试验,患者上午及下午各小睡1次,在导联提示N3期进入N2期睡眠时对患者进行唤醒试验,此时患者可对周围环境进行反应并正确回答问题.检测脑脊液食欲素水平>110pg/mL,可排除发作性睡病,考虑为伴假性猝倒发作的功能性昏迷.给予口服药物症状改善不明显,建议停口服药并调整作息、情绪,半年后随访,患者诉自行调整生活方式后未再发作,至今3年多次随访均未再出现类似症状.合并有猝倒样发作的功能性昏迷易误诊,需与真性昏迷及发作性睡病相鉴别.

    功能性昏迷假性猝倒分离障碍中枢性嗜睡睡眠监测